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收割时代终结,小红书成生活方式决策者,品牌何去何从?

2025-07-19
来源:万象资讯

来源 | 氢消费出品ID |

流量获取始终是品牌推广的关键策略,似乎只要掌握了大量的流量,便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份利益。

时代在变迁,那个流量收割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正进行着一场关于用户资产的激烈角逐。

到了2025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再首选电商平台,而是倾向于先搜索“真实体验”相关内容。小红书已不再是过去的“流量集中地”,它已经转变成为“生活方式选择顾问”。

这意味着什么?

算法预判、内容双引擎

在众多平台陷入价格战和GMV争夺战之际,小红书已实现用户群体的升级,其3亿月活跃用户中,Z世代用户占比达到43%,而高线城市女性用户贡献了超过60%的消费力。值得注意的是,有70%的用户在购买商品前会先搜索小红书上的笔记,而不是直接跳转到电商平台。

那么,品牌该如何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呢?

品牌如何借助“公域推广——形成闭环——私域重复购买——效应扩散”的完整生态体系,完成从流量获取到资产积累的转变?

首先,在流量获取()阶段,算法预判需求,抢占用户心智入口。

小红书的算法已升级至“需求预判”,搜索流量在其整体流量中占据了近半壁江山。对于品牌而言,若想在搜索流量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采取关键词SEO与搜索广告相结合的策略,以吸引那些高度意向的用户群体。

以美白精华类品牌为例,该品牌借助“美白精华”这一关键词进行精准广告投放,并通过信息流广告测试来洞察用户偏好,成功将单次点击成本降低了25%,同时使得投资回报率提升至1:3以上。

在内容编排上,需确保笔记标题及正文开头100字内对核心词汇进行三次重复呈现,并在封面明确标注相关标签,例如“夏日防晒攻略|适合敏感肌肤读者”。

在搜索广告拦截领域,对那些“近期浏览过竞争对手产品”以及“已加入购物车但尚未下单”的用户进行精确广告投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除了搜索流量,内容也是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关键。

小红书用户资产争夺战_小红书北京办公地点_小红书流量到资产转化

小红书构建了以“短视频播放完成率增加30%”和“图文搜索流量比例上升至42%”为核心的双引擎运营模式。

时尚博主将热门图文内容转化为30秒的快速换装短视频,观看次数激增18倍;母婴品牌依托“硅胶材质辅食工具”的图文教程,并参考“辅食工具”类别年搜索量增长120%的市场分析,迅速发布了相关内容,吸引了众多关注。

短视频应注重营造沉浸式感受,开头三秒需设计关键矛盾点(例如妆容脱落对比);图文内容则应固定在每周一、三、五推送高质量内容(比如“30+轻熟肌抗老避坑攻略”),标题设计采用“目标群体痛点+数据支撑”的格式,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吸引观众。

从“拍脑袋”到数据爆款

内容创作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玄学”面纱,选题往往依赖灵感闪现,而最终效果则全凭运气好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小红书的内容生态已经实现了更新换代,现在它依靠构建知识型内容生态来建立信任的防线,并在内容吸引这一环节展现出了全新的创意和手段。

首先,我们来谈谈AI驱动的内容工业化进程,这一变革使得内容创作不再仅仅是“凭直觉选题”,而是迈向了一个以“数据为导向,打造爆款内容”的崭新阶段。

借助千瓜数据+平台,品牌可以轻松构建具有独特性的选题,进而实现内容的批量生产。

如同护肤品牌,通过运用AI技术打造“肌肤状况评估手册”,巧妙融入产品介绍,其转化率得以显著提高,增幅高达三倍。

某些品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28天全方位肌肤美白方案”,该方案详细阐述了从原料选择到使用场景的科学指导,并精确地锁定了“天生黑肤色美白”等具有高收益潜力的关键词,从而吸引了众多潜在消费者。

此外,AI具备智能创作脚本的能力,它能对行业整体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提炼出诸如“办公室控油6法”等具有长尾效应的关键词,从而使得内容更加精准。在素材的复用与创新方面,它更是独树一帜,能够将热门图文内容转化为短视频脚本,通过动态换装的形式,视频的播放量可以增加至原来的18倍,实现了内容的极致利用。

优质内容固然重要,但要让用户真正融入其中,互动式的内容设计便显得尤为关键。

在笔记的结尾处添加“投票与抽奖”环节,仿佛为用户的参与热情按下了加速的按钮。

防晒产品品牌推出了“油性肌肤适用防晒:物理与化学相结合还是纯化学型?”的问卷调查,并在评论区中抽取了三位幸运者赠送试用产品,这一活动迅速使得参与度增加了50%。

钩子设计不容忽视,诸如“私信获取试用装”、“评论区抽取免单机会”等优惠活动,能够巧妙地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进行神评论的运营管理,一旦发布内容,需在15分钟内利用小号投放引导性评论,例如:“刚刚下单,非常期待效果”,此举可有效推动评论数量的显著增长,进而使笔记的热度不断上升。

小红书北京办公地点_小红书流量到资产转化_小红书用户资产争夺战

小红书的知识分享领域,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和互动设计的强化,已经构筑起了一道稳固的信任防线。

小红书营销“三板斧”:

