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拥有悠久的过去和辉煌的文化。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以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全县地域辽阔,总面积达2729平方公里,下辖7个镇,人口总数约为15万人。这里光热水土资源充沛,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曾于80年代荣获“全国一熟制地区粮食单产冠军县”的荣誉,以及“全国玉米制种第一县”的美誉,声名远播全国。“中国枣乡”“中华老字号”产品临泽小枣美名远扬。
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境内地形平坦,年均日照时长达到3052.9小时。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及其支流流沙河蜿蜒流淌,祁连山的雪水滋润灌溉,滋养了临泽这片土地,使其成为历史悠久的灌溉耕作区域。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已知的主要包括锰、铁、铜、金、煤炭、凹凸棒石、海泡石、石膏、石英石以及矿泉水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凹凸棒石的探明储量高达13.6亿吨,其开发潜力巨大。此外,该地区交通网络发达,交通线路密集,形成了立体的交通体系。兰新铁路、兰新高铁、连霍高速公路以及312国道均穿越该区域。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全省首个通用航空机场也在此建成。
绿色生态农业正迎来繁荣兴旺的景象。在我国,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昼夜温差显著,这些自然条件为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诸如玉米种子、临泽小枣、红沟葡萄以及高原夏菜等绿色农产品,以其优良品质而声名远扬。临泽县正集中力量建设现代种子产业和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两大产业园区,已建成25万亩玉米制种基地、25万头牛养殖基地、10万亩蔬菜种植区、10万亩红枣和葡萄种植区以及2.6万亩戈壁农业生产区。其中,玉米种子产量占据了全国玉米用种量的13%。该县同时也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县、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全省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牛羊产业大县以及设施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示范县,并被纳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试点县。
新兴生态工业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凭借丰饶的矿产资源以及农畜产品的独特优势,正着力培育凹凸棒石、通用航空、风光电新能源等三大产业集聚区。凹凸棒石产业依托国家绿色催化智库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的技术支持,大力推动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并成功举办了全国凹凸棒石高峰论坛;张掖通航产业园已有6家企业入驻,成为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园的示范区域,神龙无人机、动力伞、固定翼飞机的生产线调试完成,泛美、金汇的低空旅游、飞行培训、空警巡查等业务运行顺畅,融万、神龙公司被认定为全省重点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绿色食品加工集中区吸引了29家企业入驻,现已具备30万吨农产品加工和3000吨中药饮片的生产能力。
全域生态旅游业的潜力十分可观。在我国境内,丰富的地貌形态包括戈壁沙漠、七彩丹霞、河流湿地以及绿洲田园等,这些地方不仅是老子出关、西游记中高老庄招亲和流沙河收沙僧为徒等历史传说的诞生地,还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尤其是“七彩丹霞”景区,其美景堪称绝世,被誉为“全球最令人难以忘怀”的风景之一,同时也是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打造8家A级景区、设立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性的生态马拉松、垂钓比赛、轮滑联赛等知名赛事接连举办。央视播出的反映脱贫攻坚的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中,超过90%的镜头是在临泽取景,该作品荣获全国节目交易会“最受欢迎电视剧奖”。该地被评为“2020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并被授予“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创业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坚定不移地将绿色与水资源视为最显著的生态优势,将清洁与美丽作为城乡居民的共同愿景,全面协调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综合治理,全力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河湖连通、十四万亩生态公益林供水绿化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同时深入进行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使得绿水青山、清洁美丽的生态特色尤为显著,因此成为全省唯一、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试点县。县镇村三级构建的农村电商服务网络完善,商贸流通的基础设施不断进步,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佼佼者。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加强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评估连续多年稳居省市领先地位,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试点县。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营造了重视、尊重、亲近、富裕商人的社会氛围,成为了投资者和创业者向往的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