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沉寂了超过一年,趁着60周年庆典的契机,对外发布了众多重要消息,这些信息涵盖了寻求控股集团全面上市、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以及减少企业规模等多方面内容。那么,未来的长虹又将呈现出何种面貌呢?
10月27日,在四川绵阳的长虹总部,举办了庆祝长虹成立60周年的盛大活动。活动中,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公布了企业的发展蓝图。他提出,在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方面,长虹集团将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整个控股集团实现上市,同时鼓励核心员工参与股份认购。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长虹将加快淘汰与公司发展方向不符的业务,减少企业规模,将子公司的数量从240家减少至184家。确立长虹公司的发展愿景:到2020年,销售额达到1500亿元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提升,力争到2025年突破2000亿元;同时,利润总额也从2020年的20亿元目标,稳步增长至2025年的40亿元。
在庆祝活动之际,长虹公司推出了搭载尖端AI人工智能技术的CHiQ系列OLED电视、冰箱以及空调等新品。
庆典活动次日,即10月28日,长虹集团投资五十亿元,在绵阳启动了占地580亩的长虹智能产业园。该产业园规划年产量为智能显示终端六十万台、智能终端十五万台以及新能源电池一亿二千万只。奠基开工仪式在此隆重举行。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带来年产值三百五十亿元的经济效益。
总体来说,长虹六十华诞呈现四大亮点,这四大亮点将深刻影响长虹公司的未来发展。
看点一:推进控股集团整体上市及员工持股
长虹公司始建于1958年,系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确定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当时我国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厂商。
经过保军转民、产业多元化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多个阶段,长虹如今已蜕变成为一家涵盖军工、消费电子和核心器件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虹公司近三年来销售额持续保持在千亿元级别,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超过两亿的用户群体。
长虹华意,作为冰箱压缩机的主要生产商,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了20%,自2013年起,始终占据着全球领先地位;而隶属于长虹的爱联科技,截至2018年9月,已为超过2亿件电子产品提供了连接服务,成为中国最大的物联网模块供应商。
在军事工业领域,长虹电源的市场份额已超过八成;我国近程防空雷达位居全国首位;而高纯度氧化铍陶瓷基板以及高性能氧化铍夹持材料,其市场份额亦高达八成。
长虹构建的产业服务平台涵盖研发服务、供应链服务、制造服务、财务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五大领域,旨在为不同企业级客户提供全面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涵盖整个服务流程。以生产服务为参照,当前阶段,长虹公司正为包括小米、惠而浦、京东方、海尔、国家电网、中国电子、富临集团、华晨汽车、英业达在内的众多国内外著名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家电、军工、教育、酒类、家居等多个不同行业。
赵勇,长虹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在此背景下公布了长虹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蓝图:到2025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净利润目标为40亿元;同时,他还计划推动控股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并让核心员工持有股份。
在未来的发展中,长虹公司计划加速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进程,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将推动控股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控股集团的全面上市;其次,基于现有的多个上市公司平台,对现有产业进行整合重组;最后,全面推广骨干员工参与公司股权的计划。
实际上,长虹的体制与机制变革并非自今日始,过去五年间,改革始终是长虹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然而,总体来看,改革的进展尚不充分,企业仍保留着较为鲜明的传统国有企业特征。为了进一步激发企业的生产潜力,进一步强化改革的力度显得尤为必要。
当前,我国家电产业正经历着从国内市场迈向国际市场的重大转变,同时也在从模仿跟随者向行业领导者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这一时期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构成了长虹公司进行改革的外部背景。
看点二:退出无竞争力产业,把子公司从240家精简到184家
随着企业内部机制和体制的变革,长虹也在加紧进行另一方面的转变:即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包括:摒弃那些与长虹发展目标不相符的业务领域,减少企业规模,并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实施。
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上,长虹公司计划集中优势资源,致力于信息家电、产业服务以及军民融合这三大核心业务领域的发展。
