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镇江:历史名城的多面风采

2025-07-16
来源:万象资讯

【地理位置—历史—气候—旅游资源—经济—交通】

各位旅客,请看,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之地,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正熠熠生辉,那正是风光旖旎、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镇江。

镇江市坐落于江苏省中心地带,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傲然屹立在祖国两条重要水系的交汇点,京沪铁路东西向贯穿其中,四周被群山环绕,一面临江,自古以来便是长江下游关键的商贸城市和军事要地。宋朝时期,因其气势磅礴、地势险要,足以掌控长江南北,守护江防,因此得名“镇江”。自1985年起,镇江荣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同年,镇江港跻身全国十大港口之列,成为长江流域第三大港口,并向外国船只敞开大门。

镇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根据史书的记载,它拥有超过3000年的漫长历史。在西周时期,它是宜侯的封地;到了春秋时期,它被称为朱方;战国时期又改名为谷阳;秦朝时更名为丹徒;三国时期又以京口为名;南朝时期则称作南徐州;隋朝时改为延陵县,并设立润州。直到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润州被晋升为镇江府,从此“镇江”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镇江地处要塞,其气候深受海洋影响,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均气温达到15.4摄氏度,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日照充足,年均日照率高达47%,全年日照时长超过2000小时。该地气候特点鲜明: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变化明显;春天阳光明媚,夏天炎热多雨,秋天天空高远,秋高气爽,冬天干燥且略带寒意;年降水量适中,且季节分布较为均衡。这种典型的江南气候对农业生产及旅游事业非常有利。

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区_镇江网站建设找思创网络_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

镇江依山傍水,东西南三面山峦连绵,北边宽阔的长江画卷般展开,这是一座自然造就、巧夺天工的知名古城。“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被誉为“城市中的山林”。镇江是我国重点扶持的旅游城市之一。全市拥有焦山碑林与丹阳南朝陵墓石刻这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市区内的“三山”风景区和南郊风景区被评为省级风景区;此外,市区周边还分布着茅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宝华山省级山林自然资源保护区。

镇江的风景名胜丰富多彩,既拥有真实的山川景色,又展现出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其中山峦、水域、古迹、洞穴、港湾、泉水等各具特色,各领风骚。

金山以其绮丽著称,焦山以其雄伟闻名,北固山则以险峻见长,这三座山形态迥异,合称为“京口三山”,在东南地区享有盛誉。

水,是指扬子江、古运河组成的水上游览特色;

古,是指古城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

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_镇江网站建设找思创网络_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区

洞,是指市郊的彭公水晶洞、茅山华阳洞等洞天奇观;

港,是指西津古渡、镇江港等港口;

泉,是指金山“天下第一泉”等一系列泉址。

市区内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共有四处被誉为“天下第一”:分别是“天下第一江山”的北固山,“天下第一泉”的中泠泉,“江山第一楼”的多景楼,以及“江山第一亭”的凌云亭。

风格迥异的“四塔”包括:江天禅寺的慈寿木塔、甘露寺的卫公铁塔、西津古渡的昭关石塔以及鼎石山的僧枷砖塔。

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_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区_镇江网站建设找思创网络

拥有神秘魅力的“四洞”包括:金山之白龙洞、法海洞、焦山之三诏洞以及南郊的莲花洞。

镇江位于长江经济开放带以上海为引领的“龙颈”地带,是长江三角洲沪宁经济走廊上的一个重要城市中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镇江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跻身全国前50名。目前,镇江下辖京口、润州两个区和丹徒县,以及扬中、句容、丹阳三个县级市。全市的总面积达到了3779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了263万。其中市区面积247平方公里,人口约52万。

自建国至今,镇江对大运河进行了疏浚,并建成了能容纳万吨级货物的码头,实现了与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五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上航线联通。铁路与公路交织成密布的网络,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镇江东西两侧分别拥有南京和常州两大机场,这些设施共同构成了一个江河湖海相连、海陆空立体交通的综合性交通网络。

镇江的气候宜人,使得整年都适宜旅游,交通亦十分便利,同时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服务配套完善,这一切都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镇江,位于长江南岸的璀璨明珠,将以其更加迷人的风姿,热烈地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