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这个团体并不难。 只要你忍心看别人分享的“我一个人喝尿就醉了”的视频,然后声称自己相信尿疗法,就可以证明自己是同伙中的一员。 只要你不说冷言冷语,没有人会找你的麻烦。
我在群里潜伏了几天,每天看着群里的成员分享喝尿的技巧和视频,而几个管理员则负责普及尿疗知识。 这几天我也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尿疗的好处大多是主观的,我还没有看到任何成功治愈某些疾病的案例。 首先,喝尿是一种“生物反馈疗法”,有点像基于意念的诊断和治疗,所以是“预防而非治疗”。 其次,一旦躺在病床上,就很难有机会偷偷喝尿了。
有些人坚信,喝了尿液后,身体衰老速度明显减慢,或者晨练时不再出汗。 但也有人表示,喝尿时感觉吞咽困难,喉咙痛。 一旦有人出现身体不适,比如干呕,就会有人提出建议,比如切点姜沫? 为了防止该团体被当场解散,团长陈先生多次警告:“不要拍小便的场面,大家都相信。”
在组的最后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小插曲。 一位年轻尿疗爱好者的母亲发现了儿子的秘密,在群里发语音称群主是邪教头目,并愤怒退群。
意识到后,群里的成员也轮流发语音反击,用各种方言向这位昔日尿友的父母打招呼,即使对方已经不在群里了。 这很有趣:小组成员坚信喝尿可以包治百病,但如果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就会引起激烈的围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和陈叔叔聊天的时候,他并不同意我的判断。 在他看来,群内成员之所以反应激烈,是因为质疑者都是来看笑话的“异教徒”。 曾经是尿疗骨干的刘奶奶上个月无奈退群,因为有人把群截图发给了女儿。
团名重磅来袭,优生优育
团体成员25人
7名活跃小组成员
预防和惩治近亲结婚的职能
把我拉进这个组的震涛,就是一个标准的“凤凰男”。 两姐妹和一个兄弟都在镇上谋生,而他却是唯一一个尽管英语很差却能进入微信站稳脚跟的人。 为了避免地理黑暗的问题,我们把他的家乡隐藏在这里。
每次回老家都要乘坐两种交通工具,到了还要乘坐机动三轮车半个小时。 如果不是五年前建了这座桥,我夏天可能就得去划皮划艇了。 今天还是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宗族联姻。
在当地人心中,宗族联姻堪称“佳音不流外人田”。 尤其是表兄弟姐妹结婚,在当地被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 先是上法庭,再是要孩子,最后又想方设法与当地民政局打通。 至于这个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遗传病,天知道。 负责监管这一现象的计划生育官员显然是这种不正常组合的最大障碍。
按理说,近亲结婚不应该由计生办公室监管,但“身兼多职”却是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一项必备技能。 他们在各自的村子里都是不受欢迎的人,家里的窗户被砸碎的事时有发生。 这个小组的创始人是该镇计生办副主任,小组成员是各村的计生人员,还有一些飞出去的大学生。 执行中遇到困难时,计生人员会向知识分子寻求建议,而振涛就是“智库”的骨干。
得知表弟在发喜帖时会刻意避开计划生育官员,振涛提出了“线人模式”,得到了一致好评。 以他所在村为例,一旦举报得到证实,无论是否成功阻止了事实婚姻的发生,举报人都将获得300元现金奖励。
其实,很多年前,每个村庄都出现了宣传栏,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普及法律。 栏目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典故:南宋大诗人陆游与表弟唐琬结婚,最终却难逃被生母分开的命运。 卢妈妈的头顶上,挂着“普及优生优生法则第一人”四个字。
由于监管力度加大,今年近亲结婚问题明显减少,但高彩礼现象开始爆发。 还没来得及休息,计生人员又忙碌起来。 新风暴出现,改团名再战!
群明灵尊灵堂今天单身吗?
