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出8000万播放爆款 小红书也要分短剧“一杯羹”?
亿邦动力亿邦动力网官方账号07.1115:02
短剧赛道又迎来了一个平台玩家。
今年5月19日,小红书平台推出了情感悬疑短剧《痴人之爱》,短短24小时内,正片播放量便达到了520万次,刷新了短剧单日开播的记录。仅仅10天后,这部剧在站内的讨论和曝光度已经超过了春节期间的热门作品《好一个乖乖女》。在截稿之前,该短剧的播放量已经显著上升,同时,与之相关的话题浏览量更是突破了2.2亿次。
《痴人之爱》并不是小红书首次探向短剧。
《2025中国网络视听产业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微短剧市场将实现870亿元的收入规模,用户数量将超过6.8亿,这一数字占据了移动网民总数的超过75%。显而易见,在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娱乐趋势下,短剧领域正迎来空前的产业变革。众多视频平台,如抖音等,纷纷加入这场竞争,力求在争夺用户注意力的激烈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小红书,自然也不愿错过这股经久不衰的浪潮。
为何《痴人之爱》会如此受欢迎?小红书的短剧业务进展到了什么阶段?众多短剧制作方,他们各自又呈现出哪些独特的风格?
《痴人之爱》,为何能爆?
从创作层面来看,《痴人之爱》在众多短剧之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年中热门作品之列,这实属情理之中。
从题材角度审视,该短剧并未局限于常规的甜蜜爱情或复仇、逆袭等较为程式化的叙事模式,反而在创作上巧妙地融合了“替身文学”、“悬疑元素”以及“虐恋情节”,形成了一个多元交织的复杂结构。
男主角顾灏勋及其兄长顾灏男不幸同时落海,苏醒后的顾灏勋以“魂穿”的身份悄然靠近自己的嫂子叶之夏。这种结合了替身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纠葛与身份之谜所引发的悬疑氛围,不仅满足了观众对于情感波动的期待,更凭借悬疑的线索,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持续关注剧情发展。在这部替身文学作品中,除了虐恋的元素,剧中对“病态之美”与“道德冲突”的描绘,以及角色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微妙关系,同样触及了家庭伦理的探讨和人性困境的揭示,使得这部短剧的思考深度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层面。
从制作角度分析,《痴人之爱》作为全网首部4K竖屏短剧,采用了电影级的呈现技巧,在光影运用和画面构图上尤为注重,为观众提供了高质量的视听享受。此外,短剧中的场景布置、服饰道具的精心设计,以及角色们丰满且立体的个性刻画,还有演员们自然细腻的表演,共同营造出一种令人陶醉的质感。
从叙事节奏的角度分析,该剧在每集仅有1至3分钟的短暂时间内,巧妙地编排了激烈的冲突情节和关键的转折点,并且运用多线叙事手法,揭示了角色的内心动机和成长路径。这不仅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还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剧集的观看中。
总体而言,许多短剧因故事模式化、制作成本较低、角色形象单薄且夸张等问题受到批评,而《痴人之爱》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为短剧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观看感受,因此其迅速走红也就显得理所当然。
除了自身因素之外,《痴人之爱》之所以受到欢迎,以及小红书在短剧领域的匹配度,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小红书的短剧之路
我们先来回望下小红书在短剧业务上的发展轨迹。
2023年,现象级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同时在小红书上引发了广泛的传播和热议,这一现象充分证明了小红书平台与高情感含量、鲜明文化特色的短剧内容之间存在着极佳的契合度。与此同时,小红书还尝试了以“短剧笔记合集”的方式提供内容,创作者可以将剧集拆分成单独的笔记,用户则可以通过下拉功能连续观赏。此时,平台还只是处在短剧的试水阶段。
