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能否取代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成主要支付工具引探讨

2025-07-12
来源:万象资讯

数字人民币究竟能不能够取代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从而成为主要的电子化支付工具呢?

11月2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进行了详细解答,他曾是中国银行原行长,在“2021《财经》年会”上解答 。

李礼辉作出预测,在未来至少十年内,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行卡依旧会是主要的支付工具 。微信支付、支付宝是借助数字技术搭建的,以信任连接作为纽带的移动支付和生活服务平台 。它们突破了传统的支付模式 。二者的月活数量都超过了7亿到8亿 。其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在全球移动支付平台里分别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 。数字人民币最终能不能取代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成为主要的支付工具。甚至跨境溢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数字货币。这将是一个市场抉择的过程。影响市场抉择的要素有几个方面,运行是否更加可靠,使用是否更加便捷,流通成本是否更低,能不能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

李礼辉称,法定数字货币要想有更多人愿意使用,就得做得更好,像效率要更高,成本要更低,可靠性要得到保证。中国应该会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经过中期测试,若成功,才有可能推向整个市场。中国是一个规模超大的市场,高并发的需求极为庞大,因此数字人民币系统在技术上必须能够满足规模化应用的需求,必须能够满足可靠应用的需求。

李礼辉还对以下热点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法定数字货币是否会取代电子化支付工具,虚拟货币是否会进入大众化支付与交易场景,超主权数字货币是否会重构全球货币体系?

数字人民币能否取代支付宝和微信支付_电子支付有哪些方式_数字人民币试点情况

问题一:法定数字货币会不会替代电子化的支付工具?

李礼辉称,法定数字货币存在三方面益处,其一,能够节约成本,预防假币,增强支付系统的公共普惠特质;其二,它可以及时掌握结构性的货币流通数据,能极为精准地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其三,可实时观测、跟踪资金流信息,能够强化反腐败、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等管控。

同时,数字货币存在两个主要的潜在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中央银行能够直接吸收公众存款 ,这或许会削弱商业银行的初始信贷能力以及盈利能力 。其次 ,若个别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困难 ,很可能轻易引发难以控制的数字货币存款挤兑 ,更易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

李礼辉进一步指出,中国人口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支付市场规模同样是全球最大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一定要确保高并发市场里数字货币工具具备可靠性与安全性。

李礼辉总结指出,中国数字人民币具备几个主要特性。其一,采用间接发行模式,维持双层运营投放体系。其二,运用央行中心化管理模式,以此确保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靠,保证货币调控效率。其三,保持技术中性,底层架构不依赖单一区块链技术。其四,采取“账户松耦合 + 数字钱包”的方式。法定数字货币的钱包无需绑定银行账户,能够脱离银行账户,达成端对端的转移,减轻交易环节对金融中介的依赖,还能实现匿名支付。不在中国银行开户的外国人,也可获得数字人民币钱包,实现便捷支付。

数字人民币试点情况_电子支付有哪些方式_数字人民币能否取代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李礼辉称,数字人民币尚处于早期技术验证阶段,需经过成功的中期测试,才可能进行大面积推广。数字人民币与当前其他支付工具相比,具备两个优势。其一为凭证权威地位的优势。其二是有脱网交易的技术优势。它能够替代流通中的现金,这必将加快去现钞的进程。

问题二:虚拟货币会不会进入大众化的支付与交易场景?

李礼辉觉得,虚拟货币的发展存在经济层面的缘由,其一,它具备自身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在公有区块链的社区里,虚拟货币是参与者所认可的等价物以及支付手段。其二,虚拟货币存在市场需求,它能够实现匿名化、能够进行跨境交易,已然成为资金非法流动的工具,同时也成为了投机交易的工具。虚拟货币技术性存在缺陷,在去中心化的公有区块链架构下,全网验证需要超大规模的数据同步,节点运行能力需要达标且均衡,所以至今无法解决规模化可靠交易的问题。虚拟货币经济性存在缺陷,它缺乏足够的实体资产作为支撑,也缺乏足够的信任背书,价值不稳定,投机性过重。2018年比特币最低价格为3158美元,其相比最高价格下跌了84%,如今比特币又涨至一个高点,不过未来它仍存在下跌的可能性 。

李礼辉表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是成熟国家金融监管底线之一,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成熟国家金融监管底线之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成熟国家金融监管底线之一 。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和西方,法律都禁止非法证券发行,法律都禁止非法集资,法律都禁止非法金融交易等非法金融活动 。所以,虚拟货币目前还很难进入大众化交易场景,虚拟货币目前还很难进入大众化支付场景 。

问题三:超主权数字货币会不会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

李礼辉表示,法定数字货币因其法定地位以及国家主权背书而具备可信任的特质。其他机构的数字货币若要实现可信任,需满足诸多条件。其一,要有公众信任机构的信任背书。其二,需具备有商业价值的客户规模。其三,要有可靠高效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台。其四,要有可审计的金融资产作为支撑。其五,要有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 。

数字人民币能否取代支付宝和微信支付_电子支付有哪些方式_数字人民币试点情况

李礼辉介绍,自2017年起,高盛、摩根大通等跨国银行的数字货币进入金融市场,不过仅用于范围有限的金融交易。备受关注的是脸书主导的数字货币,它存在几个潜在优势。其一,有21家创始机构能提供充分信任背书,且在全球拥有超20亿客户群体。其二,凭借分布式对等架构和隐私计算技术,可建立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点对点、端对端交易和转账平台。其三,以硬资产为支撑,维护独立数字货币的价值。它在瑞士注册,然而它究竟能否获得发达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关键之处在美国 。

李礼辉进一步分析称,今年4月发布了《白皮书》2.0版,在满足美国要求方面有了显著进展。首先是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若其得以发行,它的数字货币系统基本依托依旧是美元,它极有可能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美国持续推进货币霸权的工具。第二是强化金融合规的标准,他们新的白皮书表明,今后他们会维持中心化的技术架构,并且他们承诺会制订严格的金融合规框架,还会制订全网风险管控的框架和标准。

今年10月13日,在G7财长和央行会议上,脸书发表声明,全球性数字货币若要开始运行,必须满足相关法律和监管的全部要求,其能否达标仍有待观察。

李礼辉觉得,只要获得美国批准,便有得到西方其他国家批准的可能。因它具备全球用户基础,故而极有可能快速发展成全球性的超主权数字货币。我们必须警觉的是,超主权数字货币或许会重构全球货币体系与金融体系。一是货币替代,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其地位本质上取决于公众的信任,弱小国家若遭遇重大困难,主权货币可能失去国民信任,进而可能被超主权数字货币取代。它可能从支付清算入手,进而逐步进入储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交易等领域,全面渗透大众的经济生活,不再依赖商业银行,也不再依靠第三方支付机构,全面争夺金融业市场,超越银行。所以数字货币有可能重构全球的金融模式和货币体系,这既是现实的挑战,也是未来的机遇。

李礼辉强调,数字货币在未来全球竞争里会处于核心位置,对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而言,数字货币国际化会对货币政策设计及流动性控制构成挑战,对于被他国数字货币替代的国家来说,本国主权货币地位将面临威胁,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会被削弱。所以,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法定数字货币的实现路径,完善底层基础架构。二是金融数字化需要制度创新,中国应在制度创新方面加快步伐。另外,数字金融会加深金融全球化,因此希望在全球规则制定过程中,中国不应缺席,要发挥话语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