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还需要关注公众号吗? 你可以起诉!强迫你扫二维码点餐侵犯了哪些消费者权益?

2024-01-17
来源:网络整理

彭世文法官表示,本案判决主要起到引导作用,让消费者和经营者认识到未经授权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

她建议,如果生活中遇到被迫扫码点餐的情况,消费者应该坚决说不。 如果经营者不给消费者另一种选择,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因为这不仅违反了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也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且也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扫码点餐暗藏技巧,但消费者很难说“不”

此前,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部分微信餐厅进行调查发现,扫码点餐隐藏着获取个人信息的“套路”,但消费者很难对餐厅的行为说“不”。 一位消费者告诉媒体:“当我问服务员是否可以手动点餐时,对方回答说只能通过扫描二维码点餐。 我要求服务员手动点餐,因为我不想扫描二维码时收集我的个人信息,但商家说只能通过扫描二维码点餐。 作为消费者你无能为力。”

付款关注公众号_支付后关注微信公众号_支付后关注公众号

据悉,去年3月15日期间,微信消费者委员会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 97.02%的商户采用扫码消费,其中95.64%的商户扫码后仍需要关注或授权才可以进行购买,这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实惠。 很多麻烦就来了。

2024年6月8日,江苏省消保委、省餐饮协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餐饮行业“扫码点餐”信息服务方式的倡议》,倡导保留人工点餐模式,同时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 个人信息。 此外,微信、微信等多地发布了商户“扫码下单”监管指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违反规定者可能会受到处罚。承担法律责任。

扫码点餐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益?

支付后关注公众号_支付后关注微信公众号_付款关注公众号

一般来说,扫描二维码下单的侵权行为主要有两种。

首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的权利。 如果商家强制消费者扫码点餐或拒绝提供纸质菜单,将会损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信息权。

其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在明确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后,经消费者同意后方可收集消费者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应当限制在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内,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不少商户在扫码点餐或扫码支付的过程中,获取顾客的头像、性别、手机号码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这显然属于侵权行为。

付款关注公众号_支付后关注公众号_支付后关注微信公众号

虽然扫码点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商家和顾客提供便利,但当它成为一种“单选”或“必选项”,甚至有的商家对此进行跟踪营销或“大数据营销”时,“扫描二维码用于点餐。” “扫码点餐”被简化为“扫码侵权”。

下次你被迫扫二维码点餐时,你可以选择放心拒绝,有法律依据!

潇湘晨报综合报道

新闻线索破案通道:从应用市场下载“晨间视频”客户端,进入“晨间求助”专题; 或拨打陈视频新闻热线073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