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誉为O2O元年,如今却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线上流量与线下实体店销售均显而易见,然而连接二者的移动支付环节却进展缓慢。腾讯与阿里投入数亿资金参与打车大战,但用户习惯的培育仍未见成效。业界普遍持悲观态度,认为仅凭第三方支付平台或社交网络,若要将线上支付的习惯迁移至移动支付领域,仅仅投入资金是不够的,更需要实现一场根本性的创新变革。
这果真如他所说吗?恐怕未必。目前,第三方支付领域悄然兴起的POS机业务,或许能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而且是一种简化的模式。
POS机的最大卖点是习惯
设想一下这样的情景,当你身处异地,借助O2O模式寻找到一家提供洗车服务的小型店面时,支付环节似乎变得有些繁琐。然而,在这家仅有两位员工的小型洗车店中,店主却展示了一台便携式POS机,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连接,客户便能在应用程序上自行完成银行卡的支付操作,甚至签名也是直接在触摸屏上完成的。
类似的情况在诸多日常服务中均有体现,如电话费充值、游戏点卡购买、水电煤气费支付以及机票预订等,且这种服务能够伴随人们四处迁移。以快递行业的“货到付款”为例,快递员与客户双方都将不再为找零的困扰而烦恼。
将原本受限制的POS机支付方式转变为移动支付,这一变化无疑更贴近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当前,移动支付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用户绑定的银行卡数量不足、对手机在线支付安全性的疑虑,以及网上支付习惯的改变不易。
这种积极推广POS机移动支付的创新模式,在国内市场已初露端倪。众多第三方支付企业纷纷推出相应产品,例如深圳好乐充的“摇摇付”和“vpos”,还有拉卡拉的“收款宝”等,它们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了拓展市场,好乐充还推出了“你刷卡我送POS机”等促销活动。
业界人士同样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种将传统POS机功能与移动支付特性相融合的创新模式,足以使O2O服务真正贴近大众生活。
但这并不是移动POS机以及其使用者唯一的机遇……
移动POS机是个巨大蓝海
根据数据,到2013年,我国每万人平均拥有POS机13.7台,这一数字与美国每万人179台和韩国每万人625台的电子商务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著差距。与此同时,我国银行卡用户数量庞大,人均持卡数量也在急剧上升。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发行银行卡43.91亿张,人均持卡量达到了3.37张。庞大的卡库存与微小的POS机数量比,使得使用卡片进行消费的场合变得极为稀少。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拥有超过千万家的小微型商户。将这一数据与之前的信息相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快速便捷的支付方式,尤其是移动支付,对于消费者和商家而言,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谁能率先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便有望激发众多小微创业者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场景,从而开拓出一片巨大的市场空间。
仅凭用户的使用习惯来维护这一片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显然是不够的。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推出移动POS机,提供个人业务的便捷办理和小微商家资金流转的便利,如T+0到账(即刷卡即到账)等服务。然而,这些措施尚不足以抵御众多第三方支付平台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更不用说腾讯和阿里随后掀起的模仿风暴了。电子商务、团购活动、移动应用程序、手机游戏等领域的市场,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颠覆式创新并不一定是硬件革命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颠覆性创新显得异常神秘,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人则过分强调技术至上,把颠覆性创新等同于硬件的革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颠覆性创新并非必须规模庞大,却必须在理念上与众人有所不同。
针对移动POS机而言,在硬件方面进行革新的可能性有限,而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关键在于针对商家提供的服务和用户体验上寻求独特的竞争优势。
以深圳好乐充推出的“摇摇付”以及“vpos”为例,这些产品已不再是传统POS机的简单移动版本,它们依托创新思维,转变成了更为高效的用户服务与体验平台。
在服务商家方面,移动POS机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创业者,而好乐充则把握住了核心环节,不仅着眼于让商家收款便捷、资金流转迅速,更注重帮助商家通过流水贷解决资金周转的深层难题。具备贷款功能的POS机,无疑为商家提供了更为清晰的选择。
在用户体验方面,该公司依据消费者的操作习惯,推出了名为“摇摇付”的新功能,与微信的“摇一摇”功能相似,用户只需通过安装在手机或平板上的客户端,在无需使用银行卡或POS机的情况下,即可通过摇一摇的方式完成支付,大大简化了支付流程。此外,这种额外的支付方式也成为了一种推广工具,有助于提升其移动支付产品的用户忠诚度。
一旦激活移动支付通道,O2O服务的入口也将随之敞开,线上线下的服务场景将实现无障碍连接,率先踏入这一市场的企业,若能占据终端用户,便有可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支付宝”的继任者,甚至可能引发第三方支付市场的重新洗牌。目前的关键在于,谁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卓越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