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标志着“国际幸福日”的到来,在这一天,联合国公布了《2024年度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报告揭示,在参与调查的143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荣膺“最幸福国家”称号,已连续七年位居榜首,其后依次是丹麦、冰岛以及瑞典。
美国《时代》周刊在19日的报道中指出,30岁以下的美国人的幸福感出现了显著下滑,这一现象导致美国在全球排名中首次下滑,从2023年的第15位降至今年的第23位。与此同时,西欧多个国家的排名也有所下滑,而阿富汗和黎巴嫩则位列榜单末尾。
报告揭示,我国在本年度的受调查国家与地区中位列第60位,相较于去年同期的第64位,实现了4个名次的提升。
英国牛津大学的经济学专家、本报告的编撰者之一扬·伊曼纽尔·德内夫指出,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年长者,年轻人普遍感受到更为强烈的孤独感。他认为,诸多原因共同作用,使得年轻人的幸福感有所下降,这些原因包括社会阶层差距的扩大、社交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经济不平等问题使得年轻人相较于以往面临更大的购房难题。
自2012年开始,联合国每年都会推出《全球幸福指数报告》,这份报告综合考量了各国及地区的人均GDP、社会支持体系、预期寿命、个人选择自由、国民的慷慨程度以及社会的廉洁度等多个维度来进行排名。(吴锦)
获取更多信息或寻求合作机会,请关注中国经济网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名称:中国经济网,公众号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