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行吗?!”“马上就完成了”……在游戏主播的直播间中,一场“魔石锻造”的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小窗口中,主播的“手眼”似乎无所不能,而评论区里,观众们的留言也是异常热烈。他们是在悠闲地观看比赛吗?还是在努力“学习”如何通关?或许,他们内心深处还抱有一丝期待……最近,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处理了一起涉及直播平台游戏主播的赌博案件。该院提起公诉后,法院依据赌博罪对某、韩某等13名被告人作出了判决,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至六个月不等,同时并处相应的罚金。
老玩家发现“新玩法”
小李住在奉贤,于2024年5月10日向派出所报案,声称自己遭遇了严重的诈骗。原来,他在网络上添加了一个自称是某游戏公会主播的微信,并按照主播的指导充值“上分”,结果却损失了50万元人民币,血本无归。小李阐述说,“上分”与“下分”系玩家间之隐语,前者意指投注,即玩家向主播转账以获取等值“魔石”,此举即称为“上分”,赌注其能否获胜;随后,依据结果——要么升级成功,价值翻倍,要么练级失败,所剩无几,主播据此为玩家进行现金结算,称之为“下分”。
我从初中时期便开始接触这款游戏,回想起2007年的那个年代,游戏中尚无武器升级系统,玩家们仅能依据游戏设定进行怪物挑战。由于自幼至长,我一直钟爱这款游戏,这份情感让我始终通过各种途径保持着对它的关注。”小李这样告诉了民警。
这款自2006年问世的游戏至今仍受到众多玩家的喜爱。到了2009年,游戏中加入了名为“阿拉玛之魂”的新道具,它成为了玩家们提升装备性能的关键。该道具共有18个不同等级,能够镶嵌于装备之上,等级越高,装备的强化效果就越显著。而要获得高等级的“阿拉玛之魂”,玩家必须通过游戏内特定的货币“魔石”进行合成,这一过程被称为“锻造”,并且其成功率是具有随机性的。
玩家们普遍认同,一旦锻造成功,高级的“阿拉玛之魂”的价值将远超消耗的魔石数倍,有时甚至更多。因此,它通常不再用于武器装备,而转变成了新型的“交易媒介”。这种“投入产出比”极大地刺激了玩家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充值,同时也提高了对“魔石锻造”这一过程的关注程度。小李,作为一位资深的游戏玩家,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种新兴的“游戏玩法”——那就是主播们利用国际服务器的游戏账号,在直播间里进行“魔石锻造”,并且他们还会关注并展示不同等级锻造的全过程。
然而,若非切身相关,单纯的旁观又怎能吸引如此庞大的观众人数?小李为何会遭受直播的严重损失?民警在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小李并非唯一受害者,还有其他匿名人士提供了线索。网络上有人声称是T公会团伙,在网络游戏内招募赌徒,并在游戏直播中设下陷阱,而在直播间外则通过客户群进行投注,涉案金额相当可观。
依据众多资深游戏玩家的信息,警方运用技术途径逐步确定了这些游戏主播的身份。在2024年5月至6月这一时段,得益于当地公安部门的鼎力相助,警方在山东、江苏、四川、广西、福建等省份成功将T公会创始人于某以及隶属于不同工作室的韩某、庄某、周某等13名涉嫌人员抓获。
资深玩家缘何转成“庄家”
2024年5月30日,犯罪嫌疑人于某被带至调查地点。在被带到现场后,他毫无保留地承认了在担任游戏T公会会长期间,通过旗下游戏主播吸引赌客进行直播投注赌博的事实。
自2006年起,他开始涉足这款网络游戏,并对其深深着迷。在游戏生涯中,他的成绩斐然,最高时位列“国服前三”,因此在游戏圈中享有盛誉,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信誉”。凭借这些优势,他在游戏中从事装备倒卖、账号代打等盈利活动。到了2019年,他正式创立了T公会,并担任会长一职,吸引了众多玩家前来加入。网络直播热潮兴起,他目睹了其他公会采用此种直播模式,收益丰厚,盈利迅速,于是决定投身其中。
作为公会的管理者,于某主要通过网络直播渠道推广公会,旨在吸引粉丝并提升公会的知名度。他坚称自己从未主动招募游戏主播,而是依靠个人的声望和影响力吸引主播自愿加入,“如果主播仅凭个人能力,自然难以吸引大量客户,因此他们才会将一半的收入分给我。”于某有意对公会旗下主播的数量进行控制,“数量不宜过多,以免部分主播无法获得合理收入。”因此,在某个平台上设立了“游戏交流群”用作工作之用,群内大家会讨论客户的“上下分”状况以及流水数据。同时,他还时常提醒主播们要经常发放红包或是寄送特产,以此来维系客户关系,“持续不断地投入,才能确保客户稳定,才能赚取更多的收益。”
