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竟然将微信的搜索功能这一宝贵通道向搜狗敞开,这曾一度成为搜狗公司上市时最大的憧憬与期待。
2017年11月9日,搜狗公司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其股票发行价为每股13美元,开盘时股价为每股13.25美元,市值一度达到51亿美元。
张朝阳与王小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展现出昂扬的斗志,共同擘画着搜狗的宏伟蓝图。他们同时致力于搜索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领域,使得搜狗犹如一个微型版的百度。
然而,经过三年的时光流转,搜狗公司依旧未能开辟除搜索业务以外的其他盈利途径,其股价亦持续走低,与峰值相比,市值已经缩水接近百分之八十。
2020年的第一季度,搜狗的营收同比增长率降至1.58%,营收总额达到了2.57亿美元;与此同时,搜狗公司的净利润亏损额为3161.6万美元,这一数字相较于前一年的同期亏损385万美元,同比增加了721.2%。
营收增长几乎停止的原因,主要应归因于公司主要业务,即搜索及其相关领域收入的增长也几乎陷入停滞。
财报揭示,搜狗的搜索业务及其相关领域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达到了16.58亿元,但这一增长幅度仅为1%,与去年同期的数据相差无几。具体来看,这一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点击付费服务的提升,而以点击付费为支撑的搜索服务已占据搜索及相关收入中的九成以上。
这表明搜狗公司的主要业务,即搜索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已经步入了发展的稳定阶段,其增长潜力已经大致确定,未来要想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将变得十分困难。
此外,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搜狗的其他收入达到了1.38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而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搜狗积极推动的AI业务的快速发展。根据财报的说明,这种收入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智能硬件产品的销售额有所上升。
“3Q大战”之后,360渐渐失落
中国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市场,除了搜狗,还有一个360。
周鸿祎,这位以3721软件起家的人物,在雅虎中国的任职期间,对搜索领域产生了深厚的情感。雅虎中国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周鸿祎毅然决然地投身创业,创立了360公司,专注于网络安全领域。他通过推出免费的杀毒软件迅速赢得了市场认可,紧接着又通过360安全卫士、360安全浏览器等系列产品,实现了公司的增值和收益增长。
360和搜狗在搜索市场的晋级之路颇为相似,皆是曲线救国。
2012年,360公司踏入搜索引擎领域,其浏览器在市场份额上的排名迅速攀升至第二位,占比高达21.88%,相比之下,搜狗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仅为5.89%。
凭借在浏览器及网址导航领域的市场份额优势,360搜索迅速打开了市场局面。据2012年12月发布的数据揭示,彼时我国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中,百度以65.7%的份额位居首位,360以8.7%的份额紧随其后,位居第二,而搜狗则以6.2%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三。
然而,由于对现有流量的过度依赖,360搜索的增速迅速遇到了障碍。与此同时,在新兴的移动互联网领域,百度和腾讯联手对360发起了联合攻势。
3Q大战落幕,腾讯与百度联手展开了对360竞争对手的大力支持。搜索领域,360面临百度、腾讯搜狗以及阿里UC的联合围攻;而在移动应用分发领域,360则遭受了百度通过收购91以及微信与应用宝的联手打压。
在移动领域,360的发展遭遇重重困难,因此周鸿祎灵机一动,提出了推出定制手机的独特策略。
周鸿祎实际上很早就察觉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潜在商机,早在2011年,360便推出了社交产品“口信”;2012年,当李彦宏还在踌躇不决,腾讯正致力于打造手机浏览器之际,周鸿祎便着手开发手机助手——那时,应用商店的模式尚未被众人所认识。
2012年,周鸿祎开启了自己的智能手机生涯。
周鸿祎起初寻求与华为建立合作关系,他提出以不涉足硬件制造为前提,双方共同打造专属机型。据悉,360曾与华为就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然而在合作即将成行之际,却因华为内部决策的变动而遭拒。
在与华为进行谈判之际,360急切地与TCL携手推出了定制机型AK47,随后在与华为关系破裂之后,又接连与海尔、夏新、优思、青橙以及创智成等品牌达成了合作。
合作方品质的下滑导致特供机的用户满意度持续降低。据悉,360与TCL联手推出的特供机市场表现不佳,销量仅达1万部;而海尔与夏新的特供机表现稍好,销量分别为6万部和5万部。
2013年,周鸿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搜索领域,然而在尝试收购搜狗未能如愿后,2014年,他的关注点转向了智能手机市场。
周鸿祎从特供机的失败中汲取了宝贵教训,因此这次他决定与硬件制造商携手。360公司先后投入4.54亿美元资金,与酷派共同创立了合资企业奇酷,其中360持有49.5%的股份,而酷派则持有剩余的50.5%。
