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程序的用户访问量、增强操作效能、拓展更多商业功能的支持,这是小程序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旨在助力用户与商家实现更丰厚的收入和回报。11月21日,在微信公开课的小程序专题讲座成都站上,讲师郑文晓分享道,自微信小程序推出近十个月来,每周都会推出新的功能与接口,同时微信各平台入口也在持续增加。
郑文晓对小程序快速更新迭代的过程进行了归纳,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让商家更轻松地获取小程序,二是赋予微信小程序更强大的功能,三是打造更多微信内部的连接场景。
小程序可谓是凭借“金汤匙”般的优势问世,得益于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它在今年1月份一经推出便迅速吸引了巨大的流量。根据腾讯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微信及其合并的月活跃账户数量已经达到了9.80亿。
小程序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业界人士将其视为一股冲击波,然而经过10个月的持续发展,通过不断的更新、扩充功能和淘汰,社交电商领域的小程序逐渐崭露头角:拼多多小程序仅上线半年便实现了访问量突破亿级、于小戈通过小程序销售商品月销量高达千万级别、“小电共享充电”小程序的日均订单量更是突破了50万大关。
拼多多首席技术官陈磊指出,拼多多访问量的显著增长,与该公司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卡片以及模板消息等功能的结合运用,从而实现社交内容的分享和流量的导入这一策略有着紧密的联系。
iDS大眼睛的缔造者于小戈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iDS大眼睛的小程序在阅读方面的转化效率显著胜过App,这得益于其社交属性的强大,能够有效地将社交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样的数据让他得以放下心中的疑虑:不再纠结于选择何种载体。在当前流量分散的环境下,他摒弃了建立总部基地的想法,转而在合适的平台上开发自己的产品,并依靠卓越的产品和内容来吸引消费者。
“轻芒杂志”内容小程序的联合创始人王俊煜,曾是豌豆荚的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透露,在担任豌豆荚CEO期间,他最忧虑的便是用户不愿下载App。他提到,无论是微信小程序还是其他企业的产品,市场都迫切需要一款无需下载和安装的应用。而腾讯正是率先实现了这一目标。王俊煜进一步指出,微信的转换率比App高出两个数量级。
微信虽呈现碎片化特征,却为何难以产出高质量内容?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探索如何利用零散时间创作优质内容,这主要得益于微信小程序的独特属性,从而调整我们的产品设计理念。然而,服务质量并未有所降低,只要提供优质服务,用户自然会主动前来。王俊煜透露,轻芒杂志小程序的用户在页面上的平均停留时长为7分钟,桌面版启动比例高达30%,同时,用户的留存率亦成功超越了25%。
微信开发团队透露,小程序正持续拓展其商业化功能,逐步涉足线上线下各领域,旨在为开发者、商家及用户带来更多元化的功能和娱乐体验。
微信团队旨在通过吸引流量、提高用户使用效率、促进用户转化,并结合商业化手段,助力商家将商业模式更有效地应用于小程序。我们期望借助这些工具的力量,帮助商家获取更多流量和收入,共同推动小程序生态的蓬勃发展。郑文晓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