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总是不回信息
对你态度冷漠?
你是否担心TA出轨?
只需提供微信号
就能轻松获取TA的聊天记录。”
上面的内容真的能够实现吗?
“隔空”窥探聊天记录真的可行?
近期,苏州常熟的吴女士试图查阅男友手机中的对话内容,于是她找到了一位黑客。然而,在一系列操作后,她不仅未能找到所需聊天记录,反而付出了将近8000元的代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吴女士通过网络途径搜寻,意外发现了一名黑客。该黑客在得知她的具体需求后,向她推荐了一款软件。据黑客所述,只需支付450元,这款软件便能够解锁他人的手机,并允许她随意浏览相关信息。
吴女士心急如焚,未加深思熟虑,便迅速下载了相关软件,并毫不犹豫地支付了450元。她原本以为这样一来,就能立刻查看到男友的聊天记录,然而她未曾料到,更大的困境还在前方等待着她的发现。
注册账号成功后,软件界面频繁弹出“请购买激活码”、“请提供实名认证信息”、“请购买套餐以激活设备”、“请进行授权”、“请缴纳保证金”等不同提示,且每一次提示均要求支付相应费用。
吴女士在不知不觉中,支出已接近8000元,然而并未能解锁所有功能,更别提解锁男友的手机。直至此刻,她方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PART 01
诈骗套路分析
骗子们常常在网站上发布小额广告,亦或是在问答区域中主动提问并自答,以此来吸引他人关注。
诱使受害者提供联系方式,骗子便谎称掌握专业手段,声称只需提供微信号即可轻松获取对方聊天记录,其收费通常在数百至数千元之间。
赢得信任后,骗子便以诸如“启用功能”“缴纳保证金”“支付押金”等借口,迫使受害者反复进行转账操作。当受害者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时,骗子便会立刻将受害者从通讯录中删除,消失得无影无踪。
PART 02
网警提示
所谓的查询历史对话、解锁密码、追踪手机位置等做法都是违法的,它们涉嫌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请大家切勿尝试或轻信这类调查服务。
《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均对公民个人信息享有法律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也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进行了具体阐述。务必牢记,绝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若察觉到涉嫌违法的个人或组织,务必及时向警方进行投诉。在遭遇此类诈骗行为时,必须迅速拨打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