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的自然地貌、气候条件、国土情况及行政区划介绍

2025-06-30
来源:万象资讯

云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及临沧市东北部,具体位于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的南部地带。该区域地貌以深度切割的中山宽谷和峡谷为主,山脉隶属于滇西横断山系碧罗雪山南部延伸的支脉,是雪山和老别山的一部分。山脉走向大致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地势特征为东西两侧较高,中部略低,整体高差达到2350米。该地区位于低纬度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暖温带季风气候,其年降水量平均达到1367.2毫米。高山、河谷以及热坝等地貌特征共同造就了独特的立体气候,呈现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云县自然地貌气候_云县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宗教_云县网站建设优化推广

该县地域辽阔,总面积达3760平方公里,下辖七个镇和五个乡,具体包括爱华镇、漫湾镇、大朝山西镇、涌宝镇、茂兰镇、幸福镇、大寨镇、晓街乡、茶房乡、忙怀彝族布朗族乡、后箐彝族乡以及栗树彝族傣族乡。全县共有194个村(社区)和2235个村民小组。该区域占地面积包括耕地、园地、草地等,总面积达公顷;同时,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也占据了一定比例,总计公顷。此外,还有公顷的其他土地。

全县共有46.43万人口,其中以彝族为主体,还有22个少数民族与之共居,汉族之外,彝族、傣族、白族、布朗族、拉祜族人数众多。信仰方面,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并行不悖,同时设有佛教协会、道教协会和伊斯兰教协会等三个宗教组织。

云县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宗教_云县网站建设优化推广_云县自然地貌气候

云县作为澜沧江流域水资源开发的关键节点,我国已在此地成功建设了漫湾和大朝山两座重要水电站。境内河流众多,总计达134条,水资源储备量高达18.31亿立方米。这些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流域。其中,澜沧江流域的径流面积达到297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近79%;而怒江流域的总面积则为78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1%。澜沧江自北而来,蜿蜒穿行于云县三镇三乡之间,其全长达176.5公里,沿途接纳了罗扎河、拿鱼河、勐麻河等多条河流的汇入。

云县澜沧江流域位于我国关键的“三江”成矿带,境内已探明的矿产种类多达17种,矿床分布点有74处,同时拥有采矿权36项和探矿权37项,显示出该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探明的矿产资源以铜、铁、锰、铅锌及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灰岩、温泉蛇纹石、砖瓦粘土等为主,其保有储量分别为:铜矿储量达到吨,铁矿储量吨,锰矿储量吨,铅锌矿储量吨,硫铁矿储量吨,叶蜡岩储量1800万吨,水泥用灰岩储量175.587万吨,建筑用灰岩储量6955.806万立方米,建材用花岗岩储量13.85万立方米。

云县网站建设优化推广_云县自然地貌气候_云县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宗教

云县在蔗糖、茶叶、核桃、烤烟等领域的发展已基本步入基地化、规模化的轨道,全县农业产业化基地的总面积已达到250万亩。该县荣获了多项国家级荣誉,包括国家产粮大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糖料基地县以及国家区域性滇龙胆良种繁育基地县等称号。云县历史源远流长,境内考古发现包括距今超过3000年的忙怀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鼓、铜钟、铜矛等青铜器,还有青铜器冶炼的遗址。该县不仅拥有充沛的水电能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还坐拥绝佳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因此被誉为“沧江明珠”、“古道重镇”和“云酒之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