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快手宣布开放月付试水金融领域,金融版图初显?

2025-07-07
来源:网络整理

6月9日,快手公司(股票代码:.HK)对外公布,将逐步推行信用支付服务——快手月付,此举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进军消费金融行业进行试点。

自2020年起,快手着手布局金融领域。通过一系列收购行为,快手成功获得了支付、保险经纪等金融许可,随后快手月付正式推出,这标志着快手在消费信贷市场的布局已初见成效。

与支付宝、京东、抖音等互联网巨头相比,快手的金融战略发展显得较为迟缓,其酝酿了五年的“老铁支付”项目至今仍未正式推出。

拥有7.12亿月活跃用户的支持,快手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拥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充足的信心。但考虑到用户群体资质相对较低,加之合规性的挑战和行业内的激烈竞争,金融业务或许难以成为快手新的增长动力。

迟到的金融版图初显

快手的金融版图初步成型。

最新消息显示,快手逐步开放信用支付产品快手月付。

产品介绍中提到,在快手小店中,用户可以自由使用月付功能进行消费,该服务提供最长可达37天的免息期。同时,用户的信用额度会根据其消费行为和还款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并会不定期地进行相应调整。

月付型产品在信用支付领域较为普遍,它允许消费者先行消费,随后再进行支付,并且享有一定期限的免息优惠。

快手月付在市场中属于后来者。在众多互联网巨头中,它们早已推出了各自的月付产品,并且运营时间不短。比如,蚂蚁花呗自2015年4月问世以来,主要服务于天猫和淘宝购物场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其注册用户数已突破3亿,活跃用户数更是达到了2亿。除此之外,京东白条、美团月付、抖音月付等产品,也早已成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选择。

快手在2020年开启了其金融业务的战略布局。在这一年,快手通过投入约3亿元人民币现金以及部分股票,成功收购了支付公司易联支付超过半数的股权,从而间接获得了支付业务许可。

之后,快手公司相继提交了“老铁支付”、“老铁电商”、“老铁严选”等多个商标注册申请,这些商标涵盖了网络银行、保险资讯、金融管理以及信用卡支付服务等多个领域。根据公开资料,截至目前,“老铁支付”等相关服务尚未正式上线运营。

天眼查的数据表明,易联支付尚未完成股权的调整,目前依然是易联金控的完全控股子公司。

迈入2024年,快手在金融领域的战略部署迅速推进。同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对“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进行了更新,显示华瑞富达的股权已转至成都遂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而快手的两位联合创始人银鑫和杨远熙则成为了该公司的实际掌舵者。

华瑞富达公司主要致力于预付卡的发行和接受服务,其产品名为“华瑞卡”。快手公司通过收购华瑞富达,被外界认为是在间接进入支付行业。然而,华瑞富达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北京地区,并且其持有的牌照并非互联网支付牌照,因此对于快手的线上业务影响并不大。

快手月付消费金融_快手金融布局分析_快手业务区免费

2024年,快手接连推出两大重要举措。三月,公司成功收购广州欢聚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的全部股权,进而获得了一张网络运营牌照。七月,快手又实现了对上海盛大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控股,从而拥有了保险代理业务的牌照。

获得小额贷款许可证之后,快手公司开启了贷款服务。然而,现阶段,其借款服务主要聚焦在引导贷款和贷款平台两个领域。

贷款业务进展缓慢,其关键原因在于快手所处的困境,该业务严重依赖支付宝与微信,而自身却无法提供“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这种运营模式存在一定的限制。

随着快手月付服务的推出,公司填补了支付环节的不足,这使得我们得以正大光明地拓展消费信贷市场,用户现在可以在快手小店利用这一服务享受信用购物。

至此,支付业务、保险代理服务、信贷产品三大核心板块已确立,快手的金融布局轮廓逐渐显现。

增收不增利的增长压力

加速构建金融版图的背后,快手的增长压力加大。

2023年,快手实现了全面盈利,其营业收入首次攀升至千亿级别,具体数值为1135.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0.51%;同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达到了63.96亿元,同比增长了146.72%。进入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继续实现增长,达到了1268.98亿元,增长率为11.8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更是增至153.35亿元,同比增长了139.76%。

营收净利连续两年实现显著增长,然而潜在问题亦开始浮现。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快手平台日均活跃用户数达到了4.0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8%,然而与第三季度的日均活跃用户数4.08亿相比,第四季度减少了650万。

日活跃用户数量的下降表明用户总数有所减少,这也使得保持用户黏性的挑战变得更加严峻。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平均日活跃用户数回升至4.08亿,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其增长速度却有所下降,仅为3.6%。

此外,快手电商的GMV(即商业交易总额)增长速度一直在持续降低。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快手电商的GMV分别为6800亿元、9012亿元、未知金额、未知金额,同比增长率分别是78%、33%、31%、17%,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24年,这一增长率首次跌破了20%的大关。

