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订单拆单至仓库发货的全流程及拆单系统构成

2025-07-20
来源:万象资讯

在仓库进行订单拆分并发货的过程中,具体流程是怎样的?此外,拆单系统还包含哪些不同的组成部分?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提及订单拆分以及库存分为三个等级的理念。部分产品界同仁对于订单拆分后至仓库发货的整个过程仍感到迷茫,因此,今日我将为大家详细阐述这一流程,并对各个环节进行串联。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日常购物的常规步骤:挑选心仪的商品,将其加入购物车,随后下单,生成订单,确认支付信息,接着耐心等待货物送达,最后在收到商品后进行确认收货。

在购物车中,消费者会挑选来自不同商家的商品一同进行购买,有时一个商家对应一个包裹,而有时同一个商家可能会发出多个包裹,这种操作是如何完成的呢?

在此流程中,涉及父订单、子订单、发货单以及仓库出库单等多种单据,并且还涉及拆分订单的操作。对于非自营商家的平台,比如淘宝,仅进行一次拆单;而对于自营商家的平台,则可能经历第一次和第二次拆单;至于不同平台的商家,通常只进行第二次拆单。

一、第一次拆单

在顾客进行购物车操作并下单时,他们往往会在同一时间挑选来自不同商家的商品进行批量购买,此时,他们可以选择一次性完成支付。然而,在支付操作结束后,若要追踪订单状态,通常会发现每个店铺对应一张订单,这些订单信息可以在“我的订单”模块中查找到。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提及父订单与子订单的概念。

在顾客挑选多件商品并完成下单操作后,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主订单以及若干个子订单。通常情况下,子订单的划分依据是店铺,每家店铺对应一份子订单。若涉及自营店铺,其商品可能会根据发货仓库的不同,进一步被拆分为更多的子订单。

子订单构成了追踪货物配送、处理售后服务及进行财务结算的重要凭证。它涵盖了订单的具体细节、商品的具体信息、支付的具体情况、收货的具体资料、发票的具体内容、服务相关的信息、物流的具体数据以及发货的具体信息等众多要素。

订单拆单到仓库发货流程_订单拆单系统组成部分_订单支付率

父订单究竟有何功能?它不仅记录了用户在此次购物中多次下单的行为,还具备合并支付的功能。当存在跨商家优惠时,父订单能够匹配到相应的优惠,并对各商家进行收益分配。通常情况下,用户完成下单后,父订单的主要作用便已告一段落。在订单产品架构的设计上,并非只有需要拆分的订单才需要父订单,实际上,所有订单在生成时都应包含父子订单的关系。

销售层在生成子订单后,需着手解决订单的配送问题。自营平台会将订单信息发送至内部的调度中心进行后续处理,而平台内的商家则可选择不同的处理途径:首先,他们可以手动导出订单,随后安排配送,配送完成后,还需返回平台店铺管理界面更新配送信息;其次,商家也可以通过系统对接的方式,将销售订单导入至自家的订单处理中心或ERP系统,进而安排配送。

二、第二次拆单

销售部门将订单信息传递给调度部门,这同样标志着订单系统向调度中心发送订单信息。调度中心在接收到销售部门的订单后,会首先依照既定规则进行审查,对于存在风险的风控规则识别出的订单会进行拦截处理,而对于信息不齐全的订单,则需要人工进行干预。此外,对于已接收的销售订单,调度中心会在一段时间后,例如半小时等,再次进行审核。

经过审核的订单进入配货阶段,此时拆单规则开始实施。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只有库存充足的商品才能进行配货。这里所指的拆分是针对发货单,而非子订单。即便拆分次数增多,用户所看到的依然是同一个子订单。然而,这个子订单会对应多个包裹,进而产生多个物流跟踪号码。

拆单规则

根据区域分配的规则,为订单中的商品挑选相应的发货仓库,并且针对各个仓库,需分别制作相应的发货清单。

在选定仓库后,由于仓库对包装的重量或体积有特定要求,必须对订单进行拆分处理。

商品分类上,鉴于涉及易燃或价值高昂的物品,必须单独进行包装处理,并且必须分单处理。此外,在跨境电商领域,还涉及到价值额度限制等问题。

订单支付率_订单拆单到仓库发货流程_订单拆单系统组成部分

商品若无库存,则不会入库储存。在审核完发货清单后,可选择待所有所需商品均有库存时再进行下推至仓库,亦或采纳先配货再确认的原则,但在此过程中,还需对订单进行拆分处理。

依据上述规则,一个子订单或许会被拆分为数份发货单,亦有可能直接对应一份发货单;经过这一步骤的拆分,理想情况是发货单被发送至仓库,仓库随后将其打包成包裹以便出库。发货单一旦生成,便需进行出库操作,即将其推送至wms系统。

通常情况下,仓库在接到发货单后,会依据整单进行出库操作。然而,若调度中心的工作不到位,仓库便不得不将货物分装成若干个包裹。

三、取消订单

订单支付完成至发货环节,时常会出现用户要求取消订单的情形,此时系统需对发货流程进行干预,若干预未能如愿,消费者将不得不选择退货,而退货所需承担的费用显然远超取消订单时的成本。

这时候有三个节点去拦截订单:

1. 销售层

用户一旦下单,若销售订单尚未传达至调度部门,拦截操作即可直接实现;倘若在销售环节拦截未能成功,则必须转至调度层进行拦截处理。

2. 调度层

我们之前提到,一旦订单抵达调度层级,便需经历审核和配货流程。若订单未经审核便被取消,成功操作后需将信息反馈至调度层,并撤销相应订单;若审核通过但配货尚未完成,此时取消发货单同样视为拦截成功;而若配货已完成并已发送至仓库,则需在仓库的WMS系统中进行进一步的拦截操作。

3. 仓库层

订单拆单到仓库发货流程_订单支付率_订单拆单系统组成部分

调度中心与仓库实现对接,随后通过接口操作撤销出库单。一旦wms系统成功拦截该出库单,即视为拦截操作成功完成。若至此时拦截未能如愿,则意味着取消订单的操作未能成功。

通常情况下,WMS系统均能在仓库出库前成功拦截,然而,若调度中心未能与WMS系统实现全面对接,该功能将无法得以实现。

历经这三个关键步骤,若拦截操作得以顺利完成,订单便具备了取消资格,进而可启动退款流程;反之,若拦截未能成功,消费者便需在货物送达后进行退货处理。

四、几个单据

在整个流程中,涉及父订单、子订单、发货单以及仓库出库单等多种单据类型,务必注意区分,每种单据在各自环节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为何如此繁琐?我们期望每个交付给消费者的包裹在系统内都拥有详尽的数据记录,以避免因信息缺失而引发争议。

我们之前已经阐述了,在订单处理环节中最为繁杂的步骤,当然,也存在简化的版本。这些不同的简化流程,以及各种业务形态,都能够融入并整合到整个流程之中。

这是我对于从订单生成到发货整个过程的全盘思考,衷心希望我的这些想法能够为各位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若你所在领域的订单处理流程出现了某种变化,不妨也与我展开一番交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