于某的直播主要专注于游戏,但其他主播的直播内容则呈现出多样性,他们在直播过程中各施其技,力图吸引观众,既有展示高超技艺击败怪物,也有制作或购买游戏装备等活动。
主播们均严格遵循着由特定规则和模式所确立的“魔石锻造”准则,他们会在直播过程中主动将自己的微信号展示在屏幕上,供观众自行添加。一旦成为好友,主播们会首先向客户详细讲解游戏玩法。
锻造设备使顾客用金钱换取“魔石”,再以“魔石”进行投注。这一过程技术含量极低,胜负全凭运气。一旦“魔石”升级成功,主播会依据游戏内的市场价格“回购”所锻造的装备,并从中提取5%的价值进行变现;而若升级失败,“魔石”耗尽,玩家将一无所获。
主播们通过在客户之间进行“魔石”的买卖,赚取差价以盈利。官方设定“魔石”的价格为200元每颗,主播以185元的价格从他人手中购入,然后以190元的价格转售给客户。此外,当客户提出“下分”请求时,主播还会从中抽取大约3%-5%的提成。无论客户是赢是输,主播和某都能从中获得5个点的利润。
韩某是T公会旗下的一位主播,同时也是这款游戏的资深玩家。自2013年起,他便开始涉足这款游戏。随后,他渐渐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上开启了游戏直播生涯。从2020年起,他开始通过直播为顾客提供游戏装备锻造升级服务,直至因妻子怀孕生子而暂时中断。到了2022年9月,由于缺乏其他收入渠道,他的游戏直播间重新启动,然而,客流量却并不理想。鉴于直播观众的偏好,他判断由女主播主持或许能带来更多优势,于是便邀请了妻子童某一同加入网络主播行列。经过一番基础指导,童某迅速掌握了直播技巧,随后韩某又对弟媳周某进行了培训,让她与童某交替值班,而韩某则承担起直播收入的汇总工作。
游戏圈中常态不算犯罪?
2024年8月,本案移送奉贤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案件涉及某等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起初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辩护人提出,这种行为在游戏界颇为常见,即协助玩家代练和打造装备,从中获取利润,他们认为这属于正常的商业活动,不应当被视为犯罪行为。
对于这一点,负责的检察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指出,所谓的“魔石锻造”合成升级并非是通常所说的“游戏代打”服务,也不是指帮助玩家锻造装备的行为。直播过程中,主播们使用的是个人游戏账户,其表现与客户账户无关,且这一过程依赖随机概率,无需技术支持,客户并无代练升级或协助锻造装备的实际需求。再者,主播在直播间向客户提供了“回购服务”,以此进行游戏币与人民币的互换,并借助魔石价格差异通过抽成手段非法获利,其中于某更是独占所有主播收益的一半,从中谋取私利。因此,于某、韩某、赖某等人管理的直播间具备赌博平台的特征,主播们的行为已构成赌博犯罪。
经过调查,自2019年起至2024年5月,嫌疑人于某搭建了一款网络游戏T公会,并制定了赌博规则。他吸引了赖某、韩某、庄某、鲁某、周某等多位网络主播加入,这些主播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开设了自己的直播间。于某通过游戏中的“魔石锻造”功能设立赌博,吸引了大量直播间观众参与赌注投注。于某通过从下级主播那里获取50%的收益,累计涉及赌资超过3000万元,其个人非法所得大约在60万元左右。
奉贤区检察院在审查后认定,于某、赖某、倪某、李某等13人因追求经济利益而集体参与赌博,他们的所作所为违反了刑法规定,构成了赌博罪,并且是共同犯罪行为。在2024年11月14日,奉贤区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经过法院审理,最终判决于某等13名被告人因赌博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至六个月不等,并需缴纳罚金。
此外,检察官向众多可能陷入赌博泥潭的网络用户发出警示,指出在这些案件中,参与赌博的人,即赌客,并不被视为法律上的受害者。他们的行为构成了违法,他们在案件中遭受的“损失”的赌资,不会被认定为“财产损失”,且这些资金不会被退还,相反,它们将被视作涉案的非法所得,并予以全部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