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悄悄上线微信百科,低调行事且内容源于搜狗百科

2025-06-18
来源:万象资讯

观察发现,最近微信悄然推出了“微信百科”这一功能。当用户在微信中进行搜索(即使用微信搜一搜功能)时,系统会在内容页面展示相应的百科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并未对此进行特别标注,表明这是“微信百科”的结果。用户只能通过链接的域名(例如:)来识别这是微信百科的内容。此外,微信搜一搜功能在顶部区域增设了“百科”这一栏目,若用户仅想浏览百科信息,只需在该栏目中输入关键词,便可以直接跳转至相应的搜索结果页面。

与先前推出的快速新闻、搜索查询以及咨询建议等功能相仿,微信此次依旧保持着低调的风格,直接将新功能上线,并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

通过查看微信百科的页面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微信百科”并非突然出现。在词条的底部,系统会向用户显示提示信息,告知“内容来源于搜狗百科”。此外,用户还有机会对词条内容提出反馈,这包括文字描述的问题、图片文字的错误、视频内容的相关问题等。

百科类产品通常属于用户生成内容类型,比如维基百科作为百科领域的先驱,以及百度百科、抖音百科等,都坚持“任何人都能进行编辑”的原则。然而,微信百科目前尚未设立相应的用户生成内容通道,它主要沿袭了搜狗百科的内容架构。若用户想要在微信百科上创建词条,则必须先从搜狗百科开始操作。

百科产品存在缺陷,尽管它有助于平台吸引众多用户,但无法转化为实际收益,即便是成立已久的维基百科,也主要依赖外部捐助,自身并未实现盈利。那么,微信为何选择在这个时机推出一款百科类产品呢?

补全搜索引擎拼图

众多人士将搜索引擎视为一种“夕阳产业”,原因有二:一是该行业的发展已达到顶峰,难以继续维持其领先地位;二是个性化信息平台对搜索引擎的持续蚕食,使得搜索引擎的声望有所下降;再者,市场竞争格局的稳定,使得新产品的问世难以撼动百度、360搜索、Bing、搜狗等主要市场的地位。在我国,曾涌现出众多搜索引擎产品试图挑战百度的霸主地位,然而,它们最终都未能成功,纷纷黯然退场。在这种背景下,继续投身搜索引擎领域似乎显得毫无价值。

各大互联网企业正在暗中筹划搜索引擎领域的发展。2019年8月,字节跳动公司推出了名为“头条搜索”的新产品。紧接着,2019年12月11日,微信平台宣布对微信搜索功能进行升级,将其更名为“微信搜一搜”。

这一轮的搜索引擎产品相比往昔的搜索引擎热潮显得更为内敛。2012年,奇虎360曾高调地推出了360搜索,其锋芒直指百度,360搜索还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声明“从今往后,360搜索将彻底摒弃所有消费者医疗商业推广业务。”尽管其他搜索引擎产品并未达到如此激烈的竞争程度,但它们在营销宣传上却是热闹非凡。在头条搜索和微信搜一搜功能正式上线之际,它们并未大肆宣扬自己将与其他平台进行竞争,亦未明确表示要挑战或超越任何特定的对手。

毫无疑义,百度、谷歌等企业过去凭借搜索引擎轻松盈利的时代已然不复存在。如今,开展搜索引擎业务的宗旨,主要是为了将流量与用户吸引至自家的平台,只要用户在平台上的留存率和活跃时间得到保障,盈利自然不再是难题。

当初那批搜索引擎之所以逐渐淡出视野,其根本原因与它们的起点密切相关。单纯从技术层面攻克搜索难题或许尚有可能,然而,除了搜索技术之外,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同样至关重要。在百度流量达到顶峰的那段时间里,除了搜索业务,百度贴吧、百度文库、百度百科等平台为百度带来了海量流量。而其他平台仅凭搜索业务,又怎能与百度抗衡呢?内容的护城河同样是一座大山。

头条搜索、微信搜一搜跟这波搜索引擎产品的出发点完全不同。

微信百科_微信百科上线时间_微信搜一搜百科版块

它们最初是基于已有内容而开发的搜索引擎,例如头条搜索,在今日头条(一个内容丰富的个性化资讯平台)、头条问答以及视频等多种内容形式下,才推出了这一产品。同样,微信搜一搜也依托于一个庞大的内容库,包括微信公众号、腾讯新闻、微信读书和朋友圈等。

其次,头条搜索和微信搜一搜在盈利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不大。多数搜索引擎产品在推出两三年后,都会开始思考如何盈利和赚钱。因此,尽管某搜索引擎起初大张旗鼓地表示不会涉足医疗广告领域,但很快便违背了承诺,广告内容并未减少。最终,用户发现,其使用体验与百度相比,提升并不明显。

头条搜索以及微信搜一搜在盈利方面的标准并不严格,它们仅需确保用户持续使用,提高App的留存率和活跃度等关键指标,便足以助力平台实现价值最大化。

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头条搜索与微信搜一搜得以有充分的时间和机遇来弥补它们在搜索引擎领域的不足之处和劣势。

微信百科的问世,进一步丰富了微信搜一搜在搜索引擎领域的拼图,同时也扩大了其内容库的规模。

谁会胜出?

