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孩子总是玩手机怎么办? 突破、回归、成长的关键在于父母的付出和爱!

2024-01-14
来源:网络整理

上周,姐姐在她的微信账号上发布了一段视频。 她去朋友家玩。 朋友家的四岁男孩正在用手机玩吃鸡游戏。 他的手脚滑得我都惊呆了(这个游戏我没玩过。pass)。

嗯,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几乎离不开手机。 手机可以为我们提供信息、交友、洽谈业务、娱乐、购物等各种便捷的服务,手机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的家长发现,我们的孩子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出现了手机成瘾的情况。 “手机”成为亲子矛盾的最大导火索。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关键不是拒绝他们使用手机,而是教会他们如何防止无意义的沉迷,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手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成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主人。 。

1、首先不要因噎废食而停止进食,对手机怀有敌意。

在智能时代,使用手机也是一门学习和必备技能。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如何控制自己。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从未接触过手机,另一个孩子熟练使用手机,30年后谁更可怕? 因此,无论我们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我们都要认识到,我们是手机的主人,而不是手机的奴隶; 我们的手机是为我们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玩具。

2.我们父母需要向孩子清楚地解释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 手机带来的电磁辐射,长期的声光电刺激,造成大脑额叶缺血,大量被动信息的输入,主动思维的减少,会严重干扰甚至阻碍大脑和心智的发展; 长时间低手玩手机,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眼视网膜病变、腰椎颈椎疾病等,还会因缺乏运动、缺乏锻炼而导致体能和免疫力下降。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不足。 过度使用会浪费大量时间,破坏生物钟,扰乱作息规律,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孩子可能不听上面的危害,我家孩子就是这样。 平时我会寻找一些短视频,比如新闻联播主播、医嘱视频等,他很快就接受了。 (顺便说一句,如果我吃太多垃圾零食,我通常会让医生的视频来教我)

有小孩玩手机_小孩老是偷偷玩手机怎么办_孩子玩手机违法吗

三、预防青少年手机、网络成瘾的关键时间点

这与毒瘾不同的是,手机成瘾一般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手机成瘾会经历五个阶段,从正常使用、过度使用、到逐渐成瘾、成瘾倾向、最后成瘾。

第一阶段称为正常使用,即需要时可以查看文件,需要时可以上网课。 这称为正常使用。

第二阶段称为过度使用。 除了正常的使用之外,他还想做点别的事情。 他可以? 他可以玩抖音吗? 他能玩一段时间王者荣耀吗? 他可以和朋友在线聊天吗? 你能看一下有关青春期教育的视频吗? 可以做,但是要控制时间。 因此,我们父母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们在玩手机做什么。

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就会有麻烦。 您不知道您的孩子在手机上做什么。 如果你偷偷查看他的手机,你的孩子会说你侵犯了我的隐私。 而且,他根本不会听你说的话。 。 所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改善你们的亲子关系,因为孩子只听自己爱的人的话!

在使用手机什么的时候,应该先把它搁置一段时间,等好转后再想解决办法。

重点来了,敲黑板,第三阶段叫渐进成瘾。 什么是成瘾? 他玩的时候忘记了时间,就像我以前看剧忘记洗碗、忘记做家务、忘记睡觉、忘记运动一样。 因此,只有在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或者精疲力竭的时候,他才会暂时从沉迷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但上瘾也有一个好处。 一旦他从沉迷状态中清醒过来,他就会立即放下手机。 他会责怪自己,说我又玩得太过了。 这是一个关键时期。 如果这个时期过得不好,那就是下一个时期。 舞台。

第四阶段称为成瘾倾向和成瘾。 已经到了不使用手机就觉得不舒服的地步,感觉失落,什么都做不了,老是想着手机,必须拿着手机才能安心。 如果你在他玩的时候把他的手机抢走,会发生什么? 他会生气、烦躁,可能会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 更糟糕的是,他可能会用刀打你。 他会打得越来越久。 此时,他听不到任何话,只能看到收回手机。 这不是装,也不是叛逆,是因为当你在他玩的时候把他的手机抢走时,他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的反应。

台湾曾有报道称,一名孩子玩游戏沉迷手机,甚至穿尿布,因为他没有时间上厕所,必须节省时间。

所以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一次玩够。 这种方法只对部分孩子有效,即还处于正常使用和过度使用阶段。 如果你给他们玩,告诉他们不要吃饭或睡觉,让他们一次玩够了,孩子会玩得病,他再也不想玩了。 但是,如果他已经到了上瘾、上瘾的阶段,你让他一次性玩够了,他就会直接上瘾。

4、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自律,防止手机成瘾?

