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古树名木保护意义重大,林水局与蚂蚁集团启动公益项目

2025-06-19
来源:万象资讯

不久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灵隐景区内,七叶树绽放的花朵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而这棵树只是杭州市众多古老名木中的一员。

杭州,这座人间仙境,守护着古树,便是维护了一个优质的种源基因库。

地球上现存生物中,古树堪称是真正的活化石。它们的基因图谱中蕴含着长寿基因和抗性基因等多种宝贵基因资源。这些资源对于植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是优质的种质材料。通过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复壮和改良,有望培育出性能卓越的新品种植物。

杭州吴山油麻藤

除此之外,古树还承载着宝贵的生物科学研究价值,借助古树的年轮构造,我们能够洞察气候、水文、地质、地理、生物以及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变迁状况。

在第五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5月22日早晨,杭州市林业和水利局携手蚂蚁集团达成了一项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启了“杭州古树名木保护公益支持项目”。在这个项目中,首批共计两百棵杭州的古树名木正逐步在蚂蚁森林平台上展示。

杭州富阳湘溪村银杏古树文化公园

打开支付宝,查看个人每日减少碳排放的数值,随后漫步于好友的“森林”空间,搜集一些“绿色能量球”,这已成为众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小小乐趣所在。

杭州市民能够通过访问支付宝平台,采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纸张和塑料使用、在线办理事务以及物品回收等环保生活方式,来积累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奖励。

天目山柳杉群落

当这些“能量”累积至特定数量,众人便可以提交“支持保护”的请求,蚂蚁集团将向负责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杭州更有效地进行古树名木的健康监测、养护和救护等工作,从而对现有的保护措施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为了激发杭州市民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杭州市林水局携手蚂蚁森林在移动设备上推出了“古树识别、全景环视观树”等特色功能。不仅如此,市民在点击“助力保护”按钮后,还可在手机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并将这些承载着杭州历史沧桑的古树名木作为礼物赠予。

桐庐1410年古樟树

数据显示,杭州境内拥有众多古树名木,具体来看,一级古树有1826株,树龄超过500年;二级古树3147株,树龄介于300至499年之间;三级古树数量则未具体提及,而名木共有17株。此外,已建成28个古树文化公园,其中14个被纳入全省首批古树文化公园名录。

自2016年起,杭州市投入资金累计已超3200万元,成功实施了1639株生长状况不佳、濒临衰亡的一级古树的抢救与保护工程。目前,全市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均已编制了名录和电子档案,并设置了标识标牌,实现了100%的保护率。

杭州市最古老的古树

临安区太湖源镇上阳村圆柏

杭州城区最古老的古树

西湖景区五云山的银杏

杭州市十大名木

蚂蚁森林古树保护活动_杭州古树名木保护项目_支付宝蚂蚁森林收能量有什么用

西湖风景区花港公园北美红杉

这棵红杉树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我国时所赠予的珍贵礼物,它是一株高约两米的红杉幼苗,被安置在圆形的木桶中。在尼克松总统抵达之前,这株幼苗就已经通过美国空运抵达我国。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将其种植在杭州的花港观鱼公园。与此同时,朱逢博演唱的一首名为《红杉树》的歌曲也在那时广为流传:“你承载着美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你在中国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啊!”愿您茁壮成长……十年之后,尼克松应约重返我国,特意前往杭州,拜访了那些曾与他一同来华的“绿色使者”。时至今日,北美红杉在杭州已深深扎根,历经数十年,枝繁叶茂,屹立不倒。

建德大慈岩银杏

大慈岩,位于浙西佛教圣地,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客沿着山路攀登,直至抵达大慈岩殿前的天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树龄近千年、高达四十多米、胸径达一点五米的银杏古树。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大慈岩的寺庙始建于元朝大德年间(1297-1307),当时临安的高僧莫子渊在此地梦中得到启示,于是凿石造佛,依崖而建寺庙。庙宇的半边紧贴着险峻的悬崖峭壁,另一半则高悬于空中,站在栏杆边向下望去,仿佛脚下是摇摇欲坠的悬崖,因而被赞誉为“江南的悬空寺”。莫子渊成为了大慈岩的开创者,而这棵古老的银杏树,正是莫子渊祖师当年亲手所植。

临安清凉峰镇白果村银杏

临安区清凉峰镇白果村卫生院附近,生长着两棵并肩而立、枝繁叶茂的千年银杏树。其中一棵树主干上分出三枝,拥有1500年的树龄,高达30米,胸围直径达到120厘米。据临安县志所载,民间流传着朱元璋曾在此地躲避元朝追兵的传说。