在营收方面,包括电商在内的其他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同样出现减缓迹象。到了2024年,快手的其他服务收入达到了174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3.4%,但这一增长率明显低于2023年的44.7%。

快手构建了一个以电商为核心的商业生态圈。在这一生态圈中,电商业务是推动广告内循环增长的关键力量,而内循环广告主要来源于平台内部商家和主播为获取曝光而进行的投入。当电商的GMV增速出现下滑时,这不仅会对电商佣金的增长产生直接冲击,同时也会对内循环广告以及直播业务中的电商购买量产生不利影响。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电子商务总销售额实现了15.4%的增幅,但这一数字依旧未达到20%的增长目标。

快手正致力于打造货架式电商平台,在今年第一季度,这类电商对快手电商总销售额的贡献大约达到了30%。部分人士指出,货架电商在品类上并不具备明显优势。目前,传统电商平台已经凭借各自的优势品类在用户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例如京东在3C和家电领域,淘宝在美妆和服饰领域,以及拼多多在农产品和生活用品领域,都分别确立了自身的优势地位。然而,快手尚未建立起自己的独特优势。

今年第一季度,快手公司的经营状况呈现出收入增长但利润未同步上升的态势。其营业收入达到了326.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8.80%;然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9.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42%。

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快手的营收持续攀升,然而,相较于2020年同期,今年一季度的增速达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并且是首次跌至个位数。此外,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下滑,这也是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首次。

快手业务区免费_快手金融布局分析_快手月付消费金融

以电商为核心构建的商业闭环,似乎无法再推动快手的业绩持续上升,增长的动力逐渐显现出压力。

合规风险下金融业务难作为

加速布局的金融业务,或将成为快手第二曲线。

众多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构筑了金融领域的版图,其中,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还是京东、小米以及抖音,它们都各自建立了规模可观的金融体系。

观察互联网巨头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我们发现贷款业务已成为其金融战略的终极目标。这些企业拥有用户从出生到老年的全方位数据,涵盖外卖点餐的频率、抖音视频的观看喜好、淘宝购物记录等,通过AI大型模型的处理,能够对用户进行细致的画像描绘,并针对性地推送他们的消费倾向,甚至预测他们的消费水平和还款能力。贷款业务,正是对数据价值的深入挖掘和流量价值的直观展现。

近些年,诸如美团、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将注意力转向了消费信贷领域。他们推出的美团生活费、微信分付、抖音放心借等应用,频繁展示在用户面前,旨在增强用户的消费能力。

快手作为短视频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庞大的流量资源。在今年第一季度,该平台日均活跃用户数高达4.08亿,而月度活跃用户数更是突破了7.12亿。这些令人瞩目的数据,为快手在金融领域的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在2024年,快手电商的总交易额达到了1.39万亿元的规模,而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为3323亿元,短视频领域的交易额更是实现了超过40%的同比增长。在这样的高频交易环境下,支付和信贷的需求也随之显著增长,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今年三月,快手公司的高级副总裁王剑伟透露,在快手应用程序中,每周有超过一亿六千万的用户浏览财经类内容,而金融广告的转化效果是一般用户平均水平的十九倍。

快手认为,该市场尚待深度挖掘,蕴藏着无限的潜能。这一特点正是快手加速推进金融业务布局的关键动因。

快手月付服务正式推出,它具备37天的免息期限,并且专用于快手平台的小店交易,这一特性使其在竞争中独树一帜。该产品聚焦于电商领域的消费金融细分市场,力求借助自有的信用支付手段,实现“内容推广—直播销售—金融服务”的完整闭环。

这无疑是快手在金融领域取得的一次重大进展。在金融业务方面,快手具备一定的条件和优势,然而,能否取得显著成就尚存疑问,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尚待观察。

快手金融在布局上起步较晚,与竞争对手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公开资料,2020年获得支付牌照的抖音支付,截至2023年其放贷余额已经突破3000亿元。抖音已构建起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其产品系列包括车险、信用支付、现金贷等多个方面。

快手在下沉市场的用户构成对金融业务构成了挑战。据第三方数据机构易观智库的研究报告显示,快手平台的主要用户群体收入水平不高、年龄较轻,主要由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农村地区用户以及学生群体构成。这一用户群体的消费能力和还款能力普遍较弱。鉴于此,快手在开展针对此类客户的金融业务时,必须高度重视潜在的风险。

监管力度加强,合规性成为金融行业的根本。快手金融曾不止一次遭遇投诉,其助贷业务中存在虚假广告、高额利息、不规范的收费以及采取暴力催收手段等问题。

敌方企业经过长时间运营已形成较大规模,而快手在金融领域的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监管日益严格的环境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商总成交额增长放缓以及用户资质的下降,都构成了快手的难题。因此,快手金融业务可能难以成为其新的增长动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