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的党委书记兼局长郭奇表示,近些年,九龙坡区把城市更新作为重点,集中力量推动“大城三管”的实施,全力以赴解决民生问题,用细致入微的功夫对城市进行精心打磨。
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奇。
现今,九龙坡的城市风貌愈发迷人,“气质”也愈发出众,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因此变得更加惬意。
让公园装点生活
努力打造立体花园城市
郭奇指出,若要探寻“最美”之地,九龙坡区倾力打造的公园与游园是不可或缺的亮点。
中梁山花博园(一期)现已竣工并对外开放。该公园占地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精心打造了三角梅园、樱花园、杜鹃梅花园、茶花园、宿根园以及矿坑花园等六大主题花卉园区。其中,共种植了约140种乔木以及约170种灌木和地被植物。此外,新修建的3条步道在山顶的云峰寺交汇,成为了市民们亲近自然、体验生态的理想之地。
近日,九龙坡区首个以“棋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康隆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该公园占地约两万平方米,园内布置有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棋盘、精美的艺术雕塑以及丰富的文化小品,布局巧妙。在这里,市民不仅能享受休闲健身的乐趣,还能感受艺术的魅力,真是一举两得。
郭奇表示,在公园建设之余,九龙坡区巧妙地运用城市边缘的零散地块,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并与景观相结合,构筑了供市民休闲娱乐的街头绿地。以谢家湾金茂小学右侧的4000平方米空地为例,这块空地经过改造,已经转变成了一个以抗战兵工为主题的绿色驿站。
据悉,九龙坡区在今年内计划落成华龙家园社区体育公园、五台山公园以及彩云谷公园等一系列新型城市公园,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让“方便”更为方便
着力打造城市街头新风景
小小公厕,反映的却是社会大民生,折射的是城市大形象。
南北大道公厕。
九龙坡区在最近几年,针对公共厕所的建设与管理,实施了多项创新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选址的科学化、建设的多样化以及管理的精细化。在这些努力下,九龙坡区推出了不少富有创意的公厕,它们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郭奇指出,九龙坡区新建的公共厕所遵循“急需优先”的原则,并严格依照合理的间距要求,对选址进行科学规划。以公交车站“如厕难”为例,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整理,确定了13个公交始发站点的具体位置,并依据“每个站点一套方案”的原则,精心设计了13个解决方案,逐一解决了这一问题。
细心观察的市民不难发现,九龙坡区的每一座公共厕所都独具一格。在公共厕所的建设上,九龙坡区巧妙地将立体绿化的概念融入其中,公厕的外墙经过精心改造,披上了一层“绿装”,使得公厕得以巧妙地隐藏于环境中,与周围景观相得益彰,为城市增添了亮丽风景。
郭奇强调,公厕建设不仅要确保质量,同时管理亦需到位。九龙坡区正努力推进公厕向智能化、人性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已出台《公厕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实施了公厕管理服务的外包模式,并对六十座公厕进行了智能化的升级与改造。
人行道是市民每天出门都要看到、体验到的城市细节。九龙坡区针对“两线”——“两江四岸”滨江路沿线与城市主干道沿线、“三边”——市场、医院、学校周边、“四点”——核心商圈、广场公园、交通枢纽及历史文化街区等窗口地带,针对人行道存在“走不通、不安全、不舒适”等问题,积极推动人行道完善与提升工作,包括路面设施翻新、绿化景观的改善以及人行道占用问题的治理。现已完成对西郊支路、周君记支路、黄杨路、轨道5号线石桥铺站及凤西路站等人行道路面整治,累计达14.2公里;并对西郊路、谢小路等人行道秩序进行了整治,总长度为36.64公里。本年度内,计划对92公里的人行道进行完善和提升。此外,通过实施“马路办公”等措施,增设了7000多个停车位,并拆除了32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使得城市环境变得更加规范和有序。
近期,九龙坡区全面展开了车辆随意停放、渣土车未遵循规定路线行驶的专项整治“百日冲刺”活动,这一举措旨在确保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与便捷。
劳动者港湾是户外劳动者暂歇的场所,在九龙坡区,此类场所已设立38处。在管理层面,九龙坡区将劳动者港湾的管理工作融入“五长制”与“网格化”管理,同时结合“马路办公”进行巡查和检查,以此保障劳动者港湾的管理成效显著,服务质量温暖贴心。邮电支路社区的劳动者港湾推出了“小黄条”服务,劳动者们可以将餐盒提前放入这里的冰箱进行保鲜,志愿服务人员会逐一贴上“小黄条便利贴”,记录下约定的取餐时间和姓名,同时还会提前为劳动者们加热饭菜,这样既方便了他们及时享用热食,又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
近期开放的谢家湾红色管家劳动者港湾,其面积达到了约1000平方米,内部设有多个功能区域,包括便民服务区、休息区、阅读区以及生活服务区。此外,这里还配备了丰富的书籍资源,如小说、杂志和散文等,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书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