在信息家电领域,长虹致力于精心培育CHiQ品牌的人工智能家电高端产品线,同时,正加快推动以数据为驱动的用户运营业务进程。
在产业服务领域,长虹计划将核心零部件与前端制造业进行整合,致力于提升精益制造水平,并加速电子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公司计划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拓展制造服务业,为互联网企业及新兴经济实体提供OEM、ODM、工业OBM等全方位服务,助力长虹实现向新经济和新动能工业支撑者的转变。
在军民融合领域,我们正迅速推进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以及民间企业参与军事项目的工作,同时大力开发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特别关注光伏技术的应用、储能技术的研发、循环经济模式等方面,不断寻求新的商业机遇。
长虹的终端产品和中间产品将全面接入网络,我们致力于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增强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智能家电业务实力,同时丰富新型智能终端产品的种类,提升收集用户数据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将持续构建用户运营平台,优化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硬件、软件、内容、运营、服务”五位一体的智能生态系统,进而推动服务型制造业的发展。此外,致力于打造服务于智能制造的能力体系,全面推进长虹内部各项业务向云端迁移,同时,对外敞开智能制造服务资源的共享之门,实现线上云平台与线下服务资源的深度整合,助力长虹成功转型,成为面向行业需求的“端云结合”综合服务提供商。
归纳而言,缩减企业规模、梳理管理链条构成了长虹企业改革的要务之一。长虹旗下企业众多,其中部分企业未能有效提升营收和利润,这些企业的存在反而拖累了集团的整体经营水平。针对这些企业,长虹将毫不犹豫地采取断然措施进行整合。
看点三:坚持AI领先,发布新一代CHiQ电视、冰箱、空调
在庆祝建业60周年的重要时刻,长虹公司推出了三款具有创新性的新产品,这三款产品均以AI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和设计。
CHiQ人工智能电视Q6A不仅拥有OLED电视画质上的显著优势,而且其开机时呈现为人工智能电视形态,关机后则转换成物联音箱。该电视集成了高识别率的新远场语音识别技术以及一句话声纹注册技术,使得用户只需向电视下达语音指令,就能轻松操控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
据悉,自2016年首台人工智能电视问世至今,长虹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实现了快速更新迭代,并在人工智能家电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目前,长虹智能电视的激活率高达44.91%,留存率为67.85%,活跃度达到56.86,转化率更是达到了38.37%,这些数据均位居行业首位,而其语音月均调用次数更是突破了亿级大关。
此次推出的空调与冰箱新款,亦着重在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的应用上进行了革新,借助四麦线性阵列、声纹生物识别以及环境噪声自动识别等多项先进技术,旨在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卓越使用体验。
美菱M鲜生语音智能冰箱引领行业创新,具备语音操控门开关的功能,此举为业界首次;它还运用了行业首创的全语音交互技术,能在短短3秒内快速存储食品信息,从而将冰箱的食品信息管理能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全新CHiQ智能空调搭载了业界领先的声源识别功能,能够精准识别用户身份,自动切换至个性化定制模式;同时,它还首次应用了声源定位技术,能够根据声音来源的方向,实现风的跟随或反向移动;此外,该空调还创新性地引入了声源调节速度技术,能够根据室内噪声的强度,自动调节其工作状态。
总的来说,长虹推出的新款人工智能家电,依托AI与IoT技术,借助物联兼容协议,能够实现与旗下CHiQ电视、CHiQ冰箱、CHiQ空调等产品的无缝连接,同时也能与小米品牌旗下的全部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无障碍的互动、沟通和操控。
总体而言,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长虹公司始终坚定地贯彻AI发展战略,对AI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拓展。随着三大系列新产品的成功推出,长虹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同时,这也为长虹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业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美的集团推出的高端系列品牌,其产品定位同样聚焦于AI技术。展望未来,围绕AI技术展开的升级产品开发,竞争将愈发剧烈。
看点四:开建新产业园,智能制造瞄准全球最高水平
10月28日,一座投资额高达50亿元、占地580亩的智能产业园——长虹智能产业园,举行了奠基开工仪式。该产业园预计年产量包括600万台智能显示终端、150万台智能终端以及1.2亿只新能源电池。建成并投入运营后,该基地有望实现年产值达到350亿元。
长虹制造端的升级有利于提升长虹产品在市场端的竞争力。
近年来,家电制造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浪潮,众多企业竞相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其中甚至涌现出了无需人工照明的“黑灯工厂”,这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这通常被视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产物,同时也是企业为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所做出的必然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