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快手公布三季度业绩:收入利润双增长,电商稳步发展

2025-07-18
来源:网络整理

本报编辑袁传玺

11月20日,快手对外发布了截止至2024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公司在报告期间的总营收达到了31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4%。在这其中,核心业务收入,涵盖了在线营销服务以及以电子商务为主的其他服务,实现了近20%的同比增长。此外,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4%,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

电子商务业务稳步增长

具体来看,在报告所涵盖的期间,快手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实现了176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这种网络营销收入的提升,与公司用户参与度的持续提升密不可分。在这一期间,快手应用的日活跃用户数和月活跃用户数分别攀升至4.08亿和7.14亿,同比分别增长了5.4%和4.3%。快手应用的日活跃用户平均每日使用时长达到了132.2分钟,与此同时,该应用的总使用时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3%,而日均直播与短视频的播放量更是接近了1100亿次。

第三季度,快手电商的商品交易总额实现了15.1%的同比增长,达到了3342亿元人民币。从供应端分析,第三季度的月均销售商家数实现了40%以上的增幅,快手平台新加入的商家数量也增长了30%以上,报告期间商品种类数量提升了20%以上,短视频带动直播间交易的总金额环比增长了近40%,而泛货架电商的GMV则持续稳定增长,其占比达到了总电商GMV的27%。

快手第三季度业绩_快手业务24小时_快手电商GMV增长

快手公司透露,其在平台上的中小型企业业绩实现了超出预期的增长,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公司推行了斗金计划、启航计划、扶摇计划等一系列业务战略,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充裕的初始流量支持,并持续致力于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在直播领域,报告期内,快手实现了高达93亿元的直播收入,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降幅进一步缩小;在搜索业务上,快手通过优化搜索结果页面,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进而大幅提升了搜索的普及率。进入2024年第三季度,平均每月使用快手进行搜索的用户数超过了5亿,日平均搜索量同比增长20%,达到了7亿次,而单日搜索量峰值更是突破了8亿次。

艾媒体咨询的首席执行官张毅向《证券日报》透露,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快手的表现持续向好。首先,其活跃用户数有所提升,并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再者,公司在提升自身实力方面有了显著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电子商务以及广告这两项主流业务。最终,该公司在成本管控、销售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运营效率上表现卓越,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推动了公司市场营销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AI应用驱动业务正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快手在大模型领域的布局主要聚焦于内容理解应用、推荐大模型以及视频生成这三个关键方向,并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正致力于算法、应用及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创新。在模型培训和投资环节,快手倾向于与自身现有业务进行深度合作,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依据财务报告显示,在2024年的第三季度期间,公司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相关的营销资料,其日平均消耗金额已突破2000万元大关。

快手电商GMV增长_快手业务24小时_快手第三季度业绩

数据显示,至2024年上半年,快手AIGC视频的顾客覆盖率已经攀升至24%。在商业内容的制作领域,磁力创作平台每日生产的短视频素材数量已超过十万,这充分展示了公司智能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中的广泛推广及其显著的成果。

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大模型技术方面,今年六月,快手公司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视频生成大模型产品“可灵”,这一产品对于快手视频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紧接着,在七月六日,公司又对“可灵”进行了第三次重大版本的更新。此次更新后,网络端正式上线,该模型整合了文本生成图片、文本生成视频以及图片与视频转换等功能,旨在为用户带来一站式的视频及图像大模型服务。到9月30日为止,可灵经历了十次升级,吸引了超过500万用户,共同创作了超过5100万个视频以及1.5亿张图片。

一位匿名行业分析师向《证券日报》透露,快手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成就。该公司自主开发的精神AI和快乐大型模型在视频制作与语言处理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还推动了商业应用的拓展。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升级,快手在人工智能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快手公司首席执行官程某微笑着表示,快手持续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模型等先进技术,贯穿于材料的生产、解读、分发以及执行等环节,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的直播服务以及营销语言模型技术的应用,这不仅显著提升了内容的生产效率,还大幅增强了转化效果。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快手外部循环业务的不断恢复促进了广告收入的稳步提升,尽管直播收入有所下降,但公司仍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对于公司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战略推广以及平台生态和商业化的增长动力,我们保持乐观态度,并预期未来利润率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