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讯,9月16日,合肥市发改委透露,为解决超限超载运输、网约车和出租车违规运营、安全生产等多个问题,合肥市将展开针对交通运输领域诚信缺失的专项整治行动。计划在2022年6月底前,完成“信用交通市”的试点建设工作。
依据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的目录要求,合肥市将全方位、迅速且精确地收集各类信用信息,力求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均达到百分之百,从而实现交通运输领域信用数据的全面覆盖、质量达标和资料完备。
同时,通过“信用交通·安徽”、合肥信用平台以及相关部门的网站,我们及时公开交通运输领域的信用状况、相关政策文件、评估结果、信用承诺以及“双公示”等相关信息,以此推动信用监管信息的公开化进程。
合肥市将全面实施信用承诺制度,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大力推广。市场主体需对其信用承诺及履行情况进行记录,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上传至省级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合肥平台。同时,这些践诺信息将成为行业监管的关键参考依据。此外,还需大力推动对年度农村公路建设、道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信用评估活动,并迅速对外发布评估成果,进而执行分级别、分类别的监管措施和差异化管理制度。
合肥市致力于提升信用对民众和企业的便利性,将推出一系列信用相关的制度,包括“信易行”、交通领域的“信易贷”、信用与共享单车、定制客运、驾培、维修以及出租车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同时,合肥市将携手当地信用建设的主导部门、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团体等,共同推进“信易+”项目,以确保诚信者能够享受到更多便利和优惠措施。
法律规定的惩处措施是必须执行的。在合肥,对于严重违法失信且超限超载的运输企业,将严格进行名单的认定、公示和公布,并迅速汇报惩罚执行情况及典型案例;同时,还将主动帮助这些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并激励它们依照规定流程推进信用修复工作。
在“信用交通市”试点建设阶段,合肥市致力于解决交通运输领域中诚信缺失的突出问题。全市范围内,对超限超载、网约车、出租车违规经营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专项治理,敦促相关失信主体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并对失信案例进行公开曝光,以此增强治理工作的成效。
合肥市信用管理部门和合肥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加大对各单位推进“信用交通城市”建设工作的监督与引导力度,同时,他们还将激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到“信用交通城市”的建设中来。(记者 方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