桐庐瑶琳镇毕浦村樟树

位于桐庐县瑶琳镇毕浦村东端,有一棵高大的香樟树,其左侧是连绵的青山,右侧则是蜿蜒的江水。这棵树宛如一座翠绿的山峰,又似一朵巨大的翡翠蘑菇。其树龄已有800多年,树高达到19米,胸围有690厘米,东西两侧的冠幅为16米,南北两侧的冠幅则有35米,平均冠幅约为26米。如此粗壮的树干,需四五个成年人方能环抱。在清乾隆年间,毕浦大山村的一间茅草屋内,一对年轻夫妇眼含热泪,目睹着病重如膏肓的孩子,无助地束手无策,痛哭失声。于是,他们决定将儿子过继给村东头的那棵香樟树,尊它为干娘。俗语有云“心诚则灵”,果不其然,过继之后孩子的病情便逐渐有了好转。消息传开后,周边十几里的村庄里,纷纷有人效仿,将子女过继给香樟树,络绎不绝。

桐庐富春江街道孝门村柏木

桐庐县富春江街道孝门村村口有一棵古树,树龄已有1400年,高达14米,胸围(或称树围)为410厘米,平均冠幅达到7米。这棵树据说是东晋时期的孝子夏孝先亲手所植。树旁有纪念孝道的表孝亭和孝子泉。据《孝泉亭序》所述,夏孝先乃晋代人,性情极为孝顺。其父去世后,他背负泥土筑坟,并在墓旁搭建庐舍,悉心守孝。有一天,山林遭遇野火,火势蔓延至墓地,夏孝先面对此景,无法应对,只能绕着墓碑放声痛哭,哭声不绝于耳。百鸟聚集于此,它们用羽毛沾湿了火源,火焰随即熄灭。在墓地旁边,火焰熄灭的地方,涌出了一股泉水,流入江中,因此被命名为孝子泉(又称孝泉)。由此,这个乡得到了它的名字,而村庄也被称为孝门村(现属富春江街道)。

桐庐富春江街道芦茨村马尾松

在富春江街道的芦茨村清风阁附近,有一棵树龄达1200年的古松,其树高16米,胸围(或称地围)达到430厘米,平均冠幅有24米。当你踏入风景如画的芦茨湾,依山傍水之地,你会看到一棵仿佛漂浮在碧波之上的大松树,它形态优美,似在挥手致意,又像一顶华盖。这棵高耸的马尾松在当地享有“芦茨湾迎客松”的美誉,其主干粗壮,枝干遒劲有力。

萧山衙前镇凤凰村罗汉松

位于浙江省一处重要的文物保护地点——“衙前农民协会旧址及李成虎烈士墓”内的衙前农村小学,也就是沈玄庐故居的后院中,生长着一棵树龄达到92年的罗汉松。这棵罗汉松的高度为7.2米,胸围粗105厘米,其平均冠幅约为5.5米。《中国现代史大事记》中提及,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派遣由蒋介石担任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前往苏联,对苏俄的党务和军事进行考察。随行的成员包括张太雷、沈玄庐、王登云等人,他们于11月29日结束考察,离开苏联返回祖国。在此期间,对树木情有独钟的沈玄庐在归途中带回了一株罗汉松的幼苗。中共萧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沈玄庐其人》一书中有所提及:在衙前镇沈玄庐的故居之中,至今仍保留着一棵挺拔的罗汉松。

余杭仁和街道金佛寺银杏

在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的金佛寺中,有一棵历经千年的古银杏树,它的高度达到15米,胸围有663厘米之巨,平均冠幅有6米。这棵树的根部宛如一条蜿蜒的盘龙,而其南面的树干基部已经中空,足够容纳一张四仙桌,数人围坐其间,谈论古今,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寺碑上有所记载,早在唐朝晚期,湖州武康的金姓人家(法号璋法师)便创立了“金佛寺”。到了南宋开禧三年(即1207年),宁宗皇帝召见了璋法师,并正式将寺庙命名为“金佛寺”。而这棵树,则是璋法师在出家修行期间所种植的。

余杭东明山森林公园红山茶

东明山森林公园中的大庶山(东明寺)区域,繁衍着历史悠久且郁郁葱葱的红山茶,它们历经风雨却依然坚韧地迎接春寒。这些山茶花树高达四米,胸围约九十五厘米,平均冠径也有四米之广。据传,这红山茶乃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建文帝所栽种,至今已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相传建文帝曾流亡至此,隐居东明寺为僧,先是在寺中插种了一株牡丹,随后又分别栽植了丹桂和茶花。

