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城门后,小红书的电商业务提速。
六月,小红书平台全新推出了“友好市集”这一活动,活动期间,所有商品均可享受八五折的优惠。
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这一活动系小红书持续进行的常规举措,并不仅限于六月份这一时段。
他表示,今年并无618大型促销活动。小红书电商平台并不采取低价策略,因此618的促销活动并不适合他们。
小红书从前在大型促销活动中尝到了甜头。在去年的618和双十一等购物狂欢节上,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今年小红书决定不随波逐流,打算以独特的方式开展电商业务。
在618活动前夕,该平台先是与京东、淘宝建立合作关系,为两大电商巨头引流。紧接着,它又对自身的五大经营功能进行了升级,从而实现了社区与电商的深度融合。
并行发展,该平台拥有三亿活跃用户,它并不愿意仅仅成为大企业们的附庸。
放弃大促
不凑大促的热闹,小红书造了一个电商场子。
友好市集并非单一的活动,它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商品形式及质量标准。小红书官方表示,该市集将成为其电商平台核心发展区域之一。
该市集源自小红书电商对“购物”板块的名称变更,如今在用户个人主页的左上区域,占据了显眼的地位。与此同时,它还出现在众多直播间的右上角,用户只需轻点即可进入市集。
改名后,要求更加严格,报名的商家需满足“三好”条件:商品需受消费者喜爱、服务需周到、价格需公道,具体包括90天内累计获得的好评数需超过20条;30天内需保持最低价格;同时承诺24小时内发货、提供运费险等服务。
小红书为此下了血本,给钱又给流量,提供“最大力度的激励”。
入选商品不仅能够获得平台提供的“300-50”元优惠券支持,还能享受10亿社区流量的倾斜,并且在用户在评论区互动或群聊成交时,佣金将完全免除。
后两者,堪称小红书最核心的成交入口。
小红书平台上,频繁出现用户在评论区寻求链接的请求,据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此类评论日均达到370万条。
为了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该平台持续保持着严格的监控措施。如果博主在笔记的评论区发布了有关品牌或店铺的信息,这些评论极有可能遭到平台的删除,甚至可能面临流量限制的处罚。
今年四月,恰逢与淘宝宣布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之时,小红书内部亦展开了大规模的放宽政策,向所有用户全面开放了评论区中的挂链功能。此举使得商家、普通用户以及博主们均可通过点击链接,轻松实现商品购买。从发现产品到完成交易,整个过程实现了无缝对接。
对于品牌们和博主们而言,这是一个红利。
例如,一旦某篇热门笔记新鲜出炉,博主并未附上购买链接,商家便有机会在评论区插入链接,从而截取笔记带来的流量,亦或是与博主携手,补充商品购买途径,这样一来,商家促成交易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一位服务商如此向记者阐述。
友好集市举办的活动,再度推出免除佣金的政策,以此吸引商家在评论区完成交易。小红书似乎有计划将其塑造为一个全新的竞争领域。
打开城门
为了实现“上链接”,即使牺牲用户体验也在所不惜,这或许是小红书电商采取的一种防御策略。
自五月以来,小红书陆续与淘宝、京东达成了合作关系,在平台内部投放了推广广告,广告中可以直接嵌入外部商品的链接,用户一旦点击,便会直接跳转至淘宝或京东的页面。
经过四年的等待,小红书再次投身于电商导流领域。在2021年,它曾向淘宝提供外部链接的权限。然而,在深思熟虑用户体验之后,它选择关闭了这一功能。
再度打开城门,小红书的目的很明显,卖流量,增加广告收入。
往昔,小红书未能实现商品外链的畅通,品牌在评估种草成效时,主要依赖小红书与淘宝、京东等平台构成的小红星、小红盟数据系统。此方法颇为繁琐,且精确度不足。若直接设立链接,转化率将显著提升,且数据监测将更为直观明了。
因此,小红书吸引了更多商家进行广告投放,从而丰富了自身的资金储备。目前来看,该平台约七成的收入都来自于广告收入。
然而,不少商家却担忧,小红书可能会因此导致其构建独立电商生态圈的步伐放缓。
若能直接在淘宝进行交易,那么众多的小红书店铺将面临何种境遇呢?而且,淘宝的收费远低于小红书,退款速度也更为迅速,那为何还要开设小红书店铺呢?
在向行业巨头敞开大门的同时,小红书还需努力维护自身领域的稳定,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小红书团队,其实有所保留。
例如,与淘宝建立合作关系后,首先对外开放的是天猫的商家群体,这一开放是受到邀请的,初始开放的品类包括美妆、个人护理、运动与户外用品以及大健康产品等。在这些领域,主要以标准商品为主,而这些正是小红书相对较弱的部分。
以美妆产品为例,蘑菇街MCN的总经理梵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同样的商品在小红书上的售价普遍高于其他平台,这导致其销售状况并不理想。许多消费者在通过小红书搜索产品并比较价格后,会选择在其他渠道进行购买。
不如索性选择流量销售。小红书设定了较为严格的筛选标准。以“红猫计划”为例,参与店铺的体验评分需达到4.5分以上,同时,其投放预算需超过5万元,每日预算也要在5000元以上。
对外,我们采取了有限的开放策略;而在内部,小红书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通过举办“友好市集”等活动,以及开放评论区蓝链等方式,积极营造站内的电商氛围。
身价上涨
加速商业变现之际,小红书的估值又涨了。
小红书的最新评估价值已经攀升至260亿美元,依照现有的汇率换算,其金额约合人民币1867亿元。这一数字是B站市值的3倍,更是微博市值的11倍之多。
仅依赖广告盈利,小红书可能很快会遇到商业发展的瓶颈。同时,若过分追求流量,它可能会变成一个纯粹的营销场所。
电商业务的进展,很大程度决定了小红书的身价。
历经数年的努力,小红书已初步构建起电商基础设施,然而其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到了2024年,其总成交额(GMV)已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若电商业务能够持续扩大规模,其价值有望进一步攀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APP
商家规模不足、商品不够丰富,是制约小红书电商的短板。
往昔,小红书上的典范案例主要涉及以董洁等人为代表的精选商品电商。至2024年,官方首次提出“生活风格电商”这一概念,着重推动店主直播带货,同时积极向产业链延伸,吸纳更多优质商家,以此扩充商品种类。
整体市场规模尚小,因此过去鲜有品牌选择在小红书上设立店铺进行商品销售;彼时,非标准化产品和中小型商家构成了销售的主力,而实现规模化增长则显得尤为困难。
这两年,用户的购物心智逐渐养成,来的品牌多了。
记者观察到,在友好市集的直播销售排行榜上,诸多知名品牌直播间尤为突出,诸如丸美、毛戈平美妆、石头清洁、蕉下以及索康尼等。
商业化的步伐加快,小红书平台上内容、电商和广告之间的分界线变得日益模糊不清。这一变化对内容社区的特色产生了冲击,进而影响了用户的整体体验。
针对新近推出的评论区蓝链功能,外界普遍担忧,这种门槛较低的“暗广”形式可能会对社区的信任体系造成破坏。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随意浏览平台上的热门笔记,会发现其评论区几乎全被商品链接所填满。“看来评论区将要变成一个个流动的小摊了。”有用户这样感叹道。
即便是博主,也不敢贸然在评论区上链接。
广告将会有明显的标记,用户享有了解其性质的权利。若在评论区中嵌入链接,这很可能会被视作隐蔽的广告,进而可能导致用户对博主产生怀疑。这是某位博主的观点。
要维持身价,小红书仍需在社区和商业之间,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