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众多人在出行时都依赖于GPS车载导航设备,这类设备的流行也主要发生在近几年。特别是在2008年,GPS导航设备经历了迅猛的增长。经过市场的严格考验和广大用户的使用反馈,导航设备产品在技术和功能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提升。现在,让我们共同回顾GPS车载导航设备的发展历程,探究其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GPS导航设备的普及源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成熟。这一系统历经美国二十余年的研发,于1994年3月正式完成,覆盖全球的比率高达98%,由24颗GPS卫星星座构成。目前,美国正致力于对GPS进行技术升级,预计这将使得定位服务更加精确。
早期机型与现在的机型
民用GPS系统一经启用,尽管其精度略逊于军方版本,却足以满足日常导航需求。早期,GPS导航设备的功能仅限于提供导航服务,外观设计平淡无奇,缺乏特色,屏幕尺寸更是小得可怜,常见者不过3.5英寸。那么,GPS车载导航仪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呢?
外观上,这是最为显著且直接的改变。当初GPS车载导航仪刚问世时,市场上的生产厂家并不多,且他们的制造经验远不如现在丰富。因此,那时的GPS车载导航仪在外观设计上较为单调,大多呈四四方方的形状,可供选择的颜色种类也相对较少。
黑色的佳明255
黑色和银色的宇达电通
早期的车载导航设备屏幕尺寸普遍较小,大约在3.5英寸上下,以宇达电通的MIO C255为例,其屏幕尺寸便是3.5英寸,且外观设计采用了黑银两色。相较之下,现今的GPS车载导航设备,主流的屏幕尺寸已达到5.0英寸,同时,一股追求大屏幕的风潮也悄然兴起,许多车载导航设备已采用了7.0英寸的超大屏幕,其尺寸是早期导航设备屏幕的两倍之多。
3.5英寸与7.0英寸的导航仪
此外,还需关注整体外观设计,早期GPS车载设备普遍显得较为笨重,以Mio宇达电通的C255为例,其尺寸为23.48厘米乘以80.7厘米,厚度更是高达两厘米。然而,随着屏幕尺寸的扩大,现代车载导航仪的厚度却在逐渐变薄,以佳明产品为例,其厚度甚至不足一枚一元硬币的一半。
宇达电通MIO乐游两边为弧线设计
华锋E路航V500的折叠设计
车载导航仪在视觉上的更新不仅表现在显示屏的尺寸与厚度上,而且在色彩搭配及整体外观设计方面,制造商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频繁地推出既时尚又独具特色的新款产品。
展示完外观上的不同,我们转而审视功能上的差异。在这些变化中,对用户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导航地图与导航软件的逐步升级。在早期,导航地图并未具备如今那样成熟的3D实景导航功能,路口放大技术也未曾出现,地图中的POI信息也远不如现在这般丰富,用户只能听到系统询问:“您想去哪里?”
早期导航选项很单一
现在的3D实景导航
当前不少导航应用集成了旅游咨询以及景点详细介绍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在旅行过程中的使用需求,显得尤为便捷。此类服务在过往的导航软件中并不常见,无疑是对用户需求的一种细致考量,体现了贴心的人性化设计。
带有讲解的旅游信息
丰富的旅游信息介绍
佳明2555的油量计算
近期,知名品牌推出了多款新型导航设备。这些新设备在导航功能上有所突破,能够为用户计算节省燃油量。目前,这类实用的小功能种类繁多,旨在为用户的出行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