400名团体成员
70 名活跃小组成员
功能:帮助单亲父母寻找伴侣
也许是因为各种空巢老人的悲惨消息,以前的同事仔仔总觉得丧偶的父亲很可怜。 当他在梦中回到家时,十有八九会在微信消息下看到坐在村里的老人。 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加入了一个单亲相亲团,希望为自己找到一个继母。
虽然老年人不用担心“今年去谁家过年”,但这个年龄段的人对于问题根源的认识很强,说出来就有点骗人了“距离不是问题”。 于是仔仔加了一个本地群,坐标就在家乡微信上。 但当你点击群成员的头像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坐标大多不在微信本地,而是在微信、微信、微信等一二线城市。
每个人的群昵称都要加上“嫁爹”或者“嫁娘”。 大家日常交流的内容就是两位长辈的个人情况以及自己对空巢老人的自责。 不过,据我观察,孩子或多或少都是一厢情愿的。 群体里普遍的情况是,孩子们对继父继母非常满意,但老人却根本不愿意见面。 网友“伯爵”的父亲对儿子说:“该做的就做吧,如果我想和一个人在一起,我早就这么做了。”
我们的父母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孤独。 他们下棋、跳舞、打麻将。 只要缘分到来,没有什么能阻止你们在黄昏时相爱。 当然,这些日常娱乐项目无法取代家人的陪伴。 但如果因为抽不出时间回家就想把自己喜欢的都给老人,那就真的有点过分了。 爱情的事情不需要第三者插手。 孩子们最要做的就是提防婚姻诈骗的故事。
群里热闹热闹,但没有牵手的成功案例。 让人感觉很神奇,但有的小组成员在交流父母的事情时互相看了一眼,又悄悄地走到了一起。 据仔仔介绍,甚至有男经理打着为父母求婚的幌子,与女团成员频繁接触,公然发生婚外情。 最终,他没能为生母找到合适的丈夫,便离家出走。
让我们在余生中将团体名称作为个人使用。
团体成员70人
50 名活跃小组成员
它的作用是拯救实验中死亡的小动物
临床医学研究生蔡宝宝表示,每个学生都练就了一颗坚强的心脏。 比如,刚进学校,面对“普通老师”,我会心烦意乱,两天吃不下饭。 但现在,我的心里除了敬畏之情,再也没有任何波澜。 然而,当面对被脖子勒死的实验动物时,你的内心难免会感到一阵刺痛。 毕竟,你要亲手结束一条鲜活的生命。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学校论坛认识了一位为实验动物做事的师妹。 受此启发,蔡宝宝和室友成立了小动物超级群。 主要服务对象是实验用的蟾蜍、小白鼠和兔子。 她每次为了学业而杀戮,都要在群里念经,势不可挡。
起初,团体里主要的救度方法是念诵《大悲咒》或《地藏经》。 随后,他们在专业佛教修行者的指导下,开始念诵专业救度咒——《六道金刚咒》。 整篇文章只有一句话:“哇哈哈夏大人”。 念诵七遍,就能完成消灾救难的任务。 发音简单,威力超群,让实验动物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极致的极乐。
集团成立一个月后,集团经历了一次人员大扩充。 其他专业的学生闻讯赶来,主要是同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 他们做毕业设计时,每人一次要杀死几十只老鼠,这是典型的“血债”。 一些女孩因为无法接受如此严重的生活剥夺,在考研期间果断逃离原来的专业,成为“不能吃兔子”的可爱小女孩。
而这个群体对于心魔挥之不去的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的曙光。 所以,在修行救度知识的时候,每个人都显得极其虔诚。 他们一度因心理负担而抑郁。 学会念超度咒后,他们的精神状态普遍好转。 食物味道更好了,头发更浓密了,割动脉的手也不再颤抖了。 所以在蔡宝宝看来,我们表面上是在救他们,实际上是在救我们自己。
团名:我要成仙,幸福满天下
100名团体成员
27名活跃小组成员
“神功”实践经验功能交流
这个群的创始人是来自山东微信的肖肖。 他无意中从孔子旧书网找到了一本《剑飞》,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成仙之路。 经过一番研究,虽然达不到空中飞行的高度,但行走的速度却明显比以前快了。
为了尽快实现“夜行八百,日行千”,他还学习了以野史为依据的“神步法”。 腿上绑两个小沙袋,然后念一句《魔咒》就可以获得冲刺增益。 至于效果,用萧萧的话说:“练功后,我走路快如飞。” 我一直跑步去上班,甚至卖掉了我的摩托车。”
群里的积极分子大多都和萧萧一样,至少修炼着一种失传已久的法术:蛤蟆功、一指禅、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一群人装作一头雾水。假装明白。 他坚信自己就是《数码宝贝》中被选中的孩子,或者是骨子里独一无二的武术神童。 小组成员偶尔会举办视频比赛。 曾经有两个铁头修炼者互相不满,开始在网上打砖头。 人群欢呼雀跃,红包齐飞,街道一时间空无一人。
而且这个修炼团体的氛围非常包容、开放。 他们不仅拥有各种中国传统魔法技艺,有些人甚至还在霍格沃茨上函授课程。 晶晶说,她在上网时认识了格兰芬多招生的班主任,并通过视频完成了云录取。 她目前正在上第一学期的理论课程,看来一毕业,对方就会给她带来一根带有猫头鹰的魔杖。
有修行者的地方,就有大师。 玄明子是一个非常神秘的群友,或者说是道友。 群内弟子十余人,在线传授各种道家秘法,如孔明拳、先天功夫、太极剑法等。 日常就是分享各种口诀和心法。 如果有人求教,弟子们都会统一写上:“如果想成为入门弟子,请与师父私聊。” 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就哈哈大笑,心想:为什么他们看起来像一群丧尸呢? 但转念一想,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丧尸呢?