临平超山风景名胜区唐梅

唐梅就坐落在超山风景区大明堂的院落之中,沿着大明堂院落的石板小路,经过数十株白梅和红梅,走到石径的尽头,便能看到生长在石坛上的唐梅。这株唐梅据说已有将近1300年的历史,石坛上还题刻着“唐梅”二字。它的高度达到了1.8米,枝干盘曲有力,向一侧伸展,宛如在热情地迎接远道而来的访客,树枝上盛开的梅花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梅姿造型别具一格,尽管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不倒,年年绽放花朵。据传,这株梅树是由南宋时期的义士唐钰所植,为了缅怀他的事迹,人们将其命名为“唐梅”;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梅树原本生长在塘栖镇某户人家的私家花园中,后来被迁移至此,因此以“塘”字代替“唐”字,导致误传为“唐梅”。

杭州市十大珍稀古树

临安於潜镇绍鲁村青檀

蚂蚁森林古树保护活动_杭州古树名木保护项目_支付宝蚂蚁森林收能量有什么用

位于临安区於潜镇绍鲁村村口,这棵树已有490年的历史,高达14米,胸径达到160厘米,冠幅平均约15米。光绪年间的《於潜县志》中记载:“县北绍鲁村有一古青檀,树干粗大,直径超过十围,树身中空,嵌有精致的花纹,枝叶交错,形成连理,树荫浓密如伞,高达百尺,树冠直径可达五六丈。”明代诗人袁炜在途径天目山下的绍鲁村时,对青檀树赞叹不已,挥毫泼墨,留下了一首赞美诗:“形态奇特,树姿高傲,与古老的大椿树相媲美,青翠的树冠,宛如旧时邻居。”夜幕降临,涛声隆隆,惊起了栖息的鸟儿;翠绿的色彩在空中飘扬,使得野外的人们心旷神怡。树荫覆盖的山岩,没有烈日炙烤,仿佛置身于无月的清凉之地;历经秦汉,岁月流转,依旧生机盎然。千年坚韧的骨骼历经磨难,却愈发坚韧;霜雪年年,其色彩愈发清新。

淳安石林镇西岭村榉树

石林镇西岭村的程炳富家门口有一棵古树,它的树龄已有515年,高达23米,胸围粗壮至439厘米。树冠东西宽达18米,南北宽24米,平均冠幅为21米,生长态势十分旺盛。这棵树被称为榉树,亦称作大叶样、红样、血榉等,是一种落叶乔木,其高度可以超过30米。幼树时期,树皮呈现出青紫色且不开裂,而成年后的树皮则变为灰白色或褐灰色,并呈现出不规则的片状剥落。叶片互生,形状为卵形、椭圆形或类似针状的卵形,尖端尖锐或逐渐尾尖,具有羽状叶脉,边缘带有单锯齿,表面覆盖着淡灰色的柔毛。花朵为单性,雌花与雄花同株,雄花的花梗极短,花被裂至中部,雕花部分几乎无梗。果实为小坚果,开花时间为4月,结果时间为9月至11月。

淳安里商乡塔山村百日青

该古树坐落于里商乡塔山村阮家源自然村的天师庙内,其树龄已达515年之久,树高为5米,胸围直径为236厘米,东西方向的冠幅为4米,南北方向的冠幅同样为4米。此树为常绿乔木,其树皮呈灰褐色,质地薄且具纤维,纵向裂成片状;枝条伸展或略微倾斜;叶片螺旋形排列,形状为披针,质地厚实,通常略微弯曲,长度在7至15厘米之间,宽度为9至13毫米,上部逐渐变窄,顶端为渐尖的长尖头;萌生枝的叶子稍宽,尖端有短尖,基部逐渐变窄,呈楔形,带有短柄,叶片正面中脉明显凸起,背面轻微凸起或几乎平坦;雄球花呈穗状,单生或2至3个簇生,长度在25至5厘米,总梗较短,基部有众多螺旋状排列的苞片;种子呈卵圆形,长度为8至16毫米,顶端圆形或略钝,成熟时肉质假种皮为紫红色,种托肉质,橙红色,梗长9至22毫米;花期在5月,种子于10至11月成熟。

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景区黄连木

位于灵隐景区的灵隐翠薇园内,此树已有615年树龄,高达22米,胸径为98.7厘米,冠幅平均达到12.5米。属于漆树科黄连木属的黄连木,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落叶乔木。其树冠呈近圆形,树皮以薄片状剥落为特征。叶子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数为5-7对,形状为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度在5-9厘米之间,顶端逐渐变尖,基部倾斜,边缘完整。雌雄植物分别生长,形成圆锥状的花序,其中雄性花序呈淡绿色,而雌性花序则呈现紫红色。果实呈核状,直径大约为6毫米,起初颜色为黄白色,随后逐渐转变为红色或蓝紫色,若果实呈红色而非紫色,则往往为空粒。开花时间在每年的3月至4月,花朵先于叶子开放;果实则于9月至11月间成熟。