2024年6月,小红书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名为“上海微短剧大会”的活动。在此次大会上,他们正式推出了“薯地剧光灯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创作激励和流量支持,激发达人创作并发布独家短剧。这一举措迅速激发了社区生态的活力。
今年1月22日,小红书官方账号宣布推出短剧频道,并在同一天启动了短剧春节档期。该平台一口气推出了100部短剧,其中包括10部独家制作的作品。这些短剧均以免费形式向用户开放,与此同时,众多知名短剧制作公司也纷纷加入小红书的大家庭。为了确保顺利上线,小红书对页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将短剧板块安排在“发现”栏的显眼区域,同时还在启动页设计了引导用户点击的机制。这些举措表明,短剧已从小众尝试阶段转变为小红书的核心业务之一。
观览其初次推出的作品系列,包括甜蜜爱情、古代服饰、复仇故事、权力斗争以及女性创业等多个类型,这些内容与该平台年轻女性用户的兴趣高度契合。风芒同步分销的《坠入春夜》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绩斐然。这部短剧以豪门千金被收养的养女遭受暗算后复仇为主线,凭借其电影级的制作水准和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引发了广泛讨论。自上线48小时起,其站内播放量便突破了1000万次。在春节档期间,播放量更是激增至5000万次。截至目前,该短剧的总播放量已经达到了8154万次。
春节期间播出的剧集之后,小红书将推出以高质量内容为主的策略,并接连推出了多部优质短片剧集。例如,在520这个特殊日子里,除了播放《痴人之爱》之外,还呈现了《她早就知道》这部讲述女性复仇的故事,以及以校园悬疑和双向救赎为主题的穿越小说改编短剧《007通过关怪谈》,还有充满爽感的女性主角短剧《夏娃之女》等。近期,小红书再度迎来短剧暑期档的盛况。特别是6月24日上线的独家青春短剧《关于我和死对头同名这件事》,其播放量已经迅速攀升。在话题#小红书短剧暑期档的热烈讨论中,目前已有7.6万条相关讨论,浏览量更是高达1.1亿次。
就内容主题而言,小红书的短剧作品紧扣女性用户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诉求,进而拓展出多样化的题材领域。在制作方面,以《痴人之爱》为例,小红书着力打造了一批充满电影感的优质短剧作品。
小红书不仅与众多知名精品短剧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在6月份与惊喜影展联手,共同推出了【红镜短剧计划】。该影展是国内知名电影节之一,近年来成功孵化了文牧野、邵艺辉等一批杰出的青年导演。本计划针对短剧和剧本两个领域展开招募活动,设立了高达百万的奖金池(其中包括100万的黑马短剧奖金),并给予小红书千万级别的流量支持,同时提供影展官方资源以及知名导演的监制服务,旨在为短剧行业的电影化和精品化注入更多新兴的创作活力。
小红书做短剧业务,有其明显的独特优势所在。
小红书主要针对的是一线城市中的年轻女性群体,她们对于情感、社会话题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话题天生就有着较高的敏感度,这一特点为短剧题材的受众基础提供了精确的定位。与此同时,他们追求高消费、高学历等特质,这也使得他们对短剧的制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需求促使小红书不断致力于推出优质短剧,为各种题材新颖、制作精良的短剧提供了丰富的成长空间。例如,《痴人之爱》这部作品就精准地满足了女性观众对复杂情感关系的探索欲望。
另一方面,小红书所具备的强大社交特性,以及其“观看与评论相结合”的独特模式,为短剧的传播创造了独有的有利环境。
据调查,《痴人之爱》在短短4日内便完成了全部更新。在此期间,小红书平台每日推出多样化的用户互动活动,以此激发观众对剧情的热烈自发讨论。而且,剧中的主要演员们也在小红书上积极追剧,这种互动行为进一步点燃了观众的追剧热情。
毫无异议,在小红书这个社区氛围中,短剧不仅成为了内容消费的焦点,而且成为了用户之间社交的媒介。围绕剧情的多元化讨论,通过“长篇评论-点赞-转发”的方式,实现了内容的二次传播,持续提升了短剧的热度。同时,相关二次创作内容的涌现,也极大地推动了短剧在平台内的数据表现。与此同时,小红书短剧与平台内备受关注的“纯爱战神”和“替身文学”等亚文化群体产生共鸣,借助话题标签精确锁定目标受众,从而成功实现内容传播的突破。
小红书做短剧,能成吗?
