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代购网站出票后资金冻结,商家受骗竟与消费者银行卡被盗刷有关?

2025-06-25
来源:万象资讯

央广网财经5月22日报道,我们之前报道过许多消费者银行卡被非法使用的案例。通常情况下,这些案例中卡主的账户信息遭到泄露,导致银行卡内的资金被转移,而追回这些资金往往十分困难。至于这些资金最终的流向,也常常难以查清。

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处于不利位置,不时会遇到品行不端的商家,遭受欺诈,有时还得面对不公平的条款,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然而,商家同样面临困境,他们需时刻警惕消费者群体中可能存在的恶意行为,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受害者。今天,我们将聚焦的案例涉及商家遭遇诈骗,而此次诈骗事件与消费者银行卡被非法刷走资金紧密相连。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骗子又是如何成功作案的?

机票代购网站出票后资金被冻结与第三方支付平台

东莞市某机票代购网站的负责人为肖先生,顾客在店内购买机票时多采用第三方支付渠道完成交易,随后进行机票的出票操作。然而,自去年12月起,肖先生的店铺不幸遭遇了两次票款被冻结的情况,尽管机票得以成功出票,但款项却未能顺利到账。

肖先生透露,自去年12月起,已有消费者通过环迅支付平台购买机票,然而出票后,银行却冻结了相关款项,理由是涉嫌信用卡盗刷。进入今年3月,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两起,累计损失金额接近12万元。

接着,肖先生联络了环迅支付的相关人员,对方告诉他银行部门正在进行调查,并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协助提供包括流程、订单以及QQ账号等在内的详细信息,截至目前,尚未接到银行的反馈。

回望过去,肖先生感叹,那些骗子的手法堪称“迅速、精准、果决”,只有掌握了购票的关键,他们才能成功。肖先生指出:“那些骗子对机票预订业务肯定了如指掌,他们所购的机票都是当天航班的,一旦票务系统一出票,他们立刻更换登机牌,即便我们察觉到异常,也无法处理退票,否则我们就能将机票作废。”

第三方支付平台冻结资金争议_机票代购网站资金冻结_支付平台第三方平台

消费者信用卡被倒数啊 损失由商户承担?

3月6日,肖先生的店铺在处理完一笔大额购票订单后,随即收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出的风险警示。目前,票务已发放,部分旅客已办理登机手续,然而,这笔购票款项却被支付平台临时冻结。肖先生对此颇为烦恼,他主张不应仅重视持卡人的利益,而忽视商家的合法权益。他提出,持卡人需证明款项并非本人所刷,方可将款项退还。而现在,却要由商家来承担损失,肖先生非常不满。

肖先生表示:“由于我与银行未签订任何协议,误以为一切责任均由第三方承担,未曾料到如今损失需由我们自行承担。”

对于是否应该冻结肖先生的款项,第三方支付平台面临抉择。肖先生回想起先前与支付公司签订的合同,于是他重新细致地审视了合同中的条款,结果发现这些条款对他极为不利。

在肖先生所提供的协议中,明确指出以下规定:肖先生的购票网站作为乙方,需与甲方即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关联方,如银行或公安部门,共同配合开展针对盗窃信用卡的调查。具体要求包括:迅速冻结所有使用被盗信用卡进行的交易,暂停对涉嫌交易的货物发货,并向甲方提供加盖公章的详尽信息,涵盖订单编号、交易日期、交易金额、购买商品详情、送货地址等内容;对于尚未发货的盗卡交易,还需主动向持卡人退还款项。”

第三方支付公司回应:依法配合银行调查

记者联系了环迅支付公司这一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方工作人员透露,支付平台目前已被暂停使用,后续几笔交易需由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其中,涉及4笔共计元的交易是通过中国银行信用卡完成的,目前这笔款项已被冻结在支付平台公司账户中,另外三笔交易银行仍在核实中。工作人员还表示,他们已向商户提醒“今晚预订明日航班”的交易可能存在风险。

支付平台第三方平台_机票代购网站资金冻结_第三方支付平台冻结资金争议

对于肖先生所表现出的困惑,该环迅支付公司的员工表示,这完全是依照规定行事,他们自身也无可奈何。

不久之后,环迅支付市场部门的负责人仲捷闻再次拨通了记者的电话,对这一案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释。

