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平安银行与蚂蚁金服宣布开展二维码互认扫码试点合作,实现手机银行扫支付宝支付码的支付功能。 在试点地区,客户可打开微信安口袋银行APP,扫描支付宝支付二维码,选择平安银行借记卡即可完成支付。
4月1日,招商银行与蚂蚁金服宣布启动二维码互认和扫描合作。 达成合作后,双方用户未来使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APP时,可扫描对方商户二维码完成支付。 对于双方商户来说,在不改变二维码的情况下,可以接受更多的支付工具。
3月31日,工商银行与蚂蚁金服联合宣布,双方启动二维码互认扫码合作。 合作已在微信、重庆、微信等城市试点。 3月30日,工商银行官方微信“工银信用卡微信”宣布,工商银行与闪付、支付宝合作,率先实现工银e生活与支付宝主扫支付功能,成为首家实现互认的商业银行并与支付宝相互扫描二维码。 。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24]209号文件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4-2024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文件还明确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支付通证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移动支付技术架构体系,实现账户统一标签、移动客户端软件(APP)接口标准化、交易的集中路由。 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技术体系,打破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间条码标识互认互扫和商人。 ”
支付宝、微信、闪付和各大银行APP的二维码均可互相扫描识别。 此前,由于各机构扫码存在差异,催生了多家聚合支付公司提供聚合码来满足商户需求,但聚合支付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有些聚合支付以服务名义提供违法犯罪服务。 央行统一推动线上互动,将从技术和业务上有效规范聚合支付市场。 与此同时,当前聚合支付市场将面临新一轮挑战。 洗牌后,更多聚合支付机构将转型为商户增值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