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进步,正推动教育界迎来一场空前的变革浪潮。在4月12日这一天,一场以“江南论教•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拉开了帷幕。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的创新”这一核心议题为中心,活动通过展示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具体实施案例、讨论技术应用的多种途径等环节,对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丰富应用潜力进行了深入挖掘,旨在为新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策略和建议。
“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揭牌,协同共筑“创新样本”
在“江南论教·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研讨活动的开幕式上,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的学子们与智能机器狗共同呈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演出。机器狗以舞狮的形象登场,步伐轻盈,节奏感强烈,每一个动作都执行得恰到好处,与学生们配合得天衣无缝,使得现场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所散发的独特风采。
在活动现场,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智库的专家们接受了聘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达成了合作协议,一系列重要活动接连进行,共同推动苏州教育的优质发展。同时,“人工智能与教学新形态”等主题报告为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最新的技术资讯和应用理念。在区域经验交流环节,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的党组书记兼局长顾纯青,以及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党总支副书记和院长李怀东,分别分享了他们在“AI与教育相结合”领域的成功做法。当日下午,众多专家学者聚焦“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等四大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为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江苏省教育厅的副厅长顾月华指出,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正在从多个角度深刻地改变着社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教育领域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省份,江苏肩负着“引领潮流、树立典范”的重任,致力于构建“江苏模式”和“苏州经验”。面向未来,江苏计划与各方协作,共同研究AI技术作为教育工具的可行性,共同开创教育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苏州“人工智能+教育”六项创新改革计划发布
在活动现场,苏州正式推出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六项创新改革项目。这一计划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旨在助力苏州教育在新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式进步。同时,它为培育符合数字时代需求、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相关介绍,本计划旨在构建学生专有的知识图谱,通过精确分析和个性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成长轨迹。同时,将研发学生专用的心理图谱,完善“监测、预警、干预”的三级应对体系,确保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此外,还将构建校园餐饮全流程追溯的“一键查询”系统,打造让人安心的校园餐饮环境,让家长安心,学生感到温暖。强化校园安全防线,打造“天空与地面融合”的智能安防体系,全力保障校园安全环境。推进人工智能课程规范化进程,从基础认知到创新实践,打造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人工智能教学体系,培育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创设学生个性化教育云端空间,打造“数据全面融合、空间全面可视、服务全程覆盖、AI全面赋能”的学生教育专用云端平台。
这六项改革举措彼此依托,共同推动,旨在显著提高苏州教育的智能化程度。展望未来,苏州将依托这些计划作为行动指南,持续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上深入探索,不断迈进。此举将为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创新的智慧教育新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并使“苏式教育”在全国数字教育领域中崭露头角,成为瞩目的典范。
虚拟宝玉对话、智能批改赋能,解锁教育新图景
踏入现代的苏州校园,人们便能立刻体会到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教室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苏州市第三中学的《红楼梦》课堂中,屏幕上呈现的“贾宝玉”虚拟形象生动逼真。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贾宝玉”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巧妙地将传统经典与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孩子们不再仅仅通过书本来理解人物形象,他们仿佛身临其境般地踏入《红楼梦》的世界,深刻体会到了贾宝玉的情感波动以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极大地唤起了同学们对古典文学的热情与兴趣。
苏州市吴江区的杨嘉墀实验学校采纳了人工智能作文评价系统,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增添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该系统依托于尖端的图像和文字识别技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分析,并能够准确评定作文的质量。同时,它还会提供详尽且实用的反馈意见,为教师批改作文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作文评价过程既有趣味性又提高了效率。
在苏州市振华中学校的创意机器人课程里,学生们得以亲自动手,构建形态多样的机器人,同时赋予它们多样的功能。这样,原本冰冷的机器便焕发出了生动的活力,助力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难题。
苏州市相城区的蠡口实验小学引入了集成的AI智慧体育训练系统,该系统依托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借助高精度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迅速识别并匹配参与测试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而快速而精确地评估每次运动的成绩……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紧密结合,孕育了众多鲜活案例,同时也为教育的未来拓展了更加宽广的发展领域。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吕孙涵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