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前,Emma创办了名为“花快到”的公司,其运作模式与“饿了么”的鲜花版别无二致。顾客完成订单后,“花快到”便会汇总订单信息,随后借助LBS系统在本地范围内推送订单,最终由顾客周边的花店负责配送。
“花快到”产品页面。
目前,“花快到”团队由五名成员组成,其产品已成功在PC端和微信App平台上线,并且已经与全国超过3000家的花店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注册用户数量大约在3万人左右。
联合300家店团购
Emma对花卉情有独钟,玫瑰更是她的至爱,“对花的香气尤为钟爱。”在业余时间,她投身于花艺学习,并成功取得了国家认可的花艺师资格证书。到了2013年年底,在国企工作的几年经历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是她决定开设自己的花店。这家小店铺开业后迅速走红,顾客们络绎不绝。这时,Emma开始琢磨: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她的鲜花小店。
2014年伊始,Emma着手策划团购活动,致力于打造品牌形象。得益于花艺学校好友的引荐,她加入了与花艺产业相关的QQ群,从而融入了这个行业圈。她养成了寻找各城市意见领袖并征询意见的习惯,有时还会在QQ群里直接发声:“大家好,我是某某某,正计划开展团购活动,想邀请大家一同参与。这或许能为你们带来订单,不过我会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提成。”
Emma把协议文件传到了QQ群的共享文件夹里,感兴趣的人可以自行下载。下载后,他们需要填写个人和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公司名字、地址等,并且需要上传营业执照和店铺门面照片。这个过程并不简单,真正的挑战在于与每个人进行电话沟通,向他们解释团购的概念。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质疑:“我已经经营花店十多年了,怎么会变成你的呢?”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难以沟通的情况。
采用此法,Emma的连锁花店逐渐扩张至三百余家,遍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大连等众多一二线城市。这些店铺均采用Emma的品牌形象,在高峰时段,国内排名前四的团购网站均有Emma的身影。
“花快到”上线
在2014年的10月,一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友人向Emma建议,她可以扩大鲜花业务的规模,“你目前拥有三百家店铺,为何不尝试将这个数字扩展到三千家呢?”
Emma很快意识到,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何不亲自开发一个客户端?这样既能便于用户提交需求,同时也能为其他鲜花店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就如同鲜花界的“饿了么”或“京东”。
依照这一方式,在今年的二月份,Emma与友人携手打造了PC端的应用平台“花快到”,紧接着在四月,又推出了集成了H5功能的微信公众号,目前该平台已在PC端、微信平台以及App上全面上线。
电脑平台主要面向花店提供服务。我们发现,众多店主大多集中在电脑端操作,对移动端的应用尚不熟练。此外,随着鲜花配送服务的开展,我们需让他们打印配送单据,因此电脑端的使用频率相对更高。
地推无果
为了增加销售业绩,Emma首先从基础做起。她招募了几名学生,支付每人每天120元,制作了几个展板,并在五个电影院的入口处分发花朵,这些花朵是小朵的玫瑰花,顾客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取走。最初,正是这200位顾客成为了她的客户来源。
“花快到”在做地推活动。
没有丝毫动静。“这200名用户并未进行任何购买,这让我意识到定位可能存在偏差,街头巷尾随意挑选的人,可能并非你的目标群体,亦或是转化率异常低。”
能否找到一个成本更低的方法?虽然一枝花的价格并不高,仅需三块钱,然而人工费用却相当高昂,考虑到雇佣的几个学生,仅获取一个用户就需花费七八块钱,这样的成本显然是不合理的。
Emma随后又构思了送礼物的策略,购买了众多小玩意儿,诸如塑料制的笔筒,单个仅需几毛,连同邮费总计不过一块。接着,她雇佣了一名兼职人员,每日穿梭于一些中高档住宅区,将宣传单页置于门把上,共计发放了约5000份。尽管如此,情况并未有所改观,转化率仍旧偏低。
那时,我体会到了极大的困难,肩负着巨大的压力。然而,总有一些好心人伸出援手,“一位朋友将我引荐进入互联网领域,这才让我豁然开朗。”
Emma在互联网领域结识了众多未来的合作伙伴,这些人不仅为“花快到”注入了人气与流量,同时,“花快到”也能为他们提供所需服务并创造收益。
300花店到3000花店
六月份,Emma与上海地区的加多宝建立了合作关系,紧接着,她又与包括大麦、赶集、大象、陌陌在内的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截至目前,“花快到”已成功与超过60家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订单数量显著增加,谈及拓展商家方面,Emma直言“从300家增长至3000家并未如初创时那般困难。”“关键在于订单的持续,我们拥有自家的‘花快到’平台,能够为这些花店提供稳定的订单来源,因此他们更愿意加入我们。”
截至目前,“花快到”平台已吸纳3000余商家入驻,业务范围遍及全国300余个一二线城市,用户数量接近3万人,日订单量稳定在50至60单之间,且持续增长。“这3000多家花店构成了庞大的销售网络,它们大多位于人流量大的区域,不仅成为了展示的绝佳平台,也成为了我们触达消费者的有效触角。”
尽管如此,Emma对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尚存不满。“在合作的店铺中,不乏出色的花店,我期望它们能以独特设计为主打,而非仅仅满足于常规的花卉款式。”她坚信每位花艺师都应拥有独到的创意,因而渴望合作的花店能创作出更多具有个人特色的佳作。
想寻求报道的项目,请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