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遇到的情况是:某位女士或老人的微信账户里突然少了3000元,最终查明原因是手机曾连接过公共WiFi,黑客利用登录记录盗取了支付信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银行卡绑定到微信上,然而90%的人却不知晓:这两个登录记录必须定期清除,否则钱包的安全确实堪忧!
一、你微信里的"危险记录"正在暴露
1. 【设备登录记录】藏着大隐患
进入微信的“设置”菜单,选择“账号与安全”选项,再点击“登录设备管理”,你将看到所有使用过微信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型号。有粉丝曾告诉我,她在设备列表中看到了不熟悉的“15 Pro”登录信息,这让她非常担心,于是立刻更改了密码——须知,一旦他人登录过你的微信,便可通过“忘记密码”功能来修改支付密码,这样一来,你绑定的银行卡就可能变成他人的提款工具了!
教你2步删记录+设防:
长按未知设备进行“删除”操作,同时激活“登录保护”功能,今后非常用设备尝试登录时,将需通过短信进行身份验证。
务必留意:在连接公共WiFi之后,务必进行仔细检查,因为黑客常利用“WiFi钓鱼”手段,悄无声息地窃取您的账户信息。
2. 【支付登录记录】很多人从没看过
微信支付中的登录记录更为隐蔽:进入微信支付主界面,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符号,选择“登录设备管理”,即可查看所有曾登录支付页面的设备信息。此前已有案例显示,不法分子利用二手手机中遗留的支付登录记录,成功绕过密码,将资金盗走。
实测有效的防护步骤:
• 删掉半年内不用的设备,尤其是显示"未知设备"的记录
• 打开「指纹支付」,就算密码泄露,没有指纹也转不走钱
二、绑卡用户必做的3个安全设置
1. 关闭"免密支付"这个坑
在超市购物、乘坐地铁扫码支付时,众多人选择了开启“免密支付”功能。然而,你是否知晓,一旦手机遗失,他人仅需短短一分钟便可轻松刷走高达5000元的金额!速速前往微信支付设置界面将其关闭,尽管如此会多输入一次密码,但这也足以防止骗子有机可乘。
2. 给银行卡设"支付限额"
进入微信支付功能,点击“钱包”并选择“银行卡”选项,随后挑选一张卡片,并对其进行每日支付额度设定。例如,将额度设定为2000元,即便账户不幸被盗,骗子所能转移的资金也仅限于这一数额,从而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挂失准备时间。
3. 开启"账号保护提醒"
微信安全中心界面中激活“账号异常警示”功能,一旦检测到异地登录或频繁转账等可疑行为,微信便会迅速向你发送警示短信。此前,就有用户在接到提醒后迅速冻结了自己的账号,成功避免了三万元的损失。
三、紧急情况处理指南
如果发现钱被转走,记住这3步黄金操作:
立即进入微信,在“账号与安全”选项中更改密码,并同步对支付账户实施冻结。
2. 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挂失银行卡并查询交易记录
进入微信支付界面,填写“账户被盗申请”,并附上相关交易截图,微信平台将对此展开调查。
务必再次强调:当前诈骗手法日益精巧,切勿因自认为“手机安全”而掉以轻心。只需花上三分钟依照之前的指引仔细检查,这便如同为您的钱包安装了一道安全锁。您周围是否还有朋友对此一无所知?赶紧行动起来,将这则提醒转发出去,别让辛勤所得的资金不明不白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