在小红书之前,短剧这条河流中早已站满了各路玩家。
字节跳动旗下的红果短剧异军突起,成为业界的奇迹之作。自2023年崭露头角,依托抖音集团强大的流量支持和免费运营策略,截至2024年11月,其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1.4亿,成为中国最大的免费短剧用户群体。此外,与番茄小说的IP合作,不仅有效降低了版权费用,还通过成熟IP的深度开发,大幅提高了爆款作品的几率。
Tech星球报道指出,自平台上线以来,红果已囊括了超过90%的各行业短剧内容,目前上架的短剧数量超过1万部,其中行业顶尖内容占比超过20%。此外,每月新增的短剧数量也达到1000多部。据相关统计,截至今年年初,该平台播放量达到“10亿级”的短剧已累计有16部。
红果短剧不仅在短剧数量和爆款数量上占据极大优势,而且还在持续地向着制作精良的方向发展。
今年7月2日,红果短剧正式对外公布“果燃计划”的精选短剧列表,这份列表囊括了科幻、反诈、非遗、动作冒险等多种创新题材,共计21部优质短剧,它们将在下半年分期分批与观众见面。自去年年底起,红果短剧便已正式启动“果燃计划”,通过投资支持与精品推广两种合作方式,为这些优质短剧提供稳定的收益保障。在一系列支持性措施的推动下,红果平台成功孕育了众多备受好评且广受欢迎的短剧作品,其中3月份上线的《家里家外》尤为突出,短短三天内播放量便突破了10亿大关,截至目前,该短剧在全网的总播放量已经超过了50亿。
快手作为短视频领域的先驱企业,自2020年起便推出了专为微短视频创作者设计的分成机制——“星芒计划”,以此激发更多创作者投身于短剧创作领域;紧接着在2021年,公司又推出了“星芒短剧”这一优质短剧品牌,专注于制作高水平的短剧作品,诸如《东栏雪》、《长公主在上》等短剧在观众口碑和播放量上均取得了显著成绩。2023年,得益于短剧的助力,该公司的年度营销收入实现了从20.6亿元至182亿元的大幅增长,开辟了新的增长轨迹。到了2025年,公司战略核心转向了AI产品“可灵”,并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全球首部AI单元剧《新世界加载中》。这种“AI与短剧相结合”的尝试,为行业带来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新模式。
以二次元起家的B站,则将重心瞄准了动画短剧领域。
2025年的第一季度,B站的动画短片和剧集单月收入成功跨越了千万元大关,整个季度的总收入更是高达2500万元,环比增速接近140%。自2025年起,B站的UP主们已将数千部授权网络小说改编成了动画短剧。在今年5月底,一位名为@圆桌动漫的UP主发布了一部改编自网络小说《我独自拯救反派》的动画短剧,该视频吸引了超过4.5万名用户付费观看。
今年6月,B站推出了名为“觉醒计划”的动画短剧扶持政策,这一政策主要针对UP主、MCN机构和动画短剧制作公司。它提供了制作成本的补贴,以及根据充电流水分成的比例,还有千万级别的流量曝光机会。此举的目的是通过行业间的合作,来增加动画短剧的生产能力。
此外,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对短剧业务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它们通过赋予制作方更大的发言权和收益,成功吸引了众多内容创作者加入其中。
爱奇艺在去年秋季正式踏入微短剧市场,并推出了“微剧场”和“短剧场”两大品牌,“微剧场”主要提供竖屏内容,“短剧场”则专注于横屏内容。在此过程中,该平台对微短剧的商业模式进行了革新,不再实行单一付费方式,转而采用VIP会员专享制,并且将超过70%的收益分配给了内容制作方。
2025年,爱奇艺推出了“千部精品微剧计划”和“百部精品短剧计划”,涵盖古装、甜蜜爱情、都市情感、历史、悬疑等多种题材,旨在以高品质的创作为核心,力求打造一系列的标杆项目。
众多参与者中,小红书虽是“后起之秀”,却凭借其用户基础和独特的社区环境,确立了自身的短剧发展策略。然而,在展现明显优势的同时,其不足之处也日益凸显:
在内容提供上,尽管小红书正在加紧补充内容,但与领先用户的万级库存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除了少数短剧播放量超过千万之外,多数短剧的播放量仅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尽管《痴人之爱》凭借电影般的质感实现了突破,但许多内容依旧停留在追求“爽感”的层面,缺少对深度话题的探讨;在功能设计方面,短剧频道的入口不够显眼,频道内也缺少搜索功能,许多短剧还以“笔记合集”的形式嵌入达人主页,导致进入门槛较高,用户体验亟需改进;另外,小红书的主要使用场景仍旧集中在“搜索+种草”,这与短剧所需的沉浸式观看习惯相矛盾,在流量获取上并未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目前形势分析,短剧领域尚存诸多发展潜力。对于作为新进入者的小红书而言,若能不断推出类似《痴人之爱》这样的热门作品,塑造“女性专属优质内容”的短剧品牌形象,并且不断改善平台的观看体验,那么在短剧市场仍有可能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