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选择
在中国市场,流行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招商银行一网通支付、京东支付,以及拉卡拉、财付通、融宝支付、盛付通、腾付通、通联支付和易宝支付等多种选择。
观察行业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分布,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表现出较高的集中度,形成了寡头竞争的态势。在2019年,市场主导权主要掌握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大支付企业手中,它们的市场份额合计高达94%。具体来看,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占比为55.1%,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微信支付,其市场份额为38.9%。
考虑到市场份额和用户的使用习性,在查阅了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领域的相关市场报告之后,本研究挑选了五个在中国境内应用较为广泛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支付、京东支付以及招商银行一网通。
本文选取了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作为研究对象。支付宝,作为我国大陆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替代了现金及信用卡等传统交易手段,现已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支付方式。到2019年10月为止,支付宝的全球用户数已突破12亿,位居全球移动支付服务机构的用户量之首,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移动支付服务机构。
微信支付是由腾讯公司研发并集成于微信应用中的支付服务,该服务由财付通负责运营并持有支付许可,用户能够借助微信实现支付操作。现阶段,微信支付已成为中国大陆规模第二的移动支付系统。鉴于其显著的市场份额,本研究将这两大支付系统纳入考察范畴。
再者,本研究选取了银联支付系统。这一系统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主导下,由中国银联携手众多商业银行以及支付机构等产业参与者共同打造的中国银行业统一的移动支付应用。鉴于其背后央行的整体规划和领导作用,本研究决定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之一。
此外,本研究选定了京东支付这一支付方式。该支付产品由京东专为移动互联网市场打造,并与京东APP实现了紧密的整合。借助京东APP的用户流量以及京东白条等业务支持,尽管其用户规模不如前述三种第三方支付平台,但京东支付的应用范围依然较广,且用户对其的忠诚度较高。
最终,文章选定了招商银行的一网通服务。尽管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支付以及银联支付已牢牢把控了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总市场份额甚至不到1%,然而,对这些平台逐一进行详尽分析实属不切实际。本文选取招行一网通作为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的第三方平台代表,主要基于其提供的接入说明文档内容较为详尽。
2、应用内第三方支付协议流程
在详细阐述应用内部第三方支付流程之前,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先将相关术语一一列出。
在整合第三方支付软件开发包之前,开发者需先行进行密钥的协商过程。他们需创建商家应用的签名公钥和私钥,并获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签名公钥,进而商定用于数据加密的密钥。在使用应用内的第三方支付协议进行支付前,用户(即消费者)必须完成新用户注册以及绑定第三方支付账号的流程,以确保用户能够具备在移动应用中购买和支付商品的功能。随后,用户在下订单后启动第三方支付协议流程。
应用内第三方支付协议的流程如图2所示,其具体流程为:
创建订单:1-MA向MS递交订单请求,其中附有商品名称及数量等详细信息。
对订单进行绑定:首先,2-MS会对MA递交的新订单请求进行核实;其次,检查商品类别及数量;确认无误后,将创建订单编号,并详细列出订单信息,这些信息包括MA的提交时间、新订单申请的具体内容、订单编号、订单总价以及通知的URL地址。
在MS生成之后,我们采用签名私钥SKMS对其进行加密处理,随后将加密后的信息发送至MA。
2.1-MS采用自己的私钥SKMS对进行签名后传至CS。
2-2-CS进行验证和核对,随后生成支付流水号(pidn,ID)以及随机数,并将这些信息签名后传递给MS。MS在验证签名无误后,将pidn与随机数合并,再次进行签名处理,最终将合并后的信息发送至MA。
在线支付流程:3-TP-SDK接收到相关数据后,首先对信息进行签名核实和内容检查,确认无误后,向用户展示支付的具体信息,用户确认无误后,TP-SDK将调用应用内部的第三方支付收银台功能,随后用户需输入支付密码(即Pay密码),从而完成支付操作。
4. 通知结果方面,一旦付款操作完成,CS会通过同步和异步两种通知途径来告知付款情况。具体来说,同步通知的流程是:首先,CS会将经过自身私钥签名的付款详细信息反馈给TP-SDK,这些信息涵盖了支付状态等关键内容,以及额外的信息。其次,TP-SDK会将这些信息传递给MA。
4.3-MA将信息传递给MS,随后4.4-MS对信息进行验签、解析并核对无误,接着MS向MA发送支付成功的通知(Msgl),MA展示该通知并同步结束通知流程;而深色框内所展示的是异步通知流程:4.5-CS将经过自身私钥签名的信息返回给MS,MS对其进行验签、解析并核对无误,随后MS进行完全校验,并向CS发送支付Msgl,异步通知流程随之结束。本次交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