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生态的互联互通迈出新步伐。 近日有消息称,淘宝已开始内测使用微信支付进行支付,但该功能目前仅对部分用户开放,且仅支持部分产品。 第一财经记者在淘宝订单支付页面并未发现相关功能。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测试是双方互联互通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告诉记者,此举是支付互联互通的重要进展。 对于淘宝上的商家和用户来说,多了一个额外的支付选项,这对于降低商家运营成本、提高用户体验是有利的。 但也应该看到,互联不仅仅是两个巨头之间的事情,其出发点应该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淘宝测试微信支付
支付方式方面,根据网上披露的截图,淘宝此次测试微信支付主要是在微信上增加了“扫微信二维码支付”和“去微信找朋友帮我支付”两个选项。淘宝订单页面; 相比之下,未参与内测的用户的订单界面中,只有“支付宝支付”、“花呗分期”、“请朋友帮忙支付”、“找零”等选项。
具体来说,与传统的访问或跳转方式不同,据悉,“微信扫码支付”是在订单提交界面。 用户需要通过淘宝给出的二维码进行微信支付。 用户必须首先截取屏幕截图并保存。 微信支付码,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完成支付; 另外,“微信请好友帮我付款”是指将付款链接发送给微信好友进行付款。
“这其实相当于让一个陌生人帮你付款。淘宝生成一个微信支付码,用户扫码使用微信支付进行支付;或者淘宝帮他找人代下订单,然后要求微信上的熟人付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悉,淘宝使用微信支付的功能目前仅对部分用户开放,且仅支持部分产品。 截至发稿,记者打开淘宝订单支付页面,发现没有扫微信码支付的入口; 不过,在“请好友帮忙付款”的方式中,记者注意到,可以复制付款链接并发送给微信和QQ好友,对方可以直接在微信上打开该链接进行付款。
“这是支付互联互通的重要进展。” 王鹏博告诉记者,“腾讯的产品可以进入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微信支付也扩展到了以前无法想象的电子商务场景。” 此外,淘宝商家和用户多了一个支付选项,有利于降低商家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也为行业进一步互联互通树立了良好典范。
据悉,在淘宝测试微信支付之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菜菜就已经添加了请好友通过微信支付的支付功能,进一步丰富淘菜菜的支付渠道,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可以看到,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平台都在做出很多探索和尝试。
2024年8月,外媒报道称,腾讯和阿里巴巴正在制定互操作计划。 腾讯将允许阿里巴巴使用微信上的电商信息,阿里巴巴将把腾讯的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天猫; 2024年9月,阿里巴巴旗下Lime、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骑等饿了么App均已接入微信支付; 同时,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申请集成微信支付,正在等待微信审核。 记者尝试通过饿了么订餐,发现支付界面出现了“微信支付”选项。
互操作性持续推进
互联互通可以说是近年来支付领域的一大趋势。 央行2024年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4-2024年)》,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技术标准,打破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的条码识别和商人。 互相识别并扫描。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条码支付以其低成本、高便利性等特点,极大拓宽了商户受理范围,改善了公众的消费体验。 现已成为大众日常小额支付方式。 保费支付场景中重要的支付方式。 然而,一些市场参与者通过自己的条码标准设置了竞争壁垒。 在用户端,移动应用程序和商户代码往往无法相互识别和扫描。 统一国内条码支付标准的紧迫性逐渐显现。
业内的共识是,对于市场上众多的二维码支付来说,互联互通将为商户和用户的支付结算提供极大便利,帮助商户降低多种支付渠道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 社会交易成本。
在此背景下,支付领域互联动作频繁,尤其是几大巨头之间的“破壁”,引发市场关注。 去年8月,接入手机淘宝App结算后,银联与微信支付实现了联动。 用户可通过银联App“扫一扫”功能扫描微信个人支付码进行支付。 这被认为是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一大进步。
事实上,去年11月,淘宝链接可以直接在微信中打开,无需复制“淘宝密码”,这也被视为双方生态互联的重要一步。
王鹏博认为,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互联互通并没有太多技术难度。 主要的难点可能在于不同场景下的收入分配,以及两大集团如何通过互联互通逐步将各自构建的商业生态进一步融合。 在他看来,支付平台可以利用渠道互联的机会,整合更多外部资源、场景和服务商,打造更加去中心化的开放平台,为有需求的商户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和流量支持。 ,帮助商户进行数字化升级。 目前,蚂蚁和阿里巴巴在技术支持和SaaS服务方面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