1、家长要树立好榜样! 这句话我曾在林清贤的家风课上听过。 他说:“其实,最好的辅导不是身教、言传,而是身教。” 那么,你就明白这句话的秘密了。 ? 想要让孩子心服口服,自觉放下手机游戏,首先家长本身就不能无节制。 家庭成员必须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家风。 如果你一边看短视频、追肥皂剧、一边骂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一边着急,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要知道,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模仿,他只是父母和家庭成员的复制品,父母的才是原创。 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做一些你心里想让他做的事情,比如看书、打球,那么你只需要默默地看书、打球就可以了。 很快,他就会模仿。

2、处理好夫妻关系。 夫妻之间的关系大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如果夫妻关系处理得当,父母彼此相爱,孩子心里就会有很强的安全感。 足够的安全感才会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 他会更爱父母,也愿意听父母的话,因为孩子只听自己爱的人的话。

3、与孩子充分沟通,制定手机使用规则。

我们和孩子们讨论制定了所有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三项规则。 您可以与孩子充分沟通、民主协商,根据每个家庭成员使用手机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手机使用约定。 例如,吃饭时不能使用手机,或者有客人来时不能使用手机。 你应该集中精力上课、工作和户外活动。 不允许过度使用手机玩游戏或其他娱乐活动。 晚上固定时间将手机放在“主机场”。 充电时,远离卧室床头,避免辐射。 您可以与孩子约定单次使用手机娱乐的时间,以及一天内的累计使用时间等,同时要有适当合理的奖惩规定和措施。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商量,让孩子担任公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者,让家庭成员互相监督对方使用手机的情况。

明确规定完成协议的奖励和违反协议的处罚。 在这个过程中,多鼓励、表扬孩子,少说“不”,多说“是”。 例如:“如果你遵守协议,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周末你的父母可以带你去看电影。” 而不是说“如果你不遵守协议,总是玩手机,我们就不能一起去看电影了”。 虽然这两种说法的含义相同,但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引导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会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

4、如果孩子沉迷手机,家长首先要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阿德勒说,一个人一生最终要寻求两种感觉,一种是价值感,另一种是归属感。 价值感就是我有用,我对别人有帮助,我做出了贡献。 归属感是指无论我成绩好不好,长得好看不好看,我都感觉有人爱我,喜欢我。 但当孩子失去价值感和归属感时呢? 他的自尊心会下降,然后他就会容易做出破坏性的行为。

生活中,父母常常不能及时表扬孩子的好行为。

为什么很多孩子更喜欢沉浸在手机游戏中而不是与父母交流? 游戏的开发者非常聪明。 他们精通心理学原理,并利用心理学来设计游戏规则。 任何游戏的门槛都很低,新手很容易上手。 一旦开始,他们就会不断升级并通过关卡,这是令人满意的。 孩子的成就感。 如果孩子反抗失败,可以及时鼓励他:再努力一下就可以了! 当你获胜时,你会得到及时的表扬:太好了! 鲜花、掌声,甚至还有装备奖励。 手机不会判断孩子是好还是坏、对还是错。 它能够无条件地接受和陪伴孩子,并给孩子带来即时的反馈,让他快乐、满足。 尤其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没有价值感和归属感。

因此,我们需要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支持和发展他们的爱好,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可以先带孩子参加其他各种活动,比如下棋、篮球、羽毛球等; 同时,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友谊,让他们在校内校外都有归属感和存在感。

总之,我们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反思自己,而不是责骂,去发现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原因。

我们要学会表达爱,增加爱。 无论是言语、拥抱还是击掌,如果孩子被理解和滋养,他就会回归并成长。

太乙法脉修炼课程的介绍及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更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