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报道,市场监管总局透露,苏州、济南、成都等八个城市近期已向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企业共享信用监管信息。此举旨在简化商户收款码的申请流程,以促进经营主体的健康成长,相关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大数据局与支付宝展开了多次交流与协商,在2024年11月尾期,在全国众多试点区域中,首先实现了接口的联调测试及信用监管数据的提取。到了2025年2月结束时,已有超过三千家个体经营户借助这一验证接口完成了资质审核并成功入驻,顺利获得了经营许可证。支付平台通过苏州市提供的开放接口,查询操作累计达到了1416万次,同时,已对入驻该平台的159.8万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全面的风险巡查。
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等四部门联合成立试点推进团队,打造了信用监管数据开放试点专区,旨在保障数据开放的一致性与实施性,同时激励参与试点的企业实施开码优惠措施,减少个体工商户的使用费用,进而促进经营码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自该接口投入运行后,已有试点企业进行数据查询1.2万次,成功开通经营码超过200家,同时,在济南自贸区片区,我们积极探索利用信用监管数据来助力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携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数据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向平台型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的试点工作方案》,并与支付宝(中国)达成了数据开放合作协议,同时建成了试点工作所需的相关制度机制以及信息共享的渠道。截至三月上旬,累计为支付宝(中国)提供数据查询超过540万次,助力3.1万户经营主体成功开通经营码,且审核流程得到显著优化,最快仅需15秒即可完成。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