仲捷闻指出,我们当初为何要率先向商家发放调查问卷,原因在于公司拥有一套风险控制模型。当时正是东莞这家企业的交易额急剧上升,即交易额骤增,于是我们向该企业发送了关于交易风险的警示信件。随后,我们还与部分持卡人进行了沟通,目的是核实交易情况。在进行此类交易服务时,必须对支付过程中的身份进行核实,否则极易引发盗卡或安全隐患。

目前,部分款项已确认退回至卡主账户,而另一部分则暂被冻结,银行调查仍在进行。然而,肖先生的机票代购平台已遭受损失。回顾此事,肖先生深感有必要警示同业警惕此类问题,并设法填补漏洞,以防骗子有机可乘。

此外,肖先生依旧坚持,金融机构内部存在某些管理上的不足,这才导致了最终的这一状况,这一点银行同样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专家:银行及支付服务机构无权冻结资金

银行卡被非法使用通常是由于持卡人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资金被窃取,然而此例中情况略有不同,盗刷事件发生后,犯罪分子利用这笔钱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一家机票预订网站上购买了众多机票,经核实,这些购买者并非实际乘机者。试图事后追踪购票者,却发现已无法与他们取得联系。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已联手实施行动,对购票资金进行了冻结。其中一部分款项已退还至持卡人账户。然而,这一处理结果并未令所有相关方满意。正如机票销售网站负责人肖先生所言:“我们遵循常规交易流程,售出机票并收取款项,为何要冻结我们的资金?”

支付平台第三方平台_机票代购网站资金冻结_第三方支付平台冻结资金争议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的专家委员赵占领提出,对于冻结资金这一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考量。首先,诸如《银行卡收单管理办法》等行业监管法规,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管理措施,通常都对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设定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一旦出现欺诈或犯罪行为,相关机构便有权采取冻结资金等措施。此外,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与合作伙伴之间亦存在契约联结,通常还会规定,例如在特定情形下,支付机构有权对商家的资金实施临时锁定。在这起案件里,嫌疑人非法划走了持卡人的资金。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接到举报和投诉后,已对相关资金实施了临时冻结,以维护持卡人的权益。从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角度来看,这一做法并无不妥。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保障商户的权益?商户是否存在过错?是否还有其他机制可以用来保护商户的利益?

肖先生的网站与第三方交易平台曾签订一项协议,协议中明确指出:肖先生的购票网站作为乙方,需与甲方即第三方支付平台及相关方,如银行或公安部门,紧密协作,针对信用卡盗窃的调查工作,迅速采取行动,冻结所有涉及盗用信用卡的交易,暂停涉案商品的发货,并向甲方提供加盖公章的详细盗窃银行卡交易信息,内容涵盖订单编号、交易日期、交易金额、购买商品详情、送货地址等;对于尚未发货的盗卡交易,还需主动向持卡人退款。肖先生觉得,这类规定实为强加于人的不公平条款。他先前并未深究,只因未曾遭遇类似情况。然而,事情发生之后,他重新审视该条款,发现其中诸多不妥之处。

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的郑传锴律师指出,在我国境内,唯有刑事侦查部门和司法机关才有权对资金进行查封、扣押或冻结。

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实施冻结资金的举措,对于肖先生所经营的机票代购网站而言,面临的问题应如何解决?郑传锴提出,商户权益关乎社会交易的安全,若商户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交易活动将无人愿意参与,市场经济亦难以维持。而保护持卡人权益的关键,则在于银行对资金安全的维护。某些金融机构提供现金赔偿服务,然而,部分银行过于重视资金利益,或许会损害特定商户的权益,以保障持卡人的利益。在我看来,这样的行为既不恰当,也违反了法律规定。

实际上,肖先生也指出,他本人确实疏忽大意了。按照常规,面对如此大额订单,理应要求购票者提供相关身份凭证,以确认其身份后方可进行交易。然而,我们发现,他在3月5日完成交易后,直到3月6日才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提醒下才想起核实对方身份,然而此时购票者已经无法联系。郑传锴认为,商户应当首先报警,随后再追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责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