编辑推荐:在六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规范》,为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制定了准入标准,并对资金沉淀的处理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规定。临近9月1日的截止日期,第二批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名单正式公布,至此,两批合计共有40家企业获得了相应的牌照。
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给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许可,对于支付行业产生了何种影响?它又将引发怎样的市场变革?带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易宝支付的首席执行官唐彬进行了独家访谈。
NBD:主管部门发放第三发支付牌照是想达到怎样的效果?
唐彬表示,支付与每个人的钱袋紧密相连。如今,支付行业规模已膨胀至万亿级别,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电子商务及中国经济转型或许都离不开电子支付的支持。因此,发放牌照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障行业的健康与稳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切实维护用户的权益,包括用户的隐私和商家的信息等。
NBD:在支付领域,涉及的参与者包括商家、顾客、支付服务提供者以及金融机构。若从支付企业的视角进行考察,这些企业与其他相关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例如,银行是否意图绕开支付企业?支付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和其价值又是什么?
唐彬指出,银行的核心功能并非仅仅是支付,实际上更侧重于信贷业务,尤其是在我国。由于银行体制的局限性,它们往往难以跟上支付领域的快速发展,因此只能扮演支付企业的合作伙伴角色。再者,用户和商家也不大可能与每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而支付企业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无疑使得合作变得更加便捷。
因此,这一价值链的脉络十分明晰,支付企业为银行引入了更多的商户和线上渠道,并协助其挖掘新的服务项目;同时,支付企业为商家增设了额外的收款途径,这是银行难以实现的。对于用户而言,支付企业同样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使得即便不进行面对面交易,也能轻松购买商品。
若保险公司无法进行投资,预计保费将大幅增加。那么,支付行业是否应当寻求更广泛的投资途径?例如,投资于国债。
唐彬指出,支付金与保险金存在本质区别。当保险公司收取保费后,这笔资金实际上已转化为保险公司的资产,但在进行赔付时,保险公司会根据既定比例进行支付。相对而言,支付企业则是将即将支付的款项先行汇集,形成支付金。
这两个概念存在差异,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对于支付公司的资金管理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
原文链接:《易宝支付CEO唐彬:应拓宽支付企业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