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景区七叶树

位于灵隐景区紫竹林深处,这棵树已有620年树龄,高达35米,胸围达到143.3厘米,冠幅平均为18米。被称为七叶树或娑罗树,这名字源于其手掌形状的叶子通常由七个叶片组成。夏初,它绽放出塔状或烛台般的花朵,此时,手掌形的叶子便如同托起一座宝塔,亦或是承载着烛台的供奉。淡白色的四瓣小花尽情舒展,花蕊中的七颗橘红心蕊散发出香气,花瓣上微微泛黄的色泽让这朵小花更加娇艳,远观时,整个花串在白中透出紫色,宛如披上了一层轻柔的面纱。

富阳区里山镇安顶村青钱柳

位于富阳区里山镇安顶村的青钱柳,树龄已达120年,扎根于这片土地。这棵树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珍稀植物,与红豆杉、古银杏齐名,享有“世纪活化石”的美誉。安顶村曾有两株这样的古树,其中一株曾生长在民居旁,不幸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火灾中受损,那场火灾不仅摧毁了民居,也波及到了这株古树。青钱柳生长于海拔400至500米的山区,是一种落叶的大乔木。其叶子经过特定的制茶工艺可以加工成“茶叶”,这种茶叶具有降低血压和血糖的作用。经过北京、上海、江西等地多家医学院的临床试验,这种茶叶被誉为“降糖神茶”。此外,因其种子形状与古代的钱币相似,当地的居民还亲切地称它为“摇钱树”。

建德下涯镇北坞村梓树

这棵树已有200年的树龄,高达15米,胸围达到200厘米,平均冠幅为10米。位于深山中的下涯镇大洲村北坞自然村,村后的山坡上生长着两株历经数百年的古梓树,它们高大且笔直,枝叶繁茂。村民们讲述,此处原本是墓地,最早安葬于此的人,在墓前栽种了这两株梓树,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长成了如今的规模。

临安天目山镇天目村天目铁木

位于浙江省临安区天目山镇天目村周继坦公路旁的山坡上,有一株古老的天目铁木树,其树高达到14米,胸围粗壮,直径为249厘米,树冠宽广,平均直径约为10.5米。据估算,这棵树已有310年的历史。它属于桦木科铁木属,是一种落叶乔木,目前仅在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有分布。由于其木质坚硬,因此被誉为“扭筋树”。1925年,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在天目山采集到了这种植物的标本;到了1927年,另一位植物学家陈焕镛教授为其命名并公开发表;这一植物因此成为了首个以“天目”为名的模式标本产地植物。根据浙江大学生物室技术员张东旭在1926至1936年编撰的《天目山植物名录》记载,彼时天目铁木在山脚附近颇为普遍。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天目铁木的原始生长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这一破坏使得该树种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急剧缩减。如今,仅在海拔260米处的西天目山南麓双清溪两侧,还存有5株原生母树,它们的树龄大约在100至300年之间。20世纪80年代初,当人们重新发现这株仅存的采集模式标本母树时,它被当时的天目山林场场长宋永增以“地球独生子”这一形象化的称呼来命名。随后,在双清溪的另一侧,又有专家确认了另外4株母树的存在。到了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将天目铁木列为濒危物种。1999年,在国务院的批准下,这一树种被提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临安清凉峰保护区南方铁杉

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500米的东岙头沟谷,巨石林立,土壤贫瘠,却奇迹般地孕育着南方铁杉的野生种群。这一现象在华东地区的山脉中极为罕见,对于探究植物群落的分布、起源以及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古老的群落中,共有南方铁杉超过50株,其郁闭度达到0.8。其中,最大的一株树高达15米,胸径为80厘米,平均冠幅达12米,树龄更是超过了300年。

临安湍口镇塘秀村杭州榆

该榆树坐落在临安区湍口镇的塘秀村松柏庵东侧,其海拔高度为1015米。这棵树已有210年的历史,树高达到22米,生长状况良好,胸围(地面直径)约为258厘米,平均冠幅为14米。杭州榆属于榆科榆属,是一种落叶乔木,其木质坚硬耐用,不易开裂,加工方便,适用于制作家具、器具、地板、车辆以及建筑等材料。这种树木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