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即将迎来一股现金分红的热潮,届时将有3645家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其中15家公司的每股分红金额甚至超过了1元。依照惯例,这些分红款项将在5月至7月期间发放给股东。
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对股东意味着什么?投资者在挑选那些高现金分红股票时,又应当留意哪些方面?
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回馈股东
现金分红被股民称为派现,是上市公司将利润分配给股东的行为。
上市公司所得利润,既可用于填补过去的亏损,又可保留以备未来的投资、增加运营资金或平抑利润的波动,亦或是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对于尚处于初创或成长阶段的企业,它们通常会将盈利留存下来,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那些财务报表质量上乘、对未来充满信心、投资欲望较低的公司,则会通过稳定的现金分红来回报股东。
“含金量”较高,这表示企业已实际获得“真金白银”,而非仅仅是账面上的虚幻财富,从而能够用现金向股东进行分红。以贵州茅台为例,其现金分红在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2024年分别每股派发税前25.91元、30.88元,2025年计划每股派发27.62元。与此同时,公司同期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9元、53元和74元。
现金分红持续稳定,这反映出管理层对未来的现金流状况抱有坚定信心。这进一步表明,公司管理层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将继续获得稳定的现金收入。这些资金将被用于采购原材料和支付员工薪酬。
分配完现金红利,有助于防止上市公司进行盲目投资。若管理层将手头现金投入到非主营业务,以构建全产业链为借口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或者以实现多元化发展为理由进行跨行业并购,而这些投资又缺乏效率,便有可能削弱原有股东的利益。
同时,还需留意,若分红金额远超公司实际承受能力,可能对公司的持续运营造成不利影响。投资者需对那些提出过高分红比例的公司保持警觉。
监管部门正在对这类行为进行规范。监管部门指出,上市公司在制定现金分红政策时,必须全面评估自身的盈利状况、资金使用计划以及债务偿还能力,同时也要平衡投资者的收益需求与公司的成长需求。监管部门特别关注那些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佳,且分红比例较大的公司,以防止分红行为对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偿债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2021年7月,中国恒大集团面临债务危机,连支付债券利息都显得力不从心,却依然决定进行特别分红,而该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成为了分红的主要受益者。随后,在来自各方的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取消了这一特别分红计划。
红利基金历史业绩不错
监管机构倡导企业在条件适宜时提升分红发放的频率,以便投资者能更早地享受到公司发展的收益。那些长期保持稳定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往往更受长期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喜爱。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的现金分红上市公司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将近三倍。
短期内投资于高股息个股未必能确保盈利,然而,长期投资于由高分红股票构成的组合型红利基金,其过往表现尚可。
投资者们对红利基金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43只红利指数基金,其规模较2023年翻了一番。在过去的5年(自2020年5月5日至2025年5月5日)里,有8只红利基金表现优异,它们的年化收益率均超过了4.5%,这一收益水平远高于国债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其中,规模最大的华泰柏瑞红利ETF(),年化回报率7%。
该基金被保险机构重仓持有,前十大持有人中,有6家保险公司。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