你不敢说出团名,但我替你爱他们
100名团体成员
35名活跃小组成员
功能性模仿偶像恋爱,畅谈世界充满爱
我见过很多追星团,但这绝对是最幸福的一个。
真粉丝一直在担心偶像的终身大事,并帮助他们在业内找到了很多般配的CP。 然而“男儿无情,妾无心”,小粉丝们再担心也是没有用的。 心急如焚的他们来到这个神奇的微信群,公然进行代嫁征婚。
进团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团体昵称改成“地名+偶像名”的格式,比如“西安林俊杰”、“微信古力娜扎”。 然后你就可以模仿偶像的身份和语气,和群里的其他异性明星相处。 为了增加诚意,模仿者的言行必须与偶像的言行一致。 比如黄子韬聊天时必须频繁使用表情包,而林志玲则必须用甜美的声音说话。
既然是相亲团体,如果偶像已经结婚了,就不要干涉。 第一次进去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经验。 我自称“五道口刘德华”,一打招呼就被赶了出来。 转粉林更新后,情况好多了,运气也接连不断。 在这里呆久了,确实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恍惚间,你真以为自己是一个“拍戏不断,无暇恋爱”的大明星。
这群人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粉丝的反感太强烈了。 约会的根本意义似乎就是打开粉丝的遗憾和心结。 比如,团里最甜蜜的情侣就是“回龙观胡歌”和“望京刘亦菲”。 宝宝整天尖叫,让人欲罢不能。
更让我疑惑的是,两个人聊天的语气略显阴阳。 仔细询问,原来群里的老胡是个女性,而神仙姐姐居然是个男性。 回头一看,确实是对的。 毕竟偶像粉丝一直以异性居多。
据称,两人因戏相恋,上个月确认了恋情。 目前女孩正准备辞职与爱人团聚,预计未来两天将成为“望京胡歌”。 偶像没能走到一起,粉丝却成了情侣,也算是这个奇怪组合的功劳了。
团体名称:中国传统历法自救团
团体成员80人
35名活跃小组成员
庆祝每个节气的活动
这是一个神秘的小组织,每半个月活动一次,一年总共二十四次。 他们自称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所以必须认真对待祖先规定的每一个节日。 这些节日无非是二十四节气。
群体内部不存在南北文化差异,只有意识形态差异。 这些节气的信徒大致分为两大类:保守派和西化派。 比如春分这天,有的人一下午都在家下鸡蛋,有的人则去田里摘野苋菜。 这些都是传统春分习俗的支持者。 但也有一些先锋玩家不想被繁文缛节束缚,在这一天搞行为艺术,比如和女朋友分手。
虽然有的团员已经到了秃顶的年龄,但他们依然拥有一颗童心。 为了增加节日的仪式感,可爱的它们甚至会提前收集材料,保存起来在节日当天分享。 比如惊蛰这天,很多群友都会分享雷滚滚的视频,因为惊蛰的本义是“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小众生,被春雷惊醒”。 为了配合节目的效果,没有准备雷暴视频的同学们只好模仿群里小动物的叫声,比如“哞……”“嘎嘎嘎”“小鸡叽叽喳喳”“叔叔,我们来玩吧” !”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没什么营养成分的聊天群,每次活跃起来都需要长达两周的冷却期。 但每次相信这些节气的粉丝苦苦等待半个月,终于聚在一起过节,“大海有知音,四海为邻”的温馨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即使你没有那么多感觉,保留它作为提醒也是很好的。 所以截至发稿之日,我仍然潜伏在这个群里。
团名:我们都是五星级小标兵
37名团体成员
31名活跃小组成员
功能重拾儿时发出移动危险信号的快感
当我冒充李超编辑去学校的时候,学校里还没有进步之星、文明之星、阳光淼淼之类的轻浮称号。 每次获得证书的都是少数好学生。 超哥夜战多次,仍叫不出名字。 这段经历给他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心理创伤,以至于他的QQ签名至今仍是火星版的“有些人即使有梦想也做不到”。
或许是因为执念之深,李超突然突发奇想,决定在亲友中启动“流浪红旗”项目。 这个玩法的具体流程非常简单。 A组的成员邮寄一些东西给B组的成员,后者必须把它挂在客厅的墙上一周,或者把自己的头像换成这个东西。 每当我们谈论起这件事时,我们都不得不拼命地赞美它。 一周后,该物品属于 B。B 将选择另一个物品并将其邮寄给下一个小组成员。
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 是的,这就是小学的流动红旗,由老师的心腹守护着。 从未获得过证书的超哥不再满足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发出动人的红旗,他才能获得足够的满足。 活动第一天,他就给发小星邮寄了一件泛黄的旧T恤。
从收到货的那一刻起,星星就用了各种他能想到的赞美。 当他称赞看到脸上的衣服、余香缭绕、梦回从前之类的东西时,李超感到有些尴尬。 但七日一到,星星就会开始直播,然后烧掉。
但并不是群里的每个人都愿意在客厅挂一件奇怪的东西,或者把它改成头像。 所以,李超也给那些确实有隐情的朋友留了一条后路:如果不能接受移动红旗的测试,就得报销邮费,并在群里发88.88元的红包作为惩罚。 。
从那时起,群里飘扬的红旗就变得越来越怪异,怪异得连赞美都不敢恭维。 李超本来以为开光袈裟和《咒怨2》的海报就够了。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双臭袜子……因为这个狡猾的举动,李超辛苦了两个月才抢到红包,一下子就全部折进去了。
编辑=李朝文=晓彤
图=阿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