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对微信公众号上的这些帖子一直很不满意。

2024-01-18
来源:网络整理

2017年3月15日微信拍摄

我欣赏并依赖微信公众平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问题。 相反,它的优点和它的问题一样多,它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欢乐也一样多。 这篇文章专门讲了微信公众号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事情,至少是让我不舒服的。 本文所说的“公众号”特指订阅号。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已经表明了我的态度——永远不要让用户决定如何使用产品,但抱怨是用户的天然权利。 必须允许用户抱怨,但决不能允许用户抱怨。 抱怨干扰,或许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必备的心理素质。 我的以下抱怨无非是为了履行用户的自然权利。

作为一个极其习惯博客开放性的人(博客的开放性其实就是Web的开放性),在我写公众号的第一天,我对这个平台禁止一切外部的规则感到非常不习惯。链接。 我当然知道禁止外部链接的原因,例如防止网络钓鱼、防止欺诈、防止任何恶意使用。 问题在于,禁止公共账户的外部链接实际上禁止了网络最本质的东西。 为了防止苍蝇进入,我盖了一座没有窗户的房子。 这是不是有点太谨慎了?

不允许外部链接,也不允许文章链接到公众平台上的其他公众账号。 志在“连接一切”的微信,对于连接、链接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着实令人费解。

微信公众平台qq链接_微信公众平台链接在哪_微信公众号qq

“阅读原文”链接不是普通的外部链接。 在我看来,这可能只是一个过渡性的解决方案,最初是出于某种原因而添加的,例如,允许作者和媒体将文章链接到自己的博客文章。 或者自己媒体网站的文字页面,所以叫“阅读原文”。 但现在,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最大的内容平台。 很多时候,阅读原文不再指向“原文”,而是指向某些外部链接。 我怀疑微信有一天会像附录一样把它删掉。

微信公众号的第二个烦人的地方是,文章一旦发布就禁止修改。 这篇文章已经修改了数百次,更不用说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了。 一些事实错误的实时更正,以及与读者互动后对原创材料的改进,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优势,不是吗? 对于我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来说,发表文章后发现错别字却又无法纠正,那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禁止修改背后的良好意图是什么? 微信是想让大家回到印刷机甚至木版印刷的时代吗?

如果实在担心文章修改被滥用,修改后的文章变成完全不相关的文章,可以像原来检测一样进行修改检测,禁止大规模、改头换面的修改。 不过我还是觉得如何修改文章完全是作者自己的事,微信不应该干涉。

最让我不满的是公共平台上个人用户的身份歧视。

我的公众号添加了大工、分大的付费题链接和二维码,引导读者通过这些第三方服务进行付费题。 有些人会在公众号里向用户推荐一些可以直接在第三方购物网站购买的产品。 对于大多数个人公众号所有者来说,这些第三方服务也是微信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公众号的功能,让公众号以更多的方式与读者互动。

微信公众平台链接在哪_微信公众号qq_微信公众平台qq链接

支付失败提示

然而,读者不断告诉我,当他们通过我的公众号跳转到这些第三方服务时,支付过程中会出现错误。 通过我公众号文章中的链接或者二维码跳转到36Kr费用栏也是同样的道理。 微信支付时,会报错:“不允许跨账户支付”。 如果你发同样的链接和二维码到朋友圈或者群聊,就没有问题。 另外,如果是认证的公众号就没有问题。

那我就给你一张证书。 但微信提示:“个人公众号暂时不支持微信认证。(2014年8月24日之前注册成功且符合条件的公众号除外,均可认证)”。

除了早期允许粉丝超过500人,或者个人账号关联认证微博直接验证外,公众账号不再允许个人验证。 这已成为僵局。 为了杜绝支付错误,公共账户必须进行认证,个人账户不允许进行认证。

微信公众平台链接在哪_微信公众平台qq链接_微信公众号qq

经过沟通,我的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但我想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 如今,有很多企业家是通过个人公众号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 这种对个人账户的限制,限制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年轻人的梦想。 我可以理解,此限制是出于安全原因,但无法对个人进行身份验证。 注册个公司就可以了。 我认为两者的安全性没有太大区别。 注册公司的人就一定是好人吗?

电影《天下无贼》截图

4月7日,微信公众号正式支持个人账号迁移至公司账号(微信称之为“组织公众号”)。 这就解决了个人账号注册公司后,原公众号的文章、评论、粉丝等会转移到公司的问题。 号码迁移问题。 并且迁移完成后,您还可以申请认证,以便您可以使用公共平台的更多功能。 (有读者反映,公众号迁移需要公证处出具的公证证明,但公证处没有做过这样的公证,所以拒绝出具公证证明,无限循环。)

这种改进值得鼓励,但改进的前提仍然是对个体的歧视:升级到组织的个体比纯粹的个体更值得信任。

分享