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逗拍这个运营接近十年的短视频平台正式宣布,其服务将于本年6月底正式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逗拍作为国内较早涉足短视频领域的平台,在上线初期便迅速崛起,多次荣登APP总榜首位。然而,近年来,其核心用户群体逐渐转向中老年用户,公司也凭借高额的会员费保持了盈利状态。但鉴于运营策略的调整,最终公司还是做出了停止运营的决定。
运营近十年
将于6月底停服
5月22日,逗拍官方网站公布了一则停服通知,指出由于对运营策略进行了调整,公司决定从6月30日起正式终止运营和提供相关服务。
逗拍运营团队明确指出,一旦逗拍服务终止,客服通道将同步关闭。对于用户手中尚未使用的金币和会员权益,必须在6月30日之前通过应用内或公众号与客服取得联系进行处理。若用户未在此规定时间内进行联系和处理,将自动丧失相关权益。
公开信息显示,逗拍是一款专门用于短视频创作的应用程序,它源自于名为99MV的前身,该平台原本是一个提供在线DIY视频制作服务的网站。该软件背后的运营实体是深圳市闪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实际控制人都是严华培先生。
2014年12月,逗拍APP正式与公众见面,随后凭借其独特的恶搞视频迅速走红。据相关资料显示,短短三个月内,该APP便吸引了1500万用户,并且两次荣登APP总榜的榜首位置。在国际市场上,逗拍同样表现出色,2015年10月和2016年2月,它分别在越南和印尼地区的APP总榜上位居第一。2016年11月,逗拍荣幸地被纳入“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的“中国文娱创新企业榜”。
尽管大头恶搞视频等在起初主要吸引的是年轻人,然而自2019年起,逗拍已经开始逐渐转向,开始吸引中老年人群。据相关报道,在2020年,逗拍软件的创始人严华培透露,2019年逗拍软件的日下载量大约在一两百万左右,其中不乏众多中老年用户。与此同时,逗拍软件的核心定位也在逐步转变,开始聚焦于中老年群体。当时,逗拍APP的中老年用户月活跃度大约为500万。此外,公司也开始从单一的工具性质,向中老年社区的方向发展。严华培进一步透露,鉴于会员每年需缴纳198元的逗拍会费,公司在过去两年间持续实现了盈利。
天眼查APP的资料显示,逗拍在发展初期仅完成了两次融资活动,分别是在2014年8月和2018年8月,那时它先后吸引了天使湾创投和创新工场的投资。
短视频用户规模突破十亿
“抖快”遥遥领先
我国短视频用户数量持续上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数量已突破十亿,达到10.12亿;较2021年12月增加了7770万,占全国网民总数的94.8%。同时,自2018年以来,短视频的使用率也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在短视频领域,目前的竞争态势较为稳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抖音和快手稳居领先地位;而西瓜视频、好看视频、抖音火山版以及腾讯微视紧随其后,构成了第二梯队;随刻、波波视频、快手极速版和美拍等则分布在第三梯队。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抖音和快手作为短视频领域的领军平台,用户基数依然保持显著优势。据公开资料,截至2022年11月,抖音的用户总数已接近8.42亿,其中日活跃用户超过7亿;快手在2022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6.13亿,而最新的一季度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其平均月活跃用户数攀升至6.5亿,预估将达到6.4亿。
近年来,抖音与快手在细分市场领域深耕细作,逐渐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实力。例如,快手接连获得北京冬奥会、2021美洲杯、NBA等重大体育赛事的直播、视频点播以及短视频版权,逐步构建起“短视频与体育”的生态体系;而抖音则持续加大在音乐领域的投入。
从派系竞争的角度观察,当前市场上的短视频平台派别众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短视频行业的主要派别包括: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系别、腾讯旗下的系别、快手所属的系别、百度的系别、新浪的系别、美图的系别、B站的系别、阿里的系别以及网易的系别等。
各派系短视频中,众多作品依托于庞大的互联网巨头,然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亦提到,尽管近期有其他互联网巨头试图踏入短视频市场,却无一成功撼动“两强”的市场地位,这种状况实际上对潜在的竞争者起到了一定的“阻吓”作用。
然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短视频平台带来的丰厚流量收益,依然是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核心要素。例如,美团近年来正加速推进短视频业务的布局,2021年,美团便与快手达成了深度合作,近期其应用程序在若干城市推出了短视频功能“看视频”,用户在浏览视频并达到一定观看时长和数量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奖励。美团招聘官方网站上目前发布了超过一百个与短视频业务相关的职位空缺,涵盖了运营、算法、产品经理以及营销投放等多个岗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抖音推出了自家的外卖服务。实际上,抖音和快手凭借其流量优势不断涉足其他领域,对于互联网行业,尤其是那些垂直领域的头部企业而言,在短视频领域进行布局,挑战“双雄”的市场格局固然重要,但维护现有的市场份额或许才是更为关键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