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所有高等院校、每一位教师以及每一门课程都应肩负起育人的重任,切实维护好教育的一片天地,精心耕作自己的责任田,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保持一致,共同推进。专业教育课程需针对各学科专业的独特特点与优势,细致探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深入挖掘并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与精神价值,科学地拓宽和深化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温度感。同时,从课程所关联的专业领域、行业背景、国家战略、国际视野、文化传承和历史脉络等多个维度出发,增强课程的知识含量和人文素养,同时提升课程的引领力、时代感与开放性。同时,我们重视工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培育学生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精神,并唤起他们科技报国的强烈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目前,北京欧倍尔推出的课程思政智慧课程正免费开放试用,诚挚邀请您前来咨询。
然而,目前许多院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主要关注的是微观和个体层面,具体来说,就是在课程中的某个具体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但在专业行业整体层面、宏观共性需求的课程思政教学方面,却缺少相应的教学资源,面临着以下问题: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共享存在一定的困难。高职院校中,专业课程种类繁多,每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丰富,相应的思政元素也相对较多,这使得挖掘工作变得尤为艰巨,工作量巨大。另外,专业课程的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主要采用独立建设的模式,这导致了思政元素的共享范围有限,资源建设滞后,以及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课程思政的资源呈现方式较为陈旧,缺乏吸引力。目前,课程思政的教学中,资源类型单一,授课方式不够生动,这些问题使得课程的感染力不够强,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对于所从事的行业缺乏了解,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态度也不够积极。
3)在开发新媒体教学资源方面,我们缺乏自主构建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新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导致其与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之间存在难以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数字化教学资源无法自我更新和持续升级的“一次性工程”难题。
一、北京欧倍尔课程思政智慧课程建设目标
遵循“统一规划、分阶段推进、注重实际效果、建设与使用并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建设方针,我们首先致力于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全面构建融合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智能化“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共享合作资源,并逐步拓展至其他专业领域,从而在校内、市级、省级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领域树立起引领和示范的标杆。
1)课程思政特色教育品牌
首要任务是构建核心课程思政资源库,集中展示专业知识中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底蕴,进而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将之与课程教学及本土教材相融合,以此强化师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品牌。
2)职教引领示范新标杆
在兄弟院校和周边企业中开展示范与推广活动,致力于将经管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打造成为集财经历史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云端基地,充分展现其教育引导作用,树立经管法课程思政教学的典范、财经文化素养培养的标杆以及教育新技术应用的示范。
二、北京欧倍尔课程思政智慧课程建设方案
采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化展览馆等网络信息及新媒体技术,打造针对系别特色的微观个性课程思政素材库和宏观普遍的课程思政数字博物馆,塑造资源共享、实时感应、开放互联、智能分析的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进而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的信息化运用、服务和管理。
院系课程思政资源库致力于打造一个涵盖相关专业微观、个性化课程思政素材的数据库,同时设立一个针对宏观、共性课程思政的数字化展览馆。该库深入研究课程思政资源在全学习周期的应用,涵盖线上、线下以及社会实践等多个教学场景,并探索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最终,构建出既定的教学范式,并编纂成一本活页式、立体化、数字化的学习手册。
构建课程思政学习管理云端系统,此系统可全面覆盖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场景,实现数据的搜集、处理、汇总与展示,打造学生学习数据的核心库,生成学习分析报告,有力地辅助学习成效的评估,并为智能化教学提供必要的大数据支撑。
课程思政的关键节点在于,依托新媒体研创中心的建设和创作工具的运用,实现了大量交互式新媒体资源的制作,有效解决了传统教育中的距离感和一次性工程难题,实现了学校虚拟仿真资源从购买到自主创作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我们创新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模式,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提升为“创中学”,实现了学习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螺旋上升循环,促进了课程思政学习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三、北京欧倍尔课程思政智慧课程建设特色
1)思路与方法
创新性地提出了类别课程思政元素的定义,构建了以主题词为分类依据的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有效缓解了专业课程教师在思政资源建设中的困惑和盲目性,确保了思政素材的搜集既系统又具有明确方向;同时,借助标签技术,创建了思政与知识相结合的主题词索引,极大地提升了素材库的检索效率和准确性。
2)系统与平台
该平台具备依托开放资源导入的自增长功能以及依托主题词分类的自组织功能,形成了一个能够自主组织、具备生长特性、动态的素材库;同时,平台还具备了资源管理、用户管理、素材导览以及教学管理等多样化功能,能够实现资源的共同创建与共享。
3)应用与推广
本方案的实施成果可被用于理虚实一体化课程思政的治理;不仅如此,所采用的方法、平台以及应用模式均具备广泛的适用性,能够被复制和推广,不仅适用于各类专业,而且可以成为样板案例,向本校其他专业及外校进行示范和推广。
4)智慧课程思政融入
借助先进的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手段,智慧课程思政得以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内涵,并实现与相关内容的智能对接。一方面,该系统可依据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需求,智能匹配相应的思政要素,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智慧课程思政能够精确把握学生的兴趣和思政需求,进而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思政学习资源和途径。此外,智慧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融入,不仅支持多种终端的接入与互动,还使学生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地获取思政学习资料,从而显著增强了思政教育的便捷性和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