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与北中医招办直播:优势特色、招生就业及志愿填报解读

2025-06-18
来源:万象资讯

在教育部对学科进行的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一所高校位居全国首位,而另一所高校则拥有最多的国医大师毕业生。近期,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教育面对面》节目与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招办主任来啦”公益直播系列活动中,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副主任陈伟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与就业处的副处长徐静,分别对其学校的优势、专业特色、招生政策和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使公众得以一窥这两所行业顶尖高校的教育特色。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升学规划中心的校长何艳丽,针对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如高考志愿的填报、录取的具体规定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北邮”:信息与计算机学科优势显著,学生就业质量非常高

在陈伟介绍的学校十大特色中,多项都与学科专业有关。陈伟强调,我校在2017年和2022年连续两次荣登“双一流”高校榜单,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大学科亦成功入选,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首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亦跻身全国前十,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在相关领域的显著优势和独特特色。此外,在38个招生专业中,我们有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高达37个,仅有1个新建专业未参与评选,因此可以说我校并无冷门专业。”

在师资力量上,“北邮”堪称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包括两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在内的众多高水平专家和学者。“北邮”凭借其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培养顶尖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元班”,该班汇集了“北邮”最具特色的专业优势,分为计算机类(元班)和电子信息类(元班)两大类进行招生;而“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每年选拔约20名计算机类及校内相关专业学生,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学院特色实验班”包含四种类型,例如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英才班”在大一下学期面向信通院学生组建,并为学生们配备了博导作为指导老师;与华为共同打造的“北邮-华为学院”,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平台、环境和独特的“创新”科技攻关特区及人才培养模式而著称;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设立的创新创业实验班,致力于培育具有一流创新力、领导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陈伟表示,该校不仅强化了国际化人才的培育,更携手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共同开设了电信工程及管理、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七个专业。毕业生将同时获得北邮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学士学位。

陈伟在谈及备受学生及家长关注的招生政策时指出,北京邮电大学针对北京地区的考生实施了特别录取优惠措施。该措施规定,在完成提档程序后,对于非艺术类等特定类型的北京统考考生,若考生在专业组内填报了所有专业或至少六个不同专业且无重复,学校将保证其专业志愿不被调剂。针对一般理工科专业组(不包括元班实验班的专业组),北京市排名在前2500名的学生将能够实现其第一专业志愿,而排名在前3000名的学生则能够满足前三专业志愿的要求。陈伟表示,得益于学校实行的保专业志愿政策,学生们基本上都能被心仪的专业录取,志愿满足率相当高。以去年为例,这一比例高达99.26%。除了“北邮”之外,该校对众多专业实施了无门槛的转专业申请政策,并且每年该政策的转专业成功率高达近七成,这一比例实属不低。

_北邮网络技术研究院_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

谈到就业状况,陈伟以“就业质量极高”进行总结。在北邮,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比例几乎达到66%,其中在国内深造的比例超过50%,而在国外深造的比例大约在15%左右。保研的比例逐年增长,以去年为例,平均保研率约为31%,部分专业甚至高达40%。就业的学生主要聚集在通信网络、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网络安全等众多领域,他们涉及的行业包括电信运营商、银行、知名信息技术企业、国防科技工业单位、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众多科研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两最三唯一”的特点凸显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学生的就业质量则表现出“三高”的显著特征。

通过近年来陆续发布的国家层面关于中医药的文件,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对中医药的传承、进步与创新的坚定支持,这一领域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组成部分。以此为引,徐静进一步以“两最三唯一”这一概括性表述,阐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特色。“两最”即指该学校为最早建立且在中医药领域内,其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三大“双一流”学科数量位居同类高等中医药院校之首。所谓“三唯一”,则特指“北中医”在中医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独特地位:它是唯一一所直属教育部的中医药高校,唯一一所被纳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同时也是国家唯一认定的“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而且,徐静深感自豪的还有“北中医”卓越的人才阵容。她曾提及,该校拥有工程院院士两位,国医大师八位。在众多毕业生中,“北中医”培养的国医大师人数居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四分之一的国医大师均出自“北中医”。

徐静指出,“北中医”目前开设的16个本科专业中,只有一个新设专业,其余15个均为国家级或省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地;在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两门专业分别是:一是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实行9年本博连读制,毕业生将获得医学学士学位,以及中医或中西医临床博士专业学位或学术学位。二是设有时珍国药班这一中药学专业,该专业采用“4+4”本博连读的教育模式,依托教育部认定的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的中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该班实行导师指导、学分管理、书院教育以及小班授课、个性化培养和国际交流相结合的多元化育人策略。

徐静在谈及招生政策时提到,“北中医”在录取过程中实行平行志愿制,依照“分数优先、志愿优先、一次性投档”的原则进行。对于被投递至该校的考生,会根据他们的分数高低进行排序,并逐一查看每位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如果考生所填报的专业仍有剩余名额,将直接录取至该专业;若无名额,则继续查看下一位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考生在选择是否接受专业调剂时需格外小心,因为平行志愿的投档只进行一次。如果考生拒绝接受专业调剂,一旦未被录取到所报专业,就会被退档,此时只能选择参与征集志愿的填报或者进入下一批次。徐静指出,如果考生同意专业调剂且体检合格,学校承诺不会将其退档。

