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上半年科技创新发展势头强劲,多项指标双过半并服务企业

2025-06-25
来源:万象资讯

掌上春城报道,2023年度,有两家企业荣获市级中小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资金的支持,另外有35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有104家企业成功获得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的资格……作为连续五年荣登中国百强区榜单的县区,五华区在今年上半年展现了强劲的科技创新发展势头,多项关键指标均达到了“双过半”的佳绩。

“线上+线下+窗口”全面服务企业

自今年起,五华区紧紧围绕“争做先锋·五华争先进位”这一主题竞赛,全力推动工作效率的显著提高。在上半年,全区成功认定了110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成绩达到了全年目标任务的165%。此外,累计登记的技术合同达到了1010份,成交金额高达14.09亿元。其中,技术合同登记数量占据了全市的35%,成交金额则占到了全市的32.85%。这些成绩不仅完成了全年26亿元目标任务的54.2%,而且技术合同登记数量和成交金额继续领跑全省。

昆明中小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资金_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前后需要多久_五华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

为促进科技创新主体的成长与壮大,打造卓越的创新生态,五华区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至高新技术企业,再到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最终至科技领军企业”的培育阶梯体系,旨在扩充高新技术企业的集合规模,并统一安排了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流程。

五华区在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上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平台新增了政策查询服务,将涉及企业的优惠政策细分为申报认定、法规政策、通知公告三大板块,便于企业检索。目前,平台已收录了超过144份在有效期内的政策文件。在上半年,共发布了近100条政策信息,吸引了6547人次阅读。针对不同行业,我们组织了6场业务培训、座谈会和政策宣传活动,参与人数总计超过500人。

五华区科创服务中心已构建起“线上结合线下、窗口并行”的服务架构,其服务范围包括区域内超过400家从事研发活动的服务、工业和建筑类企业,以及42家科研机构。中心通过整理重点企业名录,实施“点对点”的实地考察,为这些企业精确对接相关政策,从而增强服务成效。同时,依照“窗口式”的服务规范,为中心企业打造了“全天候开放”、“稳定可靠”和“高品质”的服务空间。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事宜、研发费用统计等相关工作,我们定期组织专家团队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健康状态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促进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五华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_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前后需要多久_昆明中小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资金

构建政校院银企创新生态体系

五华区数字经济发展也形成了一批亮点。自今年起,五华区加快了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的汇集步伐,全面增强了“金鼎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实施了相关政策措施,以激励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中国电子信息企业100强等知名企业,在园区内设立区域总部,并推动数字经济企业向园区集中。截至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了云南盛荣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九机电子产品有限公司等众多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下半年,五华区将强化服务支持,增强企业孵化工作,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的环境,同时,将进一步拓宽企业扶持渠道,以促进中小微企业的良好成长;同时,还将加大数字经济企业的引进力度,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云南省区块链中心、元宇宙大厦等平台的集聚优势,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成长壮大,并深入挖掘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昆明中小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资金_五华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_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前后需要多久

五华区以荷叶山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建设作为发端,依托周边高校的强势学科,对一二一大街、学府路、普吉路沿线的创新主体、高端人才和平台资源进行整合,推动区域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本地应用和转化,致力于将“学府创新创业走廊”塑造成全省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域;同时,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政校院银企协同共生的创新生态,加快、学校、科研、产业、应用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此外,完善人才引进的相关制度和机制,严格执行省、市的人才政策,吸引“高精尖缺”人才,推动本地高校毕业生的落户和安居乐业,促进就业创业。

昆明日报全媒体本记者:张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