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市农林局最新消息,记者了解到,在太湖周边3公里宽的缓冲地带,已有337家水产养殖户签署了退出养殖、进行环境治理的协议。待该区域内超过600户养殖户完成整治工作后,太湖周边3公里缓冲带内将彻底杜绝无序养殖现象。在整治过程中,将实施退渔还耕、还林、还湿工程,以及连片池塘的标准化改造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将该区域转变为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带。
水产养殖活动对水域环境的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特别是养殖过程中排放的尾水中的氮磷含量较高,这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008年,宜兴市曾实施了一项水产养殖污染的整治行动。进入去年六月,这项工作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宜兴农林局水产站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此次整治行动的规模和强度均有显著提升,覆盖区域包括太湖周边3公里的缓冲地带,涉及芳桥、周铁、新庄、丁蜀四个镇的620户养殖场,占地面积超过千亩,目标是确保在今年的6月底前圆满完成整治工作。
整治工作在渎边公路两侧展开,公路以东的区域已全面停止水产养殖活动。太湖大堤内侧向外200米范围内,生态用地得到全面恢复,从而从根本环节上加强对水产养殖污染的管控,退养农户将按照既定标准获得相应补偿。丁蜀镇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整治覆盖的面积超过2000亩,在宜兴地区位居首位。该镇已成功引入水生蔬菜种植项目,并计划指导农民广泛种植莲藕、芡实等水生植物。同时,宜兴林业站正积极推进太湖防护林及湿地小区的建设规划,旨在将太湖沿岸地区打造成为一个集生态保护与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特色区域。
在渎边公路西侧地带,实施综合治理与退养相结合的策略。对于该区域内的养殖户,若因种种缘由暂时无法退出养殖行业,则需确保至少10%的土地用于构建养殖废水生态净化设施。此外,还需对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建立起养殖废水循环利用的体系,以保证排放的养殖废水符合太湖流域水产养殖的废水排放标准。若水质未能达标,将强制要求养殖户退出。在过去的数年间,我们于徐舍、和桥等地区开展了稻鱼、稻虾、稻鳝等多种种养结合的尝试。展望未来,我们计划将这一绿色养殖的模式推广至该区域的农户,以引导他们转向生态养殖的方式。水产站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