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至两个月前的1月8日,微信平台正式推出了小程序功能。一时间,“小程序将成为新的风口”、“APP时代已终结,小程序时代来临”等声音此起彼伏,仿佛预示着一场变革性的新时代即将拉开序幕。然而,这股看似即将燎原的火焰,却在春节过后悄然熄灭了。
一个备受期待的重大突破,为何在市场上出现了如此剧烈的波动?小程序的命运是走向终结还是持续发力?微信新推出的六大功能,究竟给小程序带来了哪些支持?小程序的未来发展将会呈现何种态势?
微信新功能一经发布,IT时代网便迅速采访了我国首批小程序第三方开发商——小云世界,并与赵健博士就小程序的当前状况及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交流。
赵健,担任小云世界的合伙人,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博士学位。他曾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2012年,他创立了安米网。2015年,他带领安米团队加入光音网络。2016年,他领导团队推出了小云商户小程序、小云商户电商版小程序以及小云社群小程序等三大微信小程序制作平台。截至目前,已有近400多家商户、中小企业、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群,通过小云世界的小程序定制服务,打造了各自专属的小程序。
赵健:我们只想专心做小程序
赵健,作为小云世界的合伙人,在2016年1月张小龙的演讲会上,对张小龙所透露的信息——微信即将推出应用号,即目前我们所熟知的小程序——表现出了极高的洞察力,他敏锐地察觉到,移动轻应用的春天已经到来。
赵健深知,身为国内首批手机应用在线制作平台的创业者,他明白移动应用尽管操作简便,但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障碍。因此,为普通用户创建一个易于定制的自助开发平台显得尤为迫切。于是,他迅速在内部成立了小程序制作平台的开发小组。
2016年9月,小程序开始内测之际,小云世界迅速推出了首个国内针对网络社区、地方网站及公众号的小程序制作平台——小云社群小程序。紧接着,小云世界团队持续保持每月推出一款新产品的节奏,相继推出了小云商户小程序、小云商户电商版小程序,这两款小程序分别服务于本地商家和电商企业。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发布后的第二天,小云世界随即对外公布,三大小程序制作平台同步上线,旨在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地打造属于自己的微信小程序。
官方数据表明,小云商户小程序制作平台具备信息展示、店铺管理、订单处理、在线充值、会员体系、在线预约等多项功能。此外,它还提供了会员卡、限时优惠、附近商家推荐等实用工具。这些功能和服务助力本地商家,如文化传媒、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教育母婴、丽人美容、旅游酒店等,迅速搭建起一个微信端的O2O平台。
小云商户电商版平台制作平台不仅涵盖了商品展示、店铺管理、促销推荐、支付储值、订单管理、会员体系、地址管理等多项功能,而且还提供了秒杀、团购、优惠券、会员卡等实用工具。这些功能与工具能够助力企业、商场、超市、电器城、服装店、零售商等迅速搭建起一个微信端的电商平台。
小云社群小程序制作平台涵盖了浏览、评论、互动、社交、话题、购买、群组等多种个性化功能。它集成了轻门户和微论坛两种模式,能够满足运营者在内容发布、互动交流、会员群组管理、统计分析和广告营销等方面的需求。这使得每个媒体和区域论坛都能构建起一个全新的网络社群。
微信的“亲生儿子”为何也忽冷忽热?
小云世界办公场景
赵健指出,小程序旨在弥补服务号的不足,为线下商家提供支持。使用小程序,消费者体验如同操作一个应用,其中既包含服务也涵盖产品。他进一步强调,小程序能够将实体企业的线上线下业务实现无缝对接。
业界对小程序抱有对其作为新型流量平台的期望。小程序被视为微信的“亲生孩子”,绝大多数使用小程序的用户都希望通过微信来获取流量,尤其是商家,他们希望利用小程序进行营销、分享和吸引粉丝,不断实施各种诱导和激励措施,促使用户层层级级地进行分享。然而,实际上小程序上线后并未开放大量流量入口,这导致许多人对于小程序感到失望。
赵健对此作出回应:首先,小程序的设立目标是构建一个与APP、H5相媲美的标准体系,作为微信大家庭中社交、阅读、支付等核心功能的一部分,绝不可能因追求短期利益而损害其长期发展。其次,当微信公众号刚问世时,遭遇了广泛的营销行为,但微信现已不希望小程序被用作营销工具,而是期望为其营造一个健康、均衡的生态环境。
从盲目狂热到理智的转变过程,从热转冷这是业界最直观的感受。
微信的方针是如此,或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小程序将不会享有独家的营销特权,然而微信必定会赋予小程序那些H5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归根结底,小程序是微信的核心力量。
APP已死,小程序当立?
赵健持续看好小程序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3月底,微信平台接连推出了十余项新功能,同时,对第三方平台及附属小程序的开放政策也相继出台,这些举措显著降低了小程序的进入门槛,有望进一步推动小程序的广泛应用。
在公众号平台,对小程序进行了更多的关联与流量引导,同时逐步以小程序取代公众号菜单中的H5页面,并突出指出用户只需在公众号菜单底部点击,便能轻松打开小程序。此外,对于商家来说,一个更加令人欣喜的利好消息是,小程序具备向粉丝发送信息的功能,能够主动触及一部分用户。
除此之外,若商户已在实体店拥有常规的链接二维码,那么他们现在可以登录小程序管理界面进行设置。顾客只需扫描那些现有的线下常规链接二维码,无论是普通链接、优惠券还是蓝牙连接,都能直接进入小程序。这一举措表明,微信终于为小程序开发者们打开了线上流量获取的新渠道。
然而,他并不赞同“应用程序已走向末路,小程序应取而代之”的观点。他坚信,或许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小程序、应用程序以及H5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赵健表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布局特点使得大型应用程序成为了主要的入口。然而,安装这些APP的成本相当高昂,用户获取成本也在不断攀升。除了铁杆粉丝,其他用户往往难以对APP产生依赖感,他们更倾向于使用那些耗流量、内存和电量都较少的轻应用。这些轻应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可能会被用户卸载,或者沦为无人问津的僵尸APP。既然微信小程序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为何还要在手机上安装那些不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呢?相较之下,小程序显然更为合适。
赵健提出,要判断是选用APP还是小程序,首先应考虑使用场景是否适宜APP,其次要评估功能是否非APP不可。若这两方面均不适用,那么选择小程序搭配H5会更为恰当;H5技术主要用于在朋友圈中进行分享。
有趣的是,微信在发布6项新功能仅隔一日(即3月28日),便与摩拜单车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入驻了微信的“九宫格”界面,由此,摩拜单车所张贴的二维码自然而然地转变成了小程序的入口。摩拜单车产品负责人杨毓杰指出,用户只需扫码即可快速进入小程序,该小程序的使用频率在之前的5000万次基础上实现了翻倍增长,有效降低了摩拜单车首次吸引新用户的成本。
我们的终极目标,便是让小程序迅速普及至大众,这意味着您只需花费两三千元,便能迅速拥有一款小程序;或许到了明年,小程序将成为众多中小商户的必备工具。赵健如此表示。
业界普遍观点认为,当前市场注重成效,商家普遍追求流量。然而,小程序是否能够助力商家高效获取大量流量,尚待观察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