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警方通报二维码盗刷案:手机销售赵女士收款码资金离奇被转走

2025-07-16
来源:万象资讯

“我明明出示的是‘收款码’

可是为什么

我的钱却被扫走了?”

近日

湖南警方通报了一起

令人警醒的“二维码”盗刷案件

从事手机销售的赵女士

遇到了一件“怪事”

在通过视频

向“客户”出示收款码后

账户里的资金却被离奇转走了

到底什么情况?

商家出示“收款码”

几秒内竟被盗刷超千元?

二维码盗刷案件_企业支付宝要付款码吗_支付宝付款码盗刷

央视新闻报道,在2024年7月,赵女士遭遇了一位陌生人发起的好友申请,对方表明了购买手机的意愿。在型号和价格达成一致后,对方提出了使用支付宝进行转账支付的要求。

“老板,你的收款码扫不出来!”

“图片不行啊,老是付款失败。”

“这样我们微信视频,我指导你操作……”

……

赵女士出示了支付宝收款码,然而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脱,声称无法完成支付,进而提议通过视频通话方式来完成这笔交易。

赵女士向对方出示收款码的瞬间,1400多元便被迅速划走。待她意识到情况不妙,对方早已将她从通讯录中删除。紧接着,赵女士决定向警方报案。

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展开案件调查,不久便查明赵女士被盗窃的款项已转入广州市一家便利店的账户中。

经过对现有线索的整理与分析,警方察觉到这是一起案件,犯罪分子是利用受害者对“付款码”等支付信息缺乏保护意识,从而实施了“盗刷”行为。

办案人员观察细致,察觉到在使用支付宝的“收付款”功能时,最先呈现的是“付款码”界面。若要查看“收款码”,必须手动进行一次切换操作,才能进入相应的页面。

赵女士遭受盗刷的款项中,包括两笔金额,分别是499元和999元,这两笔钱均在支付宝设定的免密支付限额范围内。

警方分析认为,作案者在支付宝的“付款码”与“收款码”切换的瞬间,对受害者的“付款码”进行了截取或拍照,并趁机借助“免密支付”功能,盗取了受害者的资金。

经过民警的深入分析,一个以黄某为头目的犯罪团伙逐渐显现,该团伙长期在湖南、广东等地区进行盗窃活动。

该犯罪团伙由7人组成,他们采用“隔空”技术盗刷付款码进行作案,累计作案超过200起,涉及金额超过一百万元。目前,黄某等7名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这类诈骗并不罕见

已有多人中招

二维码盗刷案件_支付宝付款码盗刷_企业支付宝要付款码吗

警方指出,众多支付工具的收款与付款码普遍存在设置上的缺陷,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利用的空间。

此前,全国各地也出现了多起类似盗刷案例。

2024年5月,南京建邺区一家酒店的前台接待王女士接到了一通电话,来电者表示计划不久后预订房间,并询问了房间的费用和周边环境情况。

两人随即互加了微信,第二天,对方便决定预订了房间。在支付费用时,王女士把酒店收款二维码的图片传给了对方。

对方突然拨通了视频通话,解释说由于酒店收款账户存在额度限制,款项需要先转入她的个人账户。

王女士并未过多犹豫,便亮出了自己的个人收款二维码,在视频中向对方展示。然而,对方却迅速挂断了电话,紧接着,王女士的手机上便显示出了被扣除的950元款项。

警方进一步指出,犯罪分子有意利用视频通话手段,向受骗者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一方面,通过视频制造出一种仿佛面对面的错觉,使得受害者降低了自己的警觉性;另一方面,视频内容中的要求迫使受害者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出回应,使他们无暇深思熟虑。

警方提醒:

可设置“付款码”隐私保护

关闭免密支付

警方指出,民众需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对支付相关资料严加保管,切勿轻易向他人透露。

可设置“付款码”隐私保护,关闭免密支付,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支付宝付款码盗刷_二维码盗刷案件_企业支付宝要付款码吗

“一开一关”,手把手教你护住“钱袋子”。

开启“付款码隐私保护”

进入支付宝应用后,导航至【收付款】功能——在页面右上角找到并点击【···】图标——在弹出的选项中挑选【付款码隐私保护】——激活该隐私保护功能。

关闭“免密支付”

启动支付宝应用——在界面右下角找到并点击【我的】选项——接着在屏幕右上角点击【设置】按钮——进入设置菜单后,选择【支付设置】——在此页面中找到【免密支付】功能——最后,将该功能关闭。

此外

商家要提升法律意识

不可轻易给可疑人员进行扫码

一旦发生财产损失

要第一时间报案

总而言之

在网络上涉及金钱交易时

一定要谨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