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再申分付商标背后:微信分付消费金融产品详情解析

2025-06-22
来源:万象资讯

移动支付网报道,据公开信息显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5月28日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分付”这一商标的注册申请。该商标的适用范围包括研究、通讯服务以及金融物业管理等多个国际分类。目前,该商标的注册进程正处于申请阶段。

实际上,在2019年,腾讯便已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分付”这一商标的注册申请,然而,该申请并未获得批准,目前该商标处于无效的境地。与近期提交的商标相比,之前的“分付”商标并未包含任何logo图案。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之外,还有众多其他企业正在积极提交“分付”这一商标的申请。

微信分付消费金融产品_腾讯科技“分付”商标申请_微信支付白条

官方资料显示,微信分付实际上是由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财付通小贷,以及它们所合作的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一款专为符合条件的微信用户设计的消费金融产品。在使用分付进行支付时,所涉及的消费资金均由财付通小贷及其合作金融机构进行提供。

用户可利用分付额度进行消费支付,适用于餐饮、购物、观影等多种场合,目前尚不能用于红包派发或转账等操作。分付服务不提供免息期,用户一旦使用,所消费的额度将从次日起按日收取利息。据移动支付网报道,每期最低还款额为账单金额的10%,若未足额偿还,剩余部分将继续按日计收利息。

当前分付服务尚在试验期,用户是否有资格开通完全取决于系统的评估,这一过程无法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干预。在此特别提醒大家,对于声称通过付费邀请、扫描二维码或内部渠道等方式可以开通分付的信息,请务必保持警惕,切勿轻信,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用户若想开通微信钱包中的分付功能,需在“我”界面下的“支付”选项中找到相应的入口。开通过程中,用户需依次签署包括《分付用户协议》、《分付服务确认及授权书》以及《个人征信授权书》在内的多项协议文件。在费用方面,分付的收费标准会根据个人情况有所不同。通过移动支付网的实际测试数据,我们了解到分付的日利率为0.04%,换算成年化利率则为14.6%,这一收费标准与众多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相仿,极有可能成为最为普遍的费率标准。

腾讯科技“分付”商标申请_微信分付消费金融产品_微信支付白条

缺乏免息期限的分付,在消费场景定位上,相较于花呗、白条、美团月付等产品,并未显现出明显优势。然而,得益于微信支付的广泛受理渠道,分付在应用场景上明显超越了白条、美团月付等同类产品。从受理的角度看,分付堪称自推出以来,便能与花呗抗衡的唯一信用支付工具。

2021年6月3日,蚂蚁消金正式获得开业许可。根据既定的整改计划,“花呗”和“借呗”将作为蚂蚁消金独有的消费信贷服务,而蚂蚁集团旗下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蚂蚁小微小贷和蚂蚁商诚小贷,则将按照既定步骤平稳有序地逐步退出市场。

其他金融机构利用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得以“花呗”或“借呗”命名。换言之,合作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不再使用“贴牌”方式进行。银保监会责令蚂蚁集团采取切实措施,确保金融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服务时能够清楚知晓贷款提供方的名称,以防止品牌混淆现象的发生。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花呗”和“借呗”的运营主体已从小贷公司转变为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机构也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过渡到了银保监会。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众多消费金融产品,如分付等,其背后主体依然以小贷公司为主导。

那么疑问随之产生,我们是否应当借鉴“花呗”“借呗”的整改策略?若是必须如此,那么是要求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依照银保监会的规定,全面禁止“贴牌”贷款业务,还是督促它们整体转型至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若真的实现整体转移,那么地方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将不复存在?企业若亲自打造消费金融品牌,是否意味着将用户群体拱手相让?至于这些利益如何进行分配,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