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称,小红书近期启动了新一轮的裁员行动,此消息于7月4日被广泛传播开来。目前,裁员工作已推进至锁定人员编制的阶段,正在进行人员清点,然而,官方尚未发布正式通告,内部员工仍在期待收到官方的邮件通知。
截至当前时间,小红书官方尚未对此次裁员消息作出正式回应。
据悉,小红书近期对人员进行了调整,波及到了电商产品、商业化以及社区技术等多个部门。此次调整主要针对绩效评价在3.5分及以下的人员,包括3.5分和3.25分在内的员工。这些员工大约占据了公司员工总数的30%。若以2021年小红书的员工总数(据估计至少有6000人)为参考,那么大约会有1800名员工可能面临被裁员的命运。
小红书现有的一级部门主要由社区部、商业部和交易部构成。交易部主要负责小红书的电商及直播业务,由公司首席运营官柯南直接领导;商业部则专注于广告业务,由首席营销官之恒负责;而社区部则由创始人星矢亲自掌管。近年来,小红书在电商和直播领域不断加大投入,特别是在618大促销活动中,电商业务实现了显著的增长。然而,公司业务迅猛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内部管理及人事安排的频繁变动。
内部员工透露,新任管理层对小红书现有的员工效能比感到不满,他们觉得小红书的员工效能比仅相当于拼多多的半数,这一状况可能是引发裁员行为的关键因素。
变现之困
小红书在电商领域的一大亮点便是其独特的买手电商模式。尽管小红书在此领域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诸如直播销售和笔记推广等手段,然而其电商业务的盈利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尽管相关数据显示平台内的交易量有显著提升,但与那些成熟的电商平台相比,小红书的电商业务在交易量、用户转化率以及复购率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小红书,作为一家内容型社区,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内容生态体系。它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擅长于通过内容进行种草。然而,在引导用户完成购买并实现转化方面,小红书尚有欠缺。用户在种草后可能会选择在其他平台进行下单,这一现象给小红书在电商领域的变现能力带来了挑战。
小红书在社交媒体及电商行业遭遇了抖音、快手、淘宝等众多平台的激烈竞争。此次公司推出的裁员计划,反映了它面对业务扩张的挑战时,坚定地追求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和改进内部结构的决心。2023年,小红书的收入攀升至37亿美元,同比2022年的20亿美元增长了85%,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净利润高达5亿美元。
小红书频繁被提及即将上市,然而公司对此说法屡次予以否定。据悉,小红书可能在2024年下半年在香港启动首次公开募股,但官方明确指出目前并无上市打算,且未透露更多信息。根据公开信息,小红书已成功完成六轮融资,至2021年底,其最后一轮融资后的估值已高达20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在私募市场的估值曾出现起伏,有报道指出其估值已经下滑至100亿至160亿美元的范围之内。
在将来,我们还需进一步观察小红书是否能够通过减少员工数量和进行内部改革,从而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业务发展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