情绪价值、场景化、全域闭环

2025年,小红书的营销策略主要依赖于情绪价值的挖掘和场景化的推广,以此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通过全渠道的闭环管理和私域流量的积累,达到持续的增长效果,实现了从流量导向向用户资产转变的最终目标。

先说说(需求激发)环节,情绪价值驱动转化那可是关键一招。

当前消费者更倾向于为“情绪价值”支付费用,因此品牌需要将产品功能转变为情感上的需求。

美妆品牌对此心知肚明,它们巧妙地运用“成分党测评”与“情感故事”的结合策略,使得转化率显著提升,翻了一番。母婴品牌也不甘落后,它们推出了“二胎妈妈7天湿疹护理日记”,通过真实的记录唤起妈妈们的情感共鸣,使产品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其核心在于找准用户的痛点、激发情感共鸣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用户的日常生活情境为切入点,例如“深夜时分婴儿啼哭”,进而结合“焦虑母亲的辛酸历程”等情感故事,巧妙地融入产品的独特卖点,使消费者感受到这款产品仿佛专为他们的需求量身打造。

此外,融入“幸运搭配术”“性价比定位”等观念,亦能显著提升内容的吸引力,从而促使消费者欣然支付。

场景化推广同样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需要从关注“产品特性”逐步提升至提供“生活模式解决方案”的层面。

该控油洗发水品牌构建了“一级品类词汇(面霜)+二级场景痛点词汇(熬夜急救)+三级特定需求词汇(哺乳期适用)”的三级关键词库策略,从而显著提高了搜索流量的精准度,增幅达到40%。

借助“48小时控油实验纪实”以及“X天打卡挑战”等活动,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同时,结合中医对成分的解析、KOS(关键意见销售)策略或是素人测评团队的反馈,构筑起多层次的信任体系,从而让消费者对产品充满信心。

说完需求激发,就该(转化)登场了。

聚光平台的智能投放功能堪称提升转化的得力工具,它能智能地探索目标人群,采用oCPC模式有效控制转化成本,同时实现全站智能投放,显著提高转化率。

数码品牌在测试阶段剔除了点击率低于1.5%的笔记,而在放量阶段则针对那些近期搜索过竞品的人群进行精准投放,使得投资回报率达到了3倍以上。进入收割期,品牌进一步结合了商品销量和客户资料收集的双重目标,成功将转化率提高了20%。各阶段实施相应策略,在测试阶段(持续1至2周)主要运用常规模式,并着重观察点击率和转化率;进入放量阶段(历时3至4周),转而采用oCPC模式,针对有高度意向的用户进行精准投放;而到了收割阶段(自第5周开始),则全面启用智能投放覆盖多种场景,并实时调整预算分配,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发挥最大效用。

达人矩阵分层运营也不容小觑。

小红书北京办公地点_小红书用户资产争夺战_小红书流量到资产转化

头部意见领袖的推荐、中部内容创作者的广泛传播、以及平民用户群体的低成本推广,这三者均不可或缺。

美妆品牌携手成分领域的测评专家进行合作,一条笔记就能助力品牌搜索量增长至原来的三倍;零食品牌则通过“零粉丝广告分成”策略激发普通人的创作热情,以低投入实现了广泛的覆盖效果。

头部关键意见领袖占比5%,倾向于挑选专业领域的知名博主以增强品牌信誉;腰部关键意见消费者占比60%,倾向于与粉丝数量在5k至5w之间、互动率超过5%的达人进行合作,并着重于视频笔记的布局;而素人矩阵占比35%,通过人工智能工具来匹配广告任务,以此实现低成本推广。

公私域联动闭环更是实现长效增长的关键。

小红书构建的闭环效应、天猫平台的辐射作用以及私域内的重复购买,共同促成了品牌营销的全面生态体系。

母婴品牌在小红书上的测评笔记中推广“私信获取试用装”活动,成功吸引消费者关注企业官方账号,平均每月增加粉丝3000余人;家居品牌则通过设立“用户共创委员会”,邀请粉丝共同参与新产品的研发,使得新品上市的成功率提高了50%。

在笔记上记下“天猫官方旗舰店提供正品买一赠一优惠”,借助阿里UD平台精准触达小红书上的推广人群,使得天猫的转化率增加了25%。我们每周都会定期进行产品技术细节的直播讲解,直播间的转化率比平时高出40%。

部署智能应答系统,使得客服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达四倍;构建三级舆情应对流程,确保在半小时内以趣味方式回应一般负面评价,从而让顾客体验到品牌的关怀与专业服务。

2025年,小红书的营销策略核心在于实施“数据驱动、内容创新以及组织效能提升”的三大变革。

数据驱动助力连接小红书、天猫及私域数据资源,以此构建全面覆盖的用户画像,进而实现针对性强的高效触达。

将内容创新为“知识型内容”,以此超越传统广告界限,使品牌转变为用户日常生活解决方案的供给者。

构建“内容中台、数据中台以及私域运营”的联合团队,以高效应对平台动态调整。

未来的品牌必须巧妙运用“小红书深度闭环营销模式、天猫平台的外部扩展效应以及私域流量的终身价值挖掘”。

但别忘了,所有策略的终点,都是“用户心智”。

当有3亿用户在小红书上寻找“真实体验”相关内容时,若品牌无法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懂我”式信息,那么它们终将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被淘汰。

毕竟,用户只会为“心动的理由”买单,而不是“便宜的噱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