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的百年纪念。自成立至今,共青团始终是党的创建和引领下的青年政治团体,与党保持一致,致力于党的教育培养,紧密跟随党的步伐共同奋斗。它凝聚并引领了无数团员青年,围绕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持续努力,已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中坚力量。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领导人就共青团的相关工作发表了众多重要讲话,对共青团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明确了共青团未来发展的道路和原则,为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根本的指导原则。
2022年4月25日,国家领导人莅临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实地考察。当天,总书记与师生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并发表了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鞠鹏进行了摄影记录。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
国家领导人强调:“党旗所指,正是团旗所向。”这一观点深刻阐述了党与团之间紧密的联系。共青团走过的百年征程,充分展示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其与生俱来的精神血脉,是共青团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也是共青团始终坚守、永不放弃的政治核心。在新时代背景下,共青团应如何继续坚持党的领导?总书记给出了深入的解释。
2013年5月4日,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与各界杰出青年代表交流时强调,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青年视为宝贵财富,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信任,并对他们寄予了厚望。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青年视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期盼,始终将青年定位为党与人民事业进步的重要力量,始终坚定地支持青年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历程中追寻并实现个人的梦想。
2015年7月6日,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群团组织的核心要素在于其政治性,这一特质居于首要地位。群团组织必须始终将自身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主动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定执行党的意志和主张,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规矩,经受住各种考验,肩负起引导群众向党靠拢、跟随党的政治使命,将所联系的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2018年7月2日,总书记在会晤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之际,着重指出,必须强化对青年群体的政治引导,党所指引的方向,正是团组织应追随的目标。需在青年群体中强化并优化理论教育的力度,指导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审视和分析问题,以此确保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提升对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安排和文化的信心,并坚定选择听从党的指挥、跟随党的步伐的人生信仰。
2019年4月30日,总书记在五四运动百年纪念活动上指出,共青团作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强大后备力量,是党开展青年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历经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岁月,共青团秉持“党号召,团响应”的优良传统,致力于争取青年群体的支持与凝聚青年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共青团均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新时代的共青团需深刻领会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与悉心教诲,清晰明确自身身份、起源与目标,自觉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全方位坚定维护党的领导这一核心,传承优良传统,坚守不懈地奋斗,紧跟党的步伐,走好新时代的长征之路。
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南京市迅速启动了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的应急扩建项目。2020年2月,项目一经启动,中国建筑八局三公司的青年突击队便迅速进入现场,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地推进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数量的双重达标。中建集团提供了相关图片。
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正努力奋斗,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工作的核心,更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使命。共青团必须紧跟党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沿、青年的前列,这就要求我们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精准定位工作的切入、结合和着力之处,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那么,如何精确把握这些关键点呢?总书记已经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2013年5月4日,总书记在与各界杰出青年代表进行座谈时强调,应借助中国梦这一理念来唤醒青少年群体的历史使命意识,传承“党号召、团响应”的优良传统,在党和国家的整体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和融入点,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青年为改革助力、推动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2013年6月20日,总书记在谈话中强调,团组织在开展工作时需关注核心问题,将培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和接班人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将稳固和拓宽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视为重要政治职责,并将聚焦核心、服务全局作为工作的核心指导原则。
2015年7月6日,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群团工作应紧密围绕服务国家与党的整体工作方向,这是其核心任务。同时,群团组织有责任服务于民众。它们不仅要配合国家与党的整体工作方向进行有效运作,即“公转”,还要专注于服务群众,实现自身功能的优化,即“自转”,并确保自身具备坚实的基础。所谓“顶天”,即要站在国家与党的整体工作大局的高度,进行思考与行动。立足本职,需明确职责所在,紧密联系群众,挖掘工作融合之处和重点环节,从而为国家和党的整体工作贡献力量。
青年一代的成长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共青团,作为青年在实践中学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摇篮,理应始终将培养人才的任务放在核心位置,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总书记对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了深刻阐述:
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与向心力,核心在于坚定地高举理想信念的大旗。理想信念构成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迈向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缺乏理想信念,我们便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丧失奋斗的动力。共青团若要有效引导青年思想、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务必立足于理想信念这一战略高地。
确立青年群体正确的理想观念与坚定的信念,理应成为团组织工作的首要职责。唯有全力以赴做好这一工作,方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党对共青团工作的这一要求,居于首要地位。
共青团需积极助力广大青年确立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志向,同时,坚定他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仰。需采用青年乐于接受、便于理解的方式,借助科学的理论武器青年,借助历史的视角启迪青年,借助崇高的目标鼓舞青年,借助光明的未来激发青年,从而让他们持续提升对发展道路、理论观点、制度安排的自信,持续深化对党的信任、信仰、信心的增强。
坚守信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务必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核心任务是为共青团提供施展才华、展现价值的平台。围绕党的十八大所确立的宏伟目标,我们需激发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感和拼搏精神,号召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创造辉煌业绩。我们要将青年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岗位上的工作成就,将他们的奉献精神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文化发展的广阔舞台、社会建设的新领域、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重点项目的第一线以及基层实践的大熔炉中,青年们应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谱写青春的华彩篇章。”
2019年10月1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群众游行队伍中,一群身着民族盛装的青年们,满怀激情地挥舞着手臂。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李隽辉,用镜头捕捉了这一感人瞬间。
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
共青团事业持续拓展新境界,其核心在于团干部的引领。总书记对强化团干部团队建设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团的干部应当坚守信念,具备强烈的理想追求和理想主义精神,要在众多青年中建立权威和影响力,这需要他们首先高举理想的旗帜。
团的干部应当紧密联系广大青年群体,始终秉持以青年为中心的原则,深入青年群体、全面依靠青年力量、全力以赴为青年谋福祉,成为青年的朋友而非官僚,致力于提升党与青年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青年对党的忠诚度。
团的干部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刻苦钻研,既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又从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同时向青年群体学习,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增强工作能力,在融入青年群体中探寻开展青年工作的有效途径。
团的干部应当磨砺出色的作风,既要充满投身事业的热忱,更需付诸切实的行动。需深入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的核心要义,培养严谨起始、独立行事、细致入微的自觉,稳健地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必须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这四种不良风气,致力于解决青年群体普遍关注的关键问题,以确保团的工作得以在坚实的作风基础上推进。
强化团组织的管理与建设,才能确保团的发展方向不会偏离正轨。在共青团的建设工作中,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严格”这一原则。
必须严格执行严格管理团组织的方针。在政治方面,必须严格规范,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核心,强化共青团内部的党建工作,提升“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毫不动摇地捍卫党中央的权威和统一领导,明确立场,坚决反对一切不良风气,维护清正廉洁和良好风貌。
团干部的队伍建设必须严格,需在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工作能力、责任担当、工作作风和自我约束等方面均达到高标准,确保对党的忠诚,勇于承担紧急、困难、危险和繁重的任务,勇于在条件恶劣、环境复杂的工作岗位上磨炼自己,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加强团员队伍的建设同样重要,必须严格团员的标准和要求,从严格把控入团质量这一环节开始,注重团员入团后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以此引领广大青年共同进步。
(策划:梁佩韵 审核: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