搜索引擎作为一种常见的工具类产品,其有效性是衡量标准之一,这也正是微信搜一搜、小红书和百度竞争的核心所在。当微信百科融入微信搜一搜的整体布局中,这无疑对搜索的品质或工具的效能产生了影响。然而,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得出结论。

观察发现,在微信搜一搜功能的使用中,信息流页面不仅呈现微信百科的信息,有时还会优先展示搜狗百科的内容。这一现象不禁让人联想到腾讯公司的特点,即两款产品在同一领域展开竞争,究竟哪一方能够脱颖而出?目前,微信百科与搜狗百科便正处在这种竞争状态之中。

微信百科直接借鉴了搜狗百科的信息资源,这并无不妥,然而鉴于百科属于用户生成内容的产品,其特性要求必须持续新增词条以及更新既有词条的内容。那么,微信百科将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它是否会继续依赖搜狗百科呢?

2019年伊始,今日头条完成了对互动百科的并购,此举使得平台的构成更加完整,随后互动百科经过整合与升级,转型为“抖音百科”。

2021年9月,腾讯完成了对搜狗的全额收购,搜狗旗下的搜索和输入法等业务继续以搜狗品牌进行运营。尽管如此,时至今日,搜狗搜索与微信搜一搜这两个品牌在市场上仍保持各自独立,这种现象在互联网领域并不常见。然而,在腾讯公司看来,这似乎又是一种常态。

但最终来看,必然会有一款产品胜出,而另一款产品出局。

微信百科_微信搜一搜百科版块_微信百科上线时间

搜索引擎行业的故事变了

在PC时代,搜索引擎充当了网站的主要入口,其影响力和重要性不容小觑,缺乏搜索引擎,用户几乎无法顺利进入众多网站。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搜索引擎的影响力显著减弱,各类App开始以自我为核心,加之在PC时代遭受过搜索引擎的束缚,各App愈发不愿再受其限制,从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孤岛”现象。

搜索引擎依旧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它并非不可或缺,众多独立的App已能直接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无需经过搜索引擎这一环节。

此外,搜索引擎产业亦渐显颓势。根据百度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该季度其核心业务收入达到23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4%;网络广告收入为1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尽管这些数字看似尚可,但与几年前动辄20%的增速相比,现在的百度已大不如前。百度已经连续数个季度保持在这一营收规模。

微信的搜一搜功能以及头条搜索的问世,是否会对百度的市场地位构成挑战,这一点确实难以预料。当初,当头条搜索刚问世时,外界普遍认为凭借今日头条的强大影响力和百度用户的良好体验,头条搜索很可能以迅猛的势头迅速占领百度的市场份额。然而,从百度的收入数据来看,头条搜索并未能夺取太多百度的市场份额。

微信搜索的境况亦然。根据腾讯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微信及其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了13.7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拥有如此众多的用户基础,若微信搜一搜加大推广力度,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格局是否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实际上并非那样,根据腾讯提供的数据,2022年微信搜一搜的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了8亿大关。

微信搜一搜的月活跃用户数量相当可观,然而,用户在其中的搜索活动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却极为有限,这使得微信搜一搜难以建立起类似于百度搜索那样的广告体系。

言归正传,微信搜一搜目前仍处于成长期,搜索广告领域尚未成为其重点,一旦这一限制被解除,微信的广告收入有望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无论微信搜一搜的功能如何演变,要彻底改变用户的习惯,这对产品本身和时间的考验都是极大的。

搜索引擎领域的故事已步入AI大型模型与搜索技术相结合的新阶段,这一变革对于微信搜一搜、今日头条搜索以及百度等平台而言,无疑带来了更为显著的影响。

以往消费者普遍认为,一旦市场上推出新品,它们便能迅速取代那些用户体验不佳的旧产品。然而,结果往往是,这些新贵要么沦为“曾经的英雄变恶龙”,要么在坚持数年无利可图后,迅速选择关门大吉,让用户感到沮丧不已。归根结底,不要空谈壮志,还是先把产品做好为上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