在转专业政策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坚持学生自主申请、转出与转入专业双方共同决定、转入学院优先选拔、严格控制人数的原则。具体而言,各专业的转专业人数上限,原则上不超出学校一本录取(四年制、五年制)总人数的10%。

徐静提到,我校本科生升学比例大致为60%,而各专业的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各有差异,总体上介于25%至30%之间。在谈到就业状况时,她用“三高”一词来总结,即就业率较高、就业水平较好、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据相关数据表明,在过去三年里,“北中医”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持续超过91%,本科生的升学比例更是超过了43%,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99%以上。在这些关键指标上,该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北京市医学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

_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 _北邮网络技术研究院

专家介绍高招志愿填报、录取规则与注意事项

在向考生及家长讲解高考招生政策时,何艳丽首先强调了3月至5月期间的关键时间点,如3月15日将举行第二次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同时港澳地区的院校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报名工作也在同步进行;进入4月,“强基计划”将正式开启,各区的一模考试也将陆续展开;而5月份则将迎来二模考试的进行。高考体检正在进行,直至3月31日结束,5月份考生可查询体检结果。查询结果将生成一份表格,该表格依据高考体检的相关规定,清晰标注哪些项目可能影响报名,哪些专业不可报考,哪些需谨慎选择,这将是考生及家长需特别关注的内容。何艳丽强调。

她对高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进行了详细阐释,首先,指导意见的第一条指出,对于患有心脏病、血液病或结核病等严重疾病的学生,学校可以不予录取,尽管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其次,指导意见的第二条详细列出了各种疾病的编号,并明确指出,患有这些疾病的学生,在报考相关专业时可能会受到限制,例如色弱、色盲以及单色识别能力异常的考生,在专业选择上会遇到不少障碍。此外,对于视力有特定限制的专业领域设有明确的规定,例如,裸眼视力不足5.0的考生,在报考飞行技术、航海消防工程等特定专业时,将面临限制。何艳丽强调,尽管文件对整体标准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学校可能会有所差异。以大连海事大学的航海技术专业为例,其具体要求包括:学生需无色盲、色弱或复视现象,且双眼裸视力需达到4.7级以上;或者双眼裸眼视力需达到4.0及以上,同时矫正视力也必须达到4.8级。

何艳丽对考生们常感困惑的“不易就读”和“不予录取”这两个重要概念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她表示,“不予录取”是学校规定的刚性条件,若考生所报专业不符合体检标准,学校将予以退档处理;“不易就读”则是学校对考生的建议,建议考生慎重考虑某些专业,因为身体因素可能给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但若考生坚持选择并成功被录取,学校不会因为“不易就读”这一建议而取消录取资格。

高考成绩公布于6月25日,而志愿填报的时段则安排在6月27日至7月1日。7月8日至14日,提前批次的录取结果相继揭晓;从16日到19日,本科普通批次的录取信息陆续对外公布;紧接着7月21日和23日,进行了两次志愿征集活动,随后紧接着开展了专科志愿的填报和专科志愿征集工作。何艳丽在介绍中指出,在本科招生环节中,首先便是“强基计划”,人们通常将其称作“零批次”,这是因为该计划是在常规志愿填报开始之前,通过学校官方网站或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志愿填报的。考生需通过考试院进行报名,涉及提前批次A段、B段,艺术类A段和B段,以及特殊类型的志愿选择。

何艳丽向考生及家长强调,在提前批次中,艺术与普通类提前批的志愿不可同时填报,考生需在两者之间作出单选。在志愿提交后,高校的录取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分别是“投档”与“专业分配”。所谓“投档”,即是将考生的档案资料提交至学校系统;随后,学校将依据考生的分数来决定专业分配,这一流程完成后,录取工作才算真正完成。何艳丽强调,“投档”并非等同于最终录取。在招生过程中,各院校会根据既定的比例,由考试院负责,将那些满足条件且排名在该比例范围内的考生电子档案传递给相关院校。需要注意的是,“投档”存在两种不同的规则:一种是顺序志愿,它以志愿优先为原则,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另一种是平行志愿,它则遵循分数优先、志愿优先、依次投档且仅投档一次的原则。依据前述规定,何艳丽提醒众人,在顺序志愿的情况下,首要志愿至关重要;在提前批次中,可尝试冲刺更高层次的高校及专业,但需关注具体学校和专业情况。至于平行志愿,务必选择接受专业调剂,这样做可以降低被淘汰的可能性。

在讨论录取标准时,何艳丽提到,绝大多数高校实行的策略是“分数优先”,也称作“分数清”,即依据学生投档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分数较高的学生将优先选择专业,这一过程遵循志愿优先的原则。此外,还有“志愿优先”的规则,又称“专业清”,它首先考虑考生的第一志愿,然后按照志愿的顺序依次进行投档。除此之外,还存在“分数级差”这一机制,即在优先考虑分数的前提下,不同专业之间设定了相应的差距,若未能被第一志愿录取,则会降低分数与其他专业的考生进行竞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