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公安发布案例:电信诈骗受害人网上求助竟再陷骗局

2025-07-07
来源:万象资讯

近日,辽宁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揭露了一系列案例,其中李萌(化名)在尝试刷单兼职时被骗走了3.12万元,他求助于网络后,竟然再次遭遇‘黑客’的诈骗,损失了7500多元;王欢(化名)则因陷入投资诈骗而损失了14万多元,他在网上寻求帮助时误入法律咨询页面,结果又被所谓的‘追回中心’骗走了1万元……

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们在遭受欺诈后常常感到迷茫,于是纷纷上网寻求所谓的“高手”帮助。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的民警提醒大家,这很可能是受害者再次陷入被骗的陷阱。

“网上所有说可以追回的都是骗子”

李萌,一名兼职刷单受害者,在网上寻求帮助时,误以为某条回复是热心网友提供的建议。在进一步询问后,她得到了一个QQ号,对方自称是“黑客”,声称能协助她追回被骗的钱。在向李萌展示了营业执照之后,“黑客”承诺可以24小时内完成回款。然而,在李萌陆续转账7500多元之后,对方便失去了联系。

怎样追回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款_电信网络诈骗求助被骗案例_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

王欢不幸遭受投资诈骗,损失了超过14万元。她在网上寻求法律帮助,咨询页面回复她需要添加“追回中心”的QQ号。王欢按照指示,将转账的截图等证据传给了对方。不久,对方回复称钱款已被追回,但暂时被冻结。为了解冻,对方要求她充值成为公司的VIP会员。就这样,王欢被骗走了1万元。

记者在查找相关求助信息时发现,许多人在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困境时,给出的建议是“报警”。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声称“可以追回损失”的网友,而更有甚者,他们自称是“网警”,并表示能够在线上进行案件处理。

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大队长王峰指出,那些声称能追回被骗财物的人都是骗子。众多受害者常被网页上突然弹出的所谓“网警”信息所吸引,但需明确,真正的网警是负责网络安全工作的警察,他们并不会在网络上处理诈骗案件。

利用受害人急迫心理行骗

怎样追回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款_电信网络诈骗求助被骗案例_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

报警等待追回款项期间,阿伟(化名)心急如焚,险些再次上当受骗。他说,遭受网络刷单诈骗损失4000元后,有人突然私信他称:“我也曾被骗,‘黑客’协助成功追回。”添加联系方式后,对方便要求他通过会议软件共享屏幕,并使用支付软件进行转账。当发现支付额度不足时,对方又让他开通借贷平台账户。阿伟察觉到情况不妙,立刻删除了那个人,情绪稳定后,他开始反思,意识到自己差点再次上当受骗。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中,资金的流转主要依赖于银行卡转账、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通过扫码购买虚拟点卡、以及在网上购物时进行的线上支付等四种途径。除了银行卡转账之外,其他方式均属于第三方支付范畴。此类支付方式的特点是转账速度极快,诈骗分子能够迅速将资金分散至多个账户,随后进行洗钱操作,这使得资金追回的难度极大。

王峰指出,那些冒充“黑客”、“追回中心”或“网警”身份的个人或团体,往往利用受害者的迫切心情,大概等待一两天后,便声称已成功冻结诈骗者的账户,却声称需要“激活资金”,而受害者转去的“激活资金”很快便无影无踪。

报警同时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投诉

电信网络诈骗求助被骗案例_怎样追回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款_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

接到疑似诈骗的电话或短信时,务必保持镇定,可以向附近的银行分行或电信服务点的工作人员直接咨询,同时务必立即拨打报警电话。王峰如此建议。

近期,我国相关部门接连对那些投诉频繁且违规行为突出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实施了严厉处罚,此举促使这些平台加强风险控制,严格履行审查职责。其中,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有效控制风险,对可疑资金进行了提前冻结。另外,一些平台出于避免重罚的考虑,在接到投诉后主动承担赔偿。孟宇平律师,来自上海段和段(沈阳)律师事务所,提出建议:一旦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被转移,报警的同时,亦应向该支付平台提出投诉。

沈阳警方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警示,犯罪分子可利用软件随意更改来电号码,公众切勿轻信来电显示的号码。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警方不会通过电话询问民众的存款账户和密码等私密信息。若确实需要查询案件相关情况,警方将出示工作证件和相应法律文件,前往相关金融机构进行查询。同时,警方也不会通过电话指导民众如何进行转账或设置密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