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保(无健告)重疾险的承保公司是中华财险,这款产品为期一年,不保证续保,其核心优势是无需健康告知,即使已患癌症也可购买,需要重点注意的是,虽没有健康告知要求,但既往症免责,即便该重疾险核保宽松且保费便宜,却不适合非标体人群和低预算人群,具体测评如下:
一、产品形态及特点
二、截然不同的定价原理
若把一年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作对比,询问哪一个更贵,那么毫无疑问,终身重疾险当年缴纳的保费必定更贵,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费率定价原理存在本质区别:
1、自然费率
一年期重疾险采用自然费率,保费会依据被保险人年龄对应的风险概率而增长。
以30岁男性选择众民保(无健告)重疾险至尊版作为例子。在理论情形下,产品不会停止销售,它允许你持续购买,保障期限直至80岁。
你终身需要承担总保费为:元。
2、均衡费率
再来看终身重疾险,它采用均衡费率。什么是均衡费率呢?举例来说,30岁时购买一款终身重疾险,无论后续产品是否停售,这份合同都能一直保障至终身,这就如同一次性缴纳了一辈子的保费。如此一来,这样的产品自然不会便宜。
达尔文10号(超越版)提供30万终身保障。对于30岁男性而言原本所需总保费为一定金额,不过可分30年进行分期支付,每年仅需缴纳4079元。当交费期满后便无需再继续交钱。此即均衡费率,意味着每年所交保费始终保持恒定 。
中华全民保(无健告)重疾险,若单看小孩和年轻人的保费,似乎很便宜。但如果不考虑一辈子都不得病、没有健康问题的情况,并且运气特别好,能够一直续保下去。同样购买30万保额,全民保(无健告)重疾险只能保障到80岁,此时要交的总保费,与保额早已倒挂了。
三、无健康告知并不宽松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免健康告知的重疾险,对于非标体人群而言,是占到了便宜,还是掉进了大坑呢?
健康告知的目的在于了解客户的健康状况,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符合预期假设条件的客户。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监管部门在不断探索,保险公司也在持续探索,目的是放宽非标体投保条件,从而为那些患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人群提供合理的保障。在此期间,许多保险公司推出了免健康告知的重疾险。
对于那些人来说,他们因为各种身体问题,无法购买重疾险,而这种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不能仅仅因为看到产品宣称免健康告知,就随意去购买,还盲目跟风。
首先,免健康告知不代表对健康状况没有要求。
免健康告知,只不过是“宽进”模式,它让带病体人群能保进来。
但是若出现重大疾病,保险公司会进行严格把控,判断能否获赔,并非所有疾病都可获赔。
“不承保属于既往症或其并发症的疾病。”。
简单说,既往症及其引发的相关疾病,保险公司不赔。
这意味着,要是你购买保险时已患有某些疾病,那么这些疾病,以及由这些疾病后续发展引发的疾病,可能无法获得赔偿。
刚好,这些疾病正是你内心最为担忧、最渴望得到保障的,然而却无法获得保障。若不是既往症引发的重大疾病,那么一年内确诊的概率会是多少呢?大概跟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吧。
免健康告知的重疾险为什么要限制为1年期呢,原因实际上很容易明白,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扩大自身的风险敞口会让亏损的可能性也跟着增大。
1年期保险具有最大优势,其优势在于调整迅速,就算出现最坏的情况,结果也不过是巨亏1年 。
四、最大的套路
全民保(无健告)重疾险的保障期限为一年,疾病等待期是90天。这意味着每年实际的保障期限只有9个月。在这9个月内,若患上两次不同的重大疾病,两次之间还必须间隔180天。在现实生活中,我真的不清楚是否存在这样的医学奇迹,这人的命得有多硬?
在保险期间内,你罹患了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理赔条件是该疾病确诊至少180天后才能申请理赔,然而还没到180天,保险公司就把该产品下架了,导致你没办法续保,那么在满180天后还能申请理赔吗?
重疾赔付的条件有四种情况,分别是确诊即可获得赔付,罹患约定的重疾并且实施了手术,疾病达到了约定的状态,以及疾病持续了某段时间。
那是不是肯定赔不到呢?不是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在特定时间节点购买了全民保(无健告)重疾险,在90天等待期过后的三个月内,你生病了并且申请理赔,才不一定赔不到。
重症监护室(ICU)病房的住院津贴是每天1000元,有20天的免赔天数,这意味着当你在ICU病房住满20天后,每天能获得1000元补贴,且每年最高补贴金额为10万元。
这里最大的问题,不是你能不能拿到ICU住院津贴,关键在于,当真正进入重症ICU病房时,你的存款够不够在里面住20天。
五、选择建议
1、收入困难的健康人群不要买
要是属于健康人群,那选择的余地是非常多的,千万不要只是因为保费便宜,就去选择一年期重疾险来当作过渡。相比较而言,选择保证续保20年的百万医疗险或许会更合适,比如说人保金医保2号,它首年保费只有170元,要是附加上特定重大疾病关爱金,也才187元 。在一年之内,如果被确诊患有20种重大疾病,不但能够报销医疗费用,而且还可以额外获得10万关爱金。
但要记住,这只是过渡阶段的方案。在后期预算充足的时候,还是需要将终身重疾险配置完整。毕竟,在你心中认为再完美的百万医疗险,也并非能报销所有的病症。而在关键的时刻,保险公司能够给予你一笔可以救命的钱,这便是终身重疾险。
2、非标体人群不建议买
非标体人群首先要选择核保相对宽松的终身重疾险,要多去尝试核保几款产品。即便保费稍微贵一些,要是能够标准体承保那就更好了。要是性价比不错,部分除外承保也是一种选择。因为至少终身重疾险不存在“既往症不赔”这种说法,更不会出现涨价或者买不到的情况 。
3、已患重症人群不建议买
已患重症的人群,可以考虑特定的复发险,也可以选择那种“既往症也能部分赔付”的惠民保,这两种保险都比一年期重疾险更具优势。
4、老年人不建议买
对于老年人而言,重疾险的杠杆率很低,并且保费较为昂贵,相比之下,购买普惠医疗险会更加实用。
写在最后
几十年前就已出现一年期重疾险,然而一直以来它都处于冷门状态。一年期重疾险实际上就像鸡肋,不管多便宜都没有购买价值,况且它的价格并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