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众多商业银行及支付清算机构迅速作出反应,积极响应防控措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推行线上服务。这些便捷且多样化的电子支付途径,不仅满足了公众日常的支付需求,还降低了人们外出的频率,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2月2日清晨,中信银行昆明分行的营业部正忙于进行日常的店面清洁消毒,此时大堂经理何丽平突然接到一位老客户张女士的紧急来电。张女士打算向在新西兰深造的儿子汇寄学费及生活费,但鉴于当前的疫情形势,她对亲自前往银行网点办理转账业务感到担忧。
在何丽平的悉心教导下,张女士掌握了利用手机银行为子女支付学费及生活费的技巧。当她收到转账成功通知以及孩子发送的确认消息后,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今后将优先选择手机操作进行转账和缴费。
自疫情爆发以来,众多商业银行积极增强网络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电子服务渠道的质量,对相关业务额度进行灵活调整。他们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平台,充分利用“非接触”服务的优势,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账目查询、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缴费充值、卡片口头挂失以及贷后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
建设银行相关人员透露,该行依托金融科技优势,积极运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以及“惠懂你”应用程序等线上服务平台,指导客户自行处理业务,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满足了客户需求,还降低了网点人员密集度,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途径。
陈爱民,工行江苏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指出线上融资途径便捷,能够显著提高融资审批的速度,同时也为众多小微企业提供了无需亲自出门的融资服务。他进一步说明,借助经营快贷、e抵快贷等线上融资工具,江苏分行在疫情期间积极地为超过120家小微企业提供了在线融资支持。
专家指出,众多商业银行正通过手机银行应用、服务短信等渠道,向客户传达网点营业时间及线上服务信息,建议客户利用网络途径处理各类业务,以此降低外出次数,防止交叉感染风险。
商业银行正积极采取行动,与此同时,众多支付清算机构也借助网络平台和移动支付手段,向客户提供了便捷的居家缴费和签约等服务。
记者得知,中国银联借助云闪付APP,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转账、免手续费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以及公共缴费等多项便捷的在线支付功能。此外,该平台还支持用户查询610家银行的账户余额,以及近150家银行的信用卡账单。成都支付通积极推广“四川电费易缴”微信小程序,鼓励用户通过远程操作轻松购买电力,确保用户无需离家即可顺利完成缴费。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指出,自疫情爆发以来,支付清算领域迅速作出反应,确保了民众日常支付需求得到满足,境内外救援及捐赠资金得以迅速到位,以及社会资金流动的顺畅,从而提供了卓越的服务品质。
然而,正当金融系统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反欺诈实验室监测到,部分不法分子却利用疫情之名进行募捐诈骗、非法销售防疫物资、假冒航空或铁路客服身份提供退改签服务等多种手段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其行为性质极其恶劣。
支付宝、财付通、度小满等支付平台积极强化反欺诈措施,通过运用自身的业务平台和客户沟通渠道,共同助力于预防及打击那些借疫情之名进行的诈骗犯罪行为。
此外,众多金融机构正持续优化受疫情冲击的社会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对特定群体实施了延长信用卡还款期限、免除违约金、以及提供征信保护的等多项举措。
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倡议,针对参与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确诊患者、疑似隔离者及其伴侣,以及因疫情受影响导致还款困难、暂时丧失收入来源的群体,根据实际情况,将提供相应的还款期限延长服务,重新制定还款方案,并实施征信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