然而奇酷的发展也并未按照360的设想。
2015年6月,酷派集团对外发布消息,透露其董事会已接到控股股东的通知,计划将18%的股份出售给乐视网旗下的企业。该笔交易达成后,乐视网投入21.8亿元资金成为酷派集团的新股东,进而跃居为酷派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于是就有了周鸿祎的那条朋友圈。
2016年之前,360公司历经波折,终于妥善解决了与酷派之间的纠葛。随后,奇酷与大神两大品牌实现合并,并正式启用360品牌标识,“跟随周总南下投身手机行业”的传奇故事再次上演。
自2018年8月21日360智能手机系列问世以来,该品牌便未曾推出过任何新款产品。与此同时,360手机的官方微博以及总裁李开新的个人微博,也已许久未曾发布过新内容。
至于360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成就,可以说是一番意外之喜,如同无意中插下的柳枝,最终却枝繁叶茂。实际上,智能硬件已成为360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根据财务报告,2019年的收入达到了16.8亿元,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5.2%。
历经辗转曲折至2019年,360重拾昔日主业——专注于安全领域。当年,360公司正式推出政企安全3.0战略,标志着其正式进军政企市场。
2019年,360公司的安全及其他收入达到了4.7亿元,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5.15%。在此期间,安全业务和智能硬件业务依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而互联网广告业务和增至服务则分别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同比减少。
然而,与搜狗形成对比的是,360在2018年通过借壳方式重返A股市场,其市值一度攀升至4441亿元,相较于私有化时期的93亿美元市值,实现了近乎700%的显著增长。
然而,360的股价此后持续下滑,目前价格已降至不到20元,其市值损失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搜索引擎的新江湖
随着内容战火席卷至各个领域,一度被视为陈旧的事物——搜索引擎,再度显现出其重要性,成为连接整个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纽带。
不是搜索引擎企业将搜狗和360从竞争行列中淘汰,而是字节跳动和微信,前者凭借其算法优势脱颖而出,后者则在社交领域独占鳌头。
在崭新的牌局中,百度仍旧是众人争相挑战的目标。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百度依然牢牢掌握着搜索领域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百度、字节跳动、微信正聚焦于内容领域,展开了一场为争夺下一个十年搜索引擎霸主地位的激烈角逐。
头条搜索隆重推出,同时字节跳动公司对互动百科的收购动作也备受瞩目,这充分体现了其勃勃雄心。与此同时,微信的发展步伐相对稳健,但至今微信的搜索功能仍缺乏传统搜索引擎所具备的高级搜索特性。
外界窥见微信搜索的野心还是从搜狗处得知。
搜狗在2019年的三季度财报中公布,其续约成为微信首选的第三方搜索服务提供商。这一决定与2013年搜狗和腾讯达成战略合作的协议有所不同,微信已经摆脱了当初协议的束缚,现在可以自主开展搜索服务业务。
字节跳动与微信的搜索策略持续对搜狗和360的生存领域施加压力。
据字母榜自媒体披露,自今年二月起,小米浏览器已将头条搜索设定为默认的搜索引擎。此外,依据最新统计信息,截至2020年三月,小米MIUI的月活跃用户数已攀升至3.3亿,这一数字显得尤为可观。
搜狗在其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中透露,目前其流量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其中30%来自公司自有的渠道,35%来自腾讯,另外35%则是通过购买获得。然而,搜狗自有的流量渠道和腾讯流量的缩减,预示着其流量获取的成本将会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搜狗的流量主要来源于QQ移动浏览应用,而微信渠道的流量相对较少。此外,面对头条搜索的强势进攻,搜狗在未来的流量购买(手机预装)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搜索市场正逐步构建一种新兴的双引擎模式,这一模式融合了搜索与信息流两大功能。百度已成功实践这一双引擎体系,而今日头条亦在努力跟进,腾讯亦表现出浓厚兴趣。
搜狗与360未能把握住信息流领域的发展机遇,这或许正是它们选择退场的核心因素之一。
特别是对于搜狗而言,腾讯在升级其信息流品牌“腾讯看点”之后,双方在业务上产生了相互制约的关系。
王小川与周鸿祎堪称互联网界的资深人士,曾于搜索引擎领域内独领风骚,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和世事变迁,他们亦需设定新的追求与方向。
王小川性格内向,鲜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动态,通常每月仅更新几条微博。然而,他与周鸿祎的做法相同,均亲自撰写微博内容,并未委托公关团队代笔。
浏览他们的微博内容,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王小川和周鸿祎现在经常为自家的智能硬件产品做宣传和推广。
王小川将赌注押在了人工智能领域,而周鸿祎则聚焦于物联网。在搜索界的两位曾经的风云人物,如今各自找到了新的追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