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起小红书种草笔记不能挂淘宝链接,带货功能调整引关注

2025-07-16
来源:网络整理

下月起,小红书的种草笔记将不能挂淘宝链接了。

7月22日,有关“小红书自8月1日起将对平台笔记带货功能进行调改,笔记商卡即将被淘汰”的消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讨论。针对这一情况,青眼迅速与小红书取得联系,对方作出回应:“为优化用户使用体验,自8月2日起,小红书将暂停带货笔记中的外部链接权限,而直播带货的外部链接功能则将维持现状。”

正式关闭笔记带货外链权限

值得关注的是,小红书作出该决策的时间,与它启用有赞系统和淘宝外链的时间相隔不到一年,而与它实现与微信小程序店铺的互联互通仅隔了两个月。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的8月和10月,小红书的笔记功能已成功与淘宝及有赞平台实现连接;而今年6月,小红书又进一步与微信小程序店铺建立了跳转链接。尽管当时这项内测仅针对少数国际品牌,例如YSL和纪梵希等,但这一动作同样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此外,这些动作也被看作是小红书完善商业闭环的重要策略之一。

除此之外,青眼观察到,除了前面提到的外链之外,小红书上的笔记还能链接至品牌官方网站,消费者能够直接点击进入品牌官网完成购买。

小红书与那些外链的连接并未持续太久,那么为何选择关闭笔记功能中的外链访问权限呢?

小红书上的生态营销代理商指出,外链表现不佳可能是关键因素。她提到,即便是标注了赞助的笔记,点击率也相当低,更不用说带有外部链接的笔记,几乎无人点击。此外,用户普遍不习惯通过链接进行购物,导致转化率不佳,博主也因此收益有限。而且,笔记中嵌入的外部链接还会导致流量流失,相当于为他人做了嫁衣。代理商表示,实际上,消费者在小红书平台上直接完成购买,平台依旧能够从交易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这对业绩并无显著影响。

针对这一点,我国某知名品牌的营销部门负责人也提出了相近的看法,他指出:“小红书平台上的外链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在预料之中。带有链接的笔记难以避免地会显得像广告,从而对用户的体验造成负面影响。”

小红书带货笔记调整_小红书笔记外链关闭_小红书业务下单

针对这一决策,小红书官方的表态是:“旨在确保用户使用体验的持续优化”。另外,小红书进一步明确指出,“直播带货中的外链功能将维持原状不变。”

青眼在小红书上浏览时注意到,笔记中包含的外部链接数量并不多。至于那些在8月2日之前已存在的链接是否会遭到关闭,小红书尚未发布官方的说明。然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不进行编辑的内容可能不会受到波及,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可能会有所调整的可能。

回归强调分享本质

在回答青眼的提问时,小红书强调指出,该平台始终坚决打击私下接单等非正规广告行为,此举也是为了维护社区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从小红书所采取的众多措施来看,其对用户使用感受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公开信息显示,小红书这家平台于2013年正式成立,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生活方式分享型社交平台。在这里,用户们能够借助短视频、图文等多种方式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交流各自的生活方式,并围绕共同的兴趣展开互动交流。

小红书与其他平台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兴趣导向的消费和社交分享为核心理念,注重基于真实体验所建立的信任体系。在这里,每一位用户都扮演着“种草官”的角色,将消费决策中的信任托付给那些热衷于分享购物体验并创作高质量内容的普通个体。

小红书若想吸引用户,真实的产品体验分享和评价至关重要,是其吸引力的关键所在。显然,用户体验在小红书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若带货笔记中包含外链,其营销意味过于明显,这无疑会削弱用户之间分享时的信任感,从而对用户体验造成严重损害。小红书关闭笔记中的外链做法自然顺理成章;同时,它对私下接取广告等软性推广的严厉打击,实际上与前者有着相似的用意。

除此之外,小红书还显著地展现出了其对新品牌培育的强大功能。以完美日记为例,该品牌自2018年起便将小红书作为核心推广平台,发布了众多关于产品试色和种草的丰富内容,并确立了“内容促进产品销售,产品本身就是内容”的互利共赢合作方式。

这种以内容为核心、产品为纽带的方式进行“种草”,对于新品牌的成长大有裨益。在众多优质内容创作者,包括KOL和KOC的分享与推荐下,完美日记迅速塑造了其品牌形象:高性价比、高颜值设计、强大的推广能力以及快速的产品更新迭代,凭借其强大的内容力和产品力,不断吸引并积累粉丝。

小红书带货笔记调整_小红书笔记外链关闭_小红书业务下单

业内许多人士认为,小红书这一平台汇聚了国内一、二、三线城市中消费能力较强、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女性消费群体,这样的消费群体广泛且定位精准,为新兴品牌的崛起和迅速走红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与抖音、微博等其它平台相比,新品牌在小红书上启动所需的门槛和成本相对较低,使得新兴品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4月份,小红书官方推出了《社区公约》,并在其中明确阐述了“真诚交流、和睦相处”的社区理念。这些行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平台作为“分享型社区”的核心特色。

挽救危机

实际上,对于如何对“内容”实施高效监管,这始终是小红书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

依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自2016年起,小红书APP的运营主体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累计接到了20张罚单。这些罚单主要因平台内笔记内容违反了《广告法》和《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别是2019年,小红书收到的处罚次数达到最多,全年共有8次。

据悉,为重塑用户信任,规范社区内容,2019年5月,小红书推出了“小红心”评分机制,并对品牌合作人协议进行了更新,挥舞起整顿合作人和MCN机构的重锤。据公开报道,当时受到影响的KOL人数众多。一时间,舆论纷纷扰扰。

自2019年实施规范以来,2020年小红书在违法行为方面显著降低,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布,小红书去年所受罚单总数为零。然而,进入2021年,1月13日,“小红书App”因《告别宫寒!我们也要做一回“暖宫娘娘”》一文中包含“妇科”字样,违反了《广告法》,故遭受了2万元的罚款。

显而易见,小红书平台上,因“内容”与商品链接引发的消费者信任危机及平台风险,始终如同达摩克里斯之剑般高悬在头顶。

根据《国货崛起洞察报告》2020年的数据,我国四大主流社交平台微博、抖音、快手和小红书中,小红书的商品转化率达到了21.4%。到了2020年年底,小红书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1亿。正如人们所说,影响力与责任是成正比的。鉴于此,小红书在内容监